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凭祥有支女子帮教队

来源:法制日报
2010年06月20日10:06
  本报记者莫小松常鑫

  在中越边境的广西凭祥,常年活跃着这样一支社区女子帮教队:她们义务上门为社区的“三弃人员”(即社会遗弃、家庭放弃、自暴自弃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教育、感化和挽救,以她们的真诚、热情、爱心,使一个个浪子回头;在她们耐心细致的说教、关心和帮扶之下,一批批吸、涉毒人员脱离毒魔,重获新生。

  如今,这个最初只有几名热心妇女的自发性组织,已壮大到拥有 21名成员的规模,这就是远近闻名的狮子山社区女子帮教队。

  “安置帮教不只是司法部门的事,我们都应该有责任去帮忙。”说起帮教队的成立,身为队长兼狮子山社区主任的陆慧珍感慨万千。她告诉记者, 10年前,狮子山路曾被当地人称为“吸毒一条街”,在社区 260名居民中,吸毒人员竟高达 32人。有一个月,该社区仅治安案件就发生 12起,附近居民及过往游客都避而远之。

  严峻的现实让身为社区主任的陆慧珍坐立不安,通过仔细分析,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刑释解教人员,特别是涉毒人员回家没人接、在家没人管、生活困难没人帮、谋生就业没人扶。在陆慧珍的倡导和鼓励下,狮子山社区的一些热心妇女自发聚在一起,通过家访、做好思想转化工作、帮找工作和解决生活困难等方式,对刑释解教人员和吸、涉毒人员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当时,她们有 8名成员,其中年纪最小的 32岁,最大的 55岁。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 2005年 11月,女子帮教队正式挂牌成立,在陆慧珍的组织与带领下,帮教队根据刑释解教人员的不同情况,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和帮教措施,只要是刑释解教人员的意愿和要求合理合法,她们都想方设法协助政府解决落实。

  凭祥镇狮子山路潘某因吸毒被强制戒毒并劳动教养两年。解教后,左邻右舍对其“另眼相看”,使没有生活来源的他心灰意冷,准备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念头混日子。

  女子帮教队发现这一苗头后,及时派出人员耐心细致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同时,帮教女队员分别做潘某父母和左邻右舍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明白刑释解教人员是与大家一样平等的,不应该歧视他们。经过苦口婆心的规劝,潘某的父母和邻居转变了态度,配合做好潘某的教育转化工作,避免其重蹈覆辙。经过多次努力,在有关部门同意和协助下,帮教队帮潘某申请到一个“岗位”———在社区内临街的地方摆摊修理自行车。潘某积攒一点资金后,帮教队又指导他用这些钱买猪崽和蒸酒工具,既可以蒸酒卖,又可以用酒糟养猪。

  眼见潘某的生活状况一天天好转,但三十好几的他还是单身,帮教队又为他的婚姻操起了心,四处张罗为他物色对象。功夫不负有心人,帮教队终于为其找到了意中人。

  “我的事情家里人都帮不了,只有帮教队的大姐们能够帮我们,用慈母一样的爱对待我们,她们不是我们的亲人却胜似亲人。”潘某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据统计,自女子帮教队成立以来,她们共帮扶 88名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和待业青年实现再就业,上门跟踪回访 500多人次,给帮教对象赠送书籍 200多册。回归社区的刑释解教人员都一一得到了安置,安置帮教率达 100%,重新犯罪率为零,无脱管、漏管现象,真正实现了安置帮教工作的“回家有人接、到家有人管、困难有人帮、创业有人扶”。狮子山社区也因此荣获了“全国法制宣传教育示范点”的称号。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这些帮教队员中,有社区女干部、女个体户、女武警,还有下岗职工和越南华侨。她们多数家境良好,寄情于帮教工作,不求任何回报。陆慧珍更是放弃了收入颇丰的边贸生意,全身心地投入到帮教工作中去,几十年如一日。

  “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社区中尚未脱离毒瘾的 12名吸毒人员,毒瘾难戒,不是一两天的工夫就能奏效的,还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采访最后,陆慧珍仍旧一脸沉重。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