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媒体推荐 > 媒体深度报道 > 读者报-影响力周刊 > 最新报道

解析如皋长寿文化

2010年06月02日10:50

  来源:读者报·影响力周刊

  专家们乐此不疲地寻找如皋人长寿的秘诀。最终通过抽取当地的地下水进行化验,发现水中含有的硒元素是其他地方的几倍

  解析如皋长寿文化

  □本报记者 殷再宏廖娥

  一座城,一旦和神秘挂钩,那便会撩拨起人们前往一探究竟的欲望。

  明朝“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的才气,以及他和名妓董小宛的爱情佳话,当年让如皋这座小城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而如今这座千年古城的更神秘之处,在于随处可见的头发花白面色红润的百岁老人,他们已经成为这座古城里一道奇特的风景。

  神奇“天水”

  这一次,徐福愧对秦始皇。

  “想当初,秦始皇命令徐福带500童儿童女从鹤子湾经如皋港出发寻找仙药。没有想到,徐福在归途中海上狂风大作,传说仙药遗落在一个叫如皋的地方,从此如皋寿星辈出。”

  还听如皋东方大寿星园的导游们说:“在很久之前的暴雨前夜,天上突然掉下一颗陨星,其声响如炸雷,激起有一千米高的水花。在第二天的时候,鹤庄村民只见云中出现一位白须仙翁手托桃树盆景,乘鹤飘然而下,降落在今天的鹤子湾。”

  世世代代的鹤庄人都相信受惠于大寿星,于是人们为了感恩便在现在的鹤庄修建东方大寿星园,在寿星园里塑了一座49米高的巨型寿星雕象。

  在和老人们谈话时得知,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吕岱也是如皋人,他活到96岁。众所周知,他身处的是战乱、灾荒不断的时代,当时的人寿命普遍不长,他的长寿为如皋人长寿提供了历史的凭证。

  在东方大寿星园里有一块长寿陨石,凡是到这里的游客都会摸摸这块石头,祈愿家人和自己能长寿。在《如皋县志》中有记载,唐朝的乐子长遇仙人送药,这乐子长每年夏季潜入鹤子湾,触摸从天上掉下的陨石,据说摸一次增寿一岁,最终他享年180岁,成为如皋鹤庄寿命最长的人。

  在如皋除了有长寿陨石,还有百岁桥。听同行的人说,早在乾隆年间,如皋城里有一户人家祖孙三代都活过一百岁,当地人为了沾这祖孙三代的喜气,便筹资建立一座百岁桥。从那时起,凡婴儿满100天时家族里的男性长辈就会抱着过百岁桥,祈求活到百岁,这一风俗一直在如皋流行。

  如皋人逛完百岁桥之后,还爱和家人一起用“天水”泡茶喝。如果在下雨天的时候,几乎每户人家的屋檐下都会大缸积贮雨水。雨水经过沉淀,如皋人称其为“天水”,这也为如皋人长寿现象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在如皋关于长寿的传说很多,当地负责宣传工作的人员给出一份关于如皋长寿人口的数据资料:“2004年时,如皋有145万人口,其中90岁以上老人4002人,长寿人数的比例是联合国颁布的长寿标准的3倍。”另据悉,2010年5月24日,江苏省政协人口资源委员会公布调研如皋百岁老人情况,其中百岁老人高达255位,总数居全国县(市)之首。这些数据都为“如皋人长寿”这一说法提供了现实依据。

  土藏“仙药”

  “如皋的萝卜赛雪梨,萝卜条咯嘣脆,吃了能活90岁。”这个长寿的“小秘诀”,至今仍在如皋民间广为流传。有专家提取了如皋萝卜的汁液进行分析,发现在萝卜里含有十几对微量元素,其中萝卜的硒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的萝卜。

  近年,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专家则对如皋多个土壤采集点进行了取样分析,发现如皋土壤中微量元素硒的含量很高。以如皋的白蒲镇为例,这个地区每千克土壤中,镍、硼、硒的平均含量分别达0.16毫克、1.04毫克、4.75毫克,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专家们乐此不疲地寻找如皋人长寿的秘诀。最终通过抽取当地的地下水进行化验,发现水中含有的硒元素是其他地方的几倍。长期从事硒研究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罗大珍教授给出这样的解释:“硒是人的生命活动当中不可缺少的多功能微量元素,是强抗氧化剂。它是生物化学酶的重要成分,可以消除催人衰老的自由基,有抗衰老、保健的双重功效。”

  除了土壤里隐藏的的硒元素,气候湿润、物产丰富也是如皋人赖以长寿的因素。对抽取的如皋108位超过100岁的老人进行分析,有关部门发现他们已长期养成早睡早起,按点吃饭,定量用餐,遵循“淡、杂、鲜、野”这一饮食标准的习惯。

  调查如皋2000多名85岁老人后发现,65%的老人喜欢讲故事,唱山歌,养宠物,剪窗花,养花草等,老人们拥有知命、乐观、大度的生活态度,使他们能够安享晚年。

  专家们还有一个惊奇的发现,在如皋100岁老人中女性比例比男性的比例大,因为女性比男性耐力大,更注重情感的满足。最重要的是长寿女性多次生育,女性的很多疾病在产期中得到治愈,新陈代谢的更新也为女性日后的长寿提供了基础。

  如皋的老人们说,除了水土好,还有遇到儿女孝顺,心里舒服,自然会长寿。

  大孝延寿

  “家有一老,胜过一宝。”这群祖祖辈辈生活在长江边的人用自己的言行为家中老人的晚年生活带来了温暖。

  如皋的孝文化历史很悠久。在《左传》中就有这样一段话,“昔贾大夫恶,取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因此“如皋”之名由此出。这位贾氏留下《如皋贾氏宗谱》,奠定了如皋人孝文化的基础。

  在《宗谱》记载始祖以下历八十六世至今,其中一位族长的“家训”是:一孝亲、二教子、三敬长、四持身、五治家、六安命、七处世、八驭下。《宗谱》中的“礼仪十六条”,讲述着从正月初一到十二月三十一年中所有节日的礼仪规范。千百年来如皋人奉行孝道,让“孝”薪火相承,生生不息,如今《如皋贾氏宗谱》已成为如皋人孝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皋人都相信孝敬父母,老天爷也会给其子女延寿。在旧《如皋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康乾盛世时人的平均年龄仅为36岁,而如皋孝子卢崇孝却享年83岁。在如皋的孝文化氛围中,如果有人不孝顺老人,那么邻居们都会指指点点。

  在如皋到处可见,儿孙绕膝,尊老爱幼的场景。传统的孝文化,已成为如皋老人能够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的如皋百岁老人中有94.1%的人与子女、孙女、重孙子女生活在一起,只有1.7%的人与老伴一起生活,4.2%的人独自生活。

  其实,如皋人对于老人的关爱,不仅来自于子女的孝顺,更来自于政府的关怀。这正如中国老年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邬沧萍在“中国21世纪长寿论坛”上所言:“人的健康要用生物、心理、社会三维组合的健康新概念来看。老人要自己做好保健,家人要帮着做,政府更要帮着做。人是有社会属性的,人的长寿需要有个好政府。”

  这些年来,如皋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老人开展了“八个一”的惠老工程:一项长寿补贴,一瓶牛奶,一次体检,一次祝寿等等。这些“工程”悄悄地走进了如皋的千家万户。

  在古代“,孝”是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影响着历朝历代人的思想。当代“孝”不仅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也成为人们心灵的归宿点。这种发自内心的传统道德理念,最终成为当地人长寿的真正秘诀。■

(责任编辑:高莹)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