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环保部称垃圾处理政策正制定 职务变更无关问责

来源:南方日报
2010年06月04日10:25

  环保部称国家正制定政策规范垃圾处理

  领导职务变更不影响减排问责

  6月5日,我们将迎来第39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确定的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号召公众从我做起,推进污染减排,践行绿色生活,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为此,全国各地、广东省内迎接世界环境日的行动相继拉开帷幕。相关部门也纷纷出台措施,推进环保。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昨日,环保部发布了《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在国新办发布会上称,领导职务变更不影响对其任期内减排工作不达标的问责。据张力军透露,我国正针对垃圾处理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出台前将向全国征求修改意见。

  领导变动如何落实问责制?

  为了实现“十一五”减排的指标,我国启动了行政问责制,如未完成减排目标将追究各级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责任。由于最近一些省级领导职务变动,如何落实问责制成为关注焦点。

  对此,张力军表示,行政问责是根据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要求,由监察部来实施的。由于每年都进行严格考核,每个领导在任期内完成情况都很明确,所以追究责任时,谁该承担什么责任也很明确。

  针对一些地方环保部门不严格执法问题,张力军说,国务院已在环保部设立了六个督查中心,监督地方各级政府执法情况。张力军表示,对问题严重的地区将实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域限批。监察部也会对地方政府的行政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

  垃圾处理公众参与和透明度不够

  在今年的环保问题中,垃圾处理无疑是热点,从北京阿苏卫地区居民到东莞600多村民都曾强烈反对建垃圾焚烧厂。对这些事件的发生,张力军表示,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过程中,公众参与和透明度不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张力军说,我国的垃圾产生量确实在不断增长,但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和污染防治水平还相对滞后,产生了一些问题和矛盾。其中有土地开发利益的驱动,使得垃圾处理厂周边土地过度开发,也包括公众对垃圾的心理排斥和对垃圾处理与环境影响的认识问题。

  他透露,对于垃圾问题的处理,近期国务院领导有重要批示,环保部、住建部、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联合研究和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提出解决我国生活垃圾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这个文件形成以后,我们将全文予以发布,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修改后下发。”张力军说。

  减排形势仍不乐观

  发布会透露,虽然截至去年年底,“十一五”规划安排治污项目已完成大半,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也出现“双降”,但减排形势并不乐观。

  “今年以来,我国资源性工业产品产量过快增长,西南地区的特大旱情、一些减排工程进展缓慢和一些地方政府、企业出现的松懈情绪,都给减排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和困难。特别是一季度,二氧化硫自2007年以来第一次出现了不降反升的局面。”张力军说。

  张力军表示,去年查处环境违法企业2183家,取缔关闭231家,停产整治641家。在环境执法中,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万多件,119名责任人被追究责任。南方日报驻京记者杨春  

(责任编辑:news4)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