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14日下午在澳大利亚南部找到日本“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密封舱。密封舱没有破损,有望为人类带来首份来自月球以外天体的物质样本。
一次“教科书式”着陆
“隼鸟”号13日结束7年60亿公里的太空之旅返回地球,在进入大气层前3小时释放密封舱,探测器主体在大气层燃烧殆尽。密封舱经特殊耐热处理,在澳大利亚南部伍默拉军事基地附近沙漠着陆。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化学家艾尔兰说,“隼鸟”号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夜空。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公布照片,显示密封舱在长有灌木的沙漠上“软着陆”。艾尔兰说,降落伞成功打开,信号系统顺利启动,令观测人员“亢奋”。伍默拉测试区指挥中心主任格里说,这是一次“教科书式”着陆。
宇航研发机构工作人员从直升机上用肉眼确认密封舱着陆在预定范围内,赴现场回收作业。
密封舱无可见损伤
日本共同社报道,着陆后的密封舱呈平底锅状,底部直径30厘米,高15厘米,重约6公斤。宇航研发机构确认,密封舱无可见损伤。
工作人员把密封舱装入专用集装箱中,用直升机运至伍默拉镇,随后开始相应准备工作,预计于18日空运回日本。
密封舱运抵宇航研发机构总部前将保持密封状态,启封前需实施严密检查,以清除有害成分。科研人员希望密封舱能带来小行星“丝川”地表土砂,为研究太阳系起源、早期历史和行星形成提供宝贵线索。
日本一家清酒生产商专门推出“隼鸟”版清酒,供人们庆祝“隼鸟”号回家。内阁官房长官仙谷由人14日祝贺“隼鸟”号密封舱顺利着陆,说这一太空探索项目“给我们勇气、梦想和希望”。
找到样本几率五成
“隼鸟”号2003年5月升空,2005年11月两次在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距离地球3亿公里的“丝川”着陆。宇航研发机构说,相信“隼鸟”号两次着陆均未能启动岩石样本收集装置,但一些土砂可能在着陆冲击力影响下进入开口的密封舱,找到样本的几率大概是50%。
如果密封舱内确实含有小行星土砂甚至岩石样本,将是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第四次有航空器携带外空物质样本返回地球。第一次是上世纪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采集月表物质;第二次是2004年美国“起源”号探测器返回舱带回太阳风粒子;第三次是2006年美国“星尘”号探测器返回舱带回彗星尘埃样本。
对“隼鸟”号密封舱所含样本的初步分析由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科研人员在日本展开,一年后全球科学家可以申请对样本进行研究。
胡若愚 (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