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港澳台

魏海敏 台湾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图)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6月18日08:04
  魏海敏近影

  “海敏啊,你不是个跑江湖的啊。”

  说这句话的,是台湾弹道专家,蒋经国的亲家俞大维。尽管好几十年过去了,可每当魏海敏回忆起当初疼爱她的俞公公发自肺腑的这句话时,感激之情仍然不可抑制。

  光阴的脚步又往前走了10年,1991年,投身梅门,正式拜梅葆玖为师的魏海敏,又一次得到了最大的肯定。“海敏,我觉得你不是形式上的拜师,而是真正在学习梅派艺术。”京剧学者翁思再闲聊中的一句话,竟让魏海敏当时就有一种感动得快哭出来的冲动。

  如今,魏海敏再一次来到上海。作为上海世博会“两岸城市艺术节——台北文化周”活动的演出之一,由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编剧王安祈女士根据张爱玲小说创作改编,魏海敏主演的新创剧目《金锁记》将在6月19日、20日献演于逸夫舞台。

  有个性的“坏女人”

  尽管身为台湾京剧界代表人物、华人艺术界首屈一指的具有国际性的戏剧家,亦是台湾唯一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魏海敏有着诸多显要的身份,而当她优雅地坐在笔者面前时,却始终保持着一份谦逊与和善。

  面对种种赞扬,她总是淡然一笑,轻轻柔柔地从嘴边吐出一句看似客套却是真情实感的老话:“我只是个幸运儿。”的确,早在“海光剧校”学戏时,她就是班里的尖子生,以至于毕业公演10天的大戏她一个人就主演了整整6天;上世纪80年代,由于在香港待产,她又得以欣赏到恍如隔世般的童芷苓、梅葆玖等大师精彩绝伦的表演,使原本对京剧失去艺术感觉的她再度恢复热情,萌生了投身梅派的念头;到了海峡两岸互通往来的好时机,魏海敏又在第一时间来到北京,在当时几乎“十旦九张(张君秋)”的局面下毅然举行盛大的拜师礼,问学于梅葆玖,发愿弘扬梅派艺术……

  “我小时候就一直很内向,也不擅言辞,直至今日还不太像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京剧人。但我很忠厚,愿意为大家办事,不为了自己而是想着大家。”魏海敏始终相信,带着一颗公正的心做人做事,早晚大家都看得到。

  然而,在艺术上,魏海敏仿佛完全变了一个人。要强、求变,个性强烈,不断想着超越。“这是我的优点,自我要求高,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因此我从不放弃,始终希望自己在进步。”尽管早在上世纪80年代魏海敏就已经和吴兴国等志同道合的艺术家合作过许多取材自莎剧的新编戏,“当代传奇剧场”全新的面貌也曾得到不小的肯定。而魏海敏对此却始终不是很满意,“那是我跟着吴兴国在走,而真正属于我自己的思考与创作并不多。”直到2002年一场名为《变》的专场演出,才让魏海敏走上了主观性创作的道路。

  从此之后,魏海敏与王安祈频频合作,接连排演了一系列带有全新面目的艺术作品,令人刮目相看。而更为有趣的是,无论是《大闹宁国府》里的王熙凤,还是中国版美狄亚中的楼兰女,再到张爱玲《金锁记》里阴暗“变态”的曹七巧,魏海敏近年来所扮演的角色,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完完全全不同于传统京剧中“三从四德”的道德审美,而尽是些所谓的“坏女人”。为此,魏海敏还得了个“恶女达人”的绰号。

  京剧如何表现张爱玲?

  《金锁记》作为张爱玲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傅雷称它为“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而如何将张爱玲细腻刻薄的文辞转化为准确生动的舞台形象?成了京剧《金锁记》的一大难题。对此,王安祈并没有依据原著以时间顺序叙述,而是选择曹七巧生命中的几个重大事件,透过两场婚礼、两场麻将、两段“十二月小曲”、两段“吃鱼”,对比映照出曹七巧一生虚实、真假、悲喜的变化。在这出新编京剧中,魏海敏一边唱着京剧,一边也搓着麻将抽着大烟,全剧以意识流与蒙太奇的手法交错着时空,如“照花前后镜”般映照出曹七巧的渴望、失落、压抑直至扭曲。

