男孩在校园里玩跳皮筋游戏 |
核心提示
小男孩不喜欢打球,而是爱上了跳皮筋,甚至专门为女生撑皮筋玩;小女孩没有具备温和娴静的气质,却喜欢上了打人……这些在小学校园中出现的“中性风”现象,引起了不少家长和老师的担忧。
昨日,郑州市中原区秦岭路小学在六年级举行的一场“寻找男子汉”活动中,“中性风”现象再次成为话题。
到底是什么让如今的不少孩子越来越趋于“中性”?
【事件】
女生强势男孩文弱小学“寻找男子汉”
“11名班干部里,9名是女生,另外两名男孩是老师强迫当上的;课外活动时,富有挑战性的游戏没有男生愿意玩,而最受男孩欢迎的运动是跳皮筋……”秦岭路小学六年级一班班主任王建华在昨天班级举行的“寻找男子汉”活动中,讲述了目前小学生中的“中性风”现象。
他介绍,学校在对8~12岁男孩进行的“家有男子汉”调查问卷中,在“你的孩子喜欢参加女孩子游戏吗,如跳皮筋等”这个问题时,让人惊讶的是,绝大多数家长填的是“喜欢”,只有4个人选择的是“不喜欢”。而泼辣、调皮、敢说敢做这些本应在男孩身上显现的特点却“跑”到了女生身上,“女生敢于表达、大胆,而男生却显得非常内向、文弱”。
秦岭路小学校长曹建平说,小学里的“男子汉”在减少,这是学校发起“寻找男子汉”活动的初衷。“这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男、女性别这一教育,应从小学抓起。”
王建华老师从教已经14年,他说,男、女生性格逆转的现象在近两年格外明显。
“很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一些男生性格非常懦弱,爱哭;但女生爱打架的却不少。”他说,班干部竞聘时,没有男生愿意报名,报名人全是女孩,女孩竞争意识特别强,而男孩恰好相反。
“娇气”的男生也不少见,忘带课本、作业没写完、被老师批评了,都会引起情感脆弱敏感的男生大哭一场。
【探因】
男生、女生为什么越来越“中性”
原因1:家长过于溺爱,导致男孩柔弱
“家长过于溺爱,是造成男孩女性化的一个原因。”曹建平说,学校在调查中发现,几乎90%以上的孩子由妈妈照顾,爸爸们还没有注意到他们在培养男孩时的优势和力量。从另一个侧面也不难看出,家庭中父教的严重缺失对于男孩的成长非常不利,因为父教的缺失意味着家庭中缺少了可以效仿的榜样。
在“您的孩子几岁和家长分床睡觉”的调查中,22名男孩家长里有16位选择了8~12岁,5位选择了3~7岁,有一个孩子到12岁仍旧没和家长分床。“过于溺爱对于男孩的成长尤其不利,这会使得孩子从小就过分依赖家长,从而形成性格中的弱点”。
一名像女孩的男孩引起了王建华的注意,与男孩家长沟通后发现,这名学生自幼跟随着爷爷奶奶生活,体质差,在家里过于被娇惯……
原因2:担心女孩吃亏,故意让其泼辣
对于女生呈现的“男性化”,曹建平用“野蛮”两个字形容。他说,女生脾气不好,爱打架的不少。和一些家长沟通时发现,女孩泼辣的性格正是不少家长渴望的培养目标。
家长谢女士说,她对女儿的培养就是尽量让她展现个性,“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文静、内向,这不符合目前激烈的社会竞争,孩子泼辣些,以后不会吃亏”。
据了解,在小学,学习跆拳道、武术的女生不在少数。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心理学教授胡雄列举了这样一个病例:一名21岁的女孩完全是个男孩模样。追溯她的成长经历发现,女孩的父母渴望要名男孩,因此对她自幼按照一名男孩的模式培养,如果打架、爬树这些男生的行为发生在她身上,就会得到父母的表扬。“在青少年幼年时期,家庭的性别引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原因3:小学女老师多,男性氛围缺失
学校教育中,老师几乎没有将学生分“性别”对待。曹建平介绍,一般来说,一名老师眼中只有好学生、坏学生。很少有男生、女生这样的分别。
不少男生由于不听话、不乖巧,常会生活在老师的白眼中,个性在一次次训斥中被磨平。“这些男孩长大后,也会在性格上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女性化特征——柔弱、胆怯、没有责任感。”他分析,小学校园里女老师多也是一个男生女性化的因素之一。
据了解,秦岭路小学共有58名老师,男老师14人,女老师44人,占全体教师比例的70%;而更多学校的女老师比例则占到80%,有些高达90%。
“从去年起,二七区教体局在招聘教师时已先行列出了男女比例,不少教育工作者已看到了男生女性化倾向的严重性。”曹建平说。
【建言】
不能歧视让男生慢慢找回自信
对于校园里的“中性风”,胡雄分析,“中性风”在近几年愈演愈烈,从一些选秀节目中已经集中显现出来。这些信息的出现给青少年传递了一个不良信号。
大众的认同,会使孩子潜移默化受到影响。从心理学的发展来看,男孩和女孩,需要在正常的发展状态下完成其特征,长大后才能够正常面对一个成年人所需要完成的生活。18岁前,性格还能有所改变,但18岁后再想改变却非常困难。
“一个男孩的身体里,产生了一个女孩的心理;或是一个女孩的身体里产生了男孩的心理,这都是一种异性感受。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出现异性症。”他说。
在秦岭路小学昨天举行的活动中,一位女老师提出,对于男生女性化、女生男性化的现象,应该客观看待。
她说,老师的教育很重要,老师应该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让更多男孩得到学校和他人的认可,找回自信。
对于已经形成的“倾向”性问题,一位教育人士指出,老师首先不能歧视,并且要正确引导学生懂得尊重他人。“无论男生女性化还是女生男性化的产生,都有一个特定并且长期的生活背景支撑,已形成了一种习惯的心理及生活方式。老师在面对这类学生时,尤其要教育其他学生学会宽容待人,另类学生或成人,只要心理健康、生活态度积极向上,都应值得尊重。”
【一个例子】
男孩长颗女孩心:我很孤独
在一所小学,记者见到了一位被老师、同学嘲笑的男孩。这名今年上小学4年级的男孩长相秀气,说起话轻言细语。他的男同学对他很“看不上”,他们说,他太女孩气,“热了脱个外衣也像女生,走起路扭扭捏捏更像女孩”。
小男孩的同桌说,同学们“觉得他很可怜,看不起他”。
这名小男孩对自己的班级不喜欢,下课他会自己待在教室里;体育课上,男生们打球,他会站在一旁看。“我不喜欢这些,我想和女孩玩,但他们总笑我。我没有朋友,我觉得很孤独……”
这名男生的老师介绍,男孩自幼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父母不在身边,体质较弱,这也是形成他过于纤弱、女性化的原因。“非常敏感脆弱,最爱找老师告状,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是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