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药价调控消息令医药股暴跌 药价虚高问题待解决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6月18日01:46

  医药股暴跌5.76% 验证熊市轮跌定律

  言焱 上海报道

  核心提示:上海某私募机构人士称,《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即将出炉的消息广泛流传,大家的预期开始动摇,当听到一个机构有减仓动作,其余就会随即跟进。

  医药的坠落,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6月17日,300医药指数跌幅5.76%,在中投证券行情系统里居跌幅榜首位。诸多高价强势医药股也出现松动。截至收盘,海正药业跌停,益佰制药、科伦药业、哈药股份、上海医药、贵州百灵等跌幅超过8%,跌幅超过5%的医药股40余只。板块中仅ST国药、迪康药业、美罗药业等8只个股红盘报收。更为重要的是,多数医药股已成放量破位下跌之势。

  “当市场中为数不多的几个所谓避风港被打掉,这个市场才能有见底的可能。”在数周前,上海一位私募基金老总和记者聊起医药股时如是说。

  当日,引起医药股暴跌的导火索是,年内《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将出炉的消息。

  轮跌定律

  6月17日之前,医药股是基金经理心中的安全之地,优质医药股是良好的避险品种。

  2010年以来,医药板块的防御性在上半年得到充分体现,超额收益率为27%,排各行业第一。

  就在动荡的5月份,医药板块下跌2%,沪深300指数下跌8.15%,医药板块再度跑赢大盘。但抗跌的背后,是估值已经趋于高位的尴尬,至6月初,医药板块经历两次深度回调,整体市盈率水平仍在38倍左右。重点公司2010年的PE平均为37倍,相对沪深300估值溢价率112%,处于历史高位。

  根据策略大师监测结果显示:17日,净流出资金居前的板块是:生物制药净流出21.60亿元;电子信息净流出10.65亿元;电子器件净流出6.32亿元。

  显然,医药已经成为机构疯狂减仓的对象。为何?

  上海某公募机构人士告诉记者:近日,《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即将出炉的消息在证券圈内广泛流传,“大家的预期开始动摇。由防御性品种突然变为地雷性品种,大家就开始积极打听,当听到一个机构有减仓的动作时,其他的机构随即跟进。”

  据悉,近日部分药企、相关协会接到了国家发改委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部已酝酿了至少五年的重要文件,有望在2010年下半年正式出台。照此规定,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药品价格时的标准更加细化,对药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管制也更加严格。新一轮药品全面降价或将开始。

  “从根本上说,医药股不可能长久享有高估值,这不现实。”一位基金经理告诉记者。“熊市都是一个板块接着一个板块的下跌,最先开始的时候是地产、金融,然后是钢铁建材、化工,现在则是医药,只有这样,整个市场的估值重心才会不断下降直到合理水平。”

  某券商在其中期策略中提醒说,从2008年的情况看,在大盘持续下跌中,医药指数在大盘下跌的初期和末期都明显强于大盘,但中段有和大盘同步的补跌走势。医药股相对于大盘的差距难以进一步扩大,投资者宜在医药板块出现一定程度调整后再介入。

  显然,历史经验和研究机构的预警已经为此次医药股暴跌埋下了伏笔。

  铁腕降价?

  有人半戏言说,高药价和医改遇阻已经成为当下的主要社会矛盾之一。

  然而,医改的失败和高药价的维持,迷惑了众多分析师。

  就在近日,国信证券发布下半年医药投资策略就坚持认为:“无论行业还是医药上市公司板块都出现加速增长的态势,对医药行业进入十年黄金发展时期的中长期判断更为坚定;短期而言,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显露出的行业转暖、上市公司业绩转强趋势有望延续。”

  若药价不降,或者本次《药品价格管理办法》仍然不能起到遏制高药价的问题,上述预测或许能成为现实。

  以云南白药为例,其2009年财报显示,2009年度其医药制药业的毛利率为73%,而医药制造占其主营业务的比例达87%以上。这一利润水平已经持续多年。

  医药行业的另一龙头恒瑞医药,2009年医药制造业毛利率为84%,相比传统产业平均不到30%的毛利率,医药制药业绝对堪称暴利。

  一位券商医药研究员认为,此次药价改革力度已经空前。据他介绍,《药品价格管理办法》根据药品性质,将药品价格管理形式分为三类: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

  这一分类和以往相比并无改变,但新规对前两类药品的定价细节做出了不少调整。

  文件规定: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以及具有垄断性生产、经营特征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其余药品则实行市场调节价。其中,由政府财政统一购买、免费向特定人群发放的药物,实行政府定价,即由价格主管部门直接制定出厂价格;而政府指导价,则是由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最高零售价格。

  记者就此《办法》对上市公司的影响采访一家医药上市公司的高管,其在电话中表示,“若真严格实行,估计很多品种的药品都将被实实在在的降价。虽然这对2010年的业绩不会产生多大问题,但以后则很难说。”

  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当高药价的利益链即将被打破,那么原来对行业景气度的判断就不得不随之发生变化。问题是:药价虚高问题真的能解决吗?

(责任编辑:张庆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