  “我们在研究张爱玲的《金锁记》的时候,会被文中唯美的景致所吸引,你会觉得这就是现成的舞台布景,但真正将它落实到舞台艺术其实是很有难度的。”魏海敏举例道:“就像《金锁记》的第一句话:"三十年前的月亮",这就没办法用舞美表现;又如,三爷骗完七巧后,曹七巧打了三爷,小说描写道:"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的夜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这可怎么在舞台上表现呢?再如,三爷走了,伤了七巧的心,可走得却是那么轻松,小说形容道:"晴天的风像一群白鸽子钻进他的纺绸褂里去,哪儿都钻到了,飘飘拍着翅子。"这也没办法转换成京剧唱词。原来张爱玲所营造的画面感到了舞台创作的时候都变成了障碍。所以我们决定把鸽子、月亮、酸梅汤等具体意象全都放下,而是别出心裁,从掌握张爱玲的总体意象氛围——华丽、苍凉入手,运用新的舞台方法重新创造。”

  为了表现好原著特有的精神气质,《金锁记》的导演李小平在营造没落封建家庭的氛围上,可谓独具匠心。第一幕“打麻将”一场戏,曹七巧、大奶奶、云妹妹、姜季泽四人围坐一圈,“打背躬”,语带双关地轮番唱出各自心思。而姜季泽用脚触曹七巧,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绘画中常见的男女挑逗场面,用京剧化的表现手段,生动地揭示了两人的不寻常关系。到了长白娶媳妇之后,剧中又有一场“打麻将”的戏。正当七巧、亲家母、大奶奶、三奶奶四人在麻将桌上你来我往,七巧突然用种种极其粗俗的口吻讽刺媳妇,以此得到变态的愉悦……两场麻将对比下来,七巧已经由一个春情萌动的妇人变成凌厉、刻薄的老妇,在魏海敏细致生动的演绎下,极其深入地展示了七巧性格的转变,令人唏嘘不已。

  传统与创新间悠然自得

  自上演以来,《金锁记》始终有着两方面的意见:若不从京剧角度来看,这是一出精彩的舞台剧;若从京剧规范来要求,则似乎有关传统的元素少了些。对此,魏海敏却坚决反对以简单的“话剧加唱”来加以概括:“这太简单地抹杀了我们所有的努力,我们想做我们心目中的《金锁记》,呈现出我们想要的那个样子,而不仅仅是迎合部分人的需要。戏曲的生命不在于把老东西依样画葫芦地照搬,而是开发新的创作空间。因为我们的创作初衷就没有限定在京剧,我们只想作一部文学化、现代性的戏,京剧是其核心载体,却未必是唯一手段。”同时,她也毫不讳言,之所以会有这样大胆的念头,完全是因为“台湾观众群里并没有很纯粹的戏迷”,“为适应市场,我们必须在传统与创新间悠然自得。”

  为了使京剧拥有更大的市场群体,魏海敏不仅创办了自己的“魏海敏文教基金”,在全台湾所有的高中巡回推广国粹艺术,更亲自到各大学举办讲座,从一开始站上讲台完全不知所措到后来竟然能够好几个小时滔滔不绝。如今,魏海敏每周仍坚持为戏曲研究所的学生和社区大学的老人授课20小时以上,为了京剧,真可谓“身经百战,乐此不疲”。

  身跨传统与现代,魏海敏从艺30多年的心路历程,恰如其自述一般:“我在现代与传统、写实与写意、心理描写与程式表演的两股洪流间拉扯,几乎不能自拔……”在魏海敏看来,“新京剧”的意义并不在于像不像京剧抑或是某个流派,因为“流派是前辈艺术家创新的成果,我们学习流派不是僵死地去亦步亦趋地模仿,而是吸收前辈艺术家的精华,学习他们创新的精神。”因此,她坚持:“每个时代有自己的美学,千万不要去定义任何创新的东西。我想,人最宝贵的财富就是经历。做人如此,京剧更是如此。”难怪不少专家称赞魏海敏是“当代梅派弟子中最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而这种创新精神,本身就是梅兰芳留给人们最大的精神财富。

  (摘自2010年第22期《新民周刊》)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