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北京大乘巷九成居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14年(图)

来源:北京日报
2010年06月21日04:03
  在西城区大乘巷社区,15组分类垃圾箱有序地摆放在每个楼门口,方便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本报记者 方非摄 RJ195

  昨天中午,74岁的程惠兰一边和老伴白玉昆说着话,一边伸手调小煤气,同时将左手中的茄子柄、黄菜叶扔进了一个黄色塑料桶。稍后剥完一只火腿肠,一扬手,准确地将塑料包装皮投进了一个绿色的“可回收垃圾”塑料桶。

  “现在根本不用考虑怎么扔了。”程惠兰轻描淡写地说,像这样给垃圾分类,她和她的邻居们已经做了14年,如今已经“习惯成自然”。

  程惠兰是西城区大乘巷居民。她清楚地记得,1996年12月,家委会的黑板上发布了“给居民的一封信”,正式宣布“本小区实行垃圾分类投放”,成为本市第一个实施垃圾分类的小区。

  走进大乘巷这个位于老旧城区、只有两栋楼的宿舍区,第一感觉是“垃圾桶真多”:每隔四五米,每个楼门口都有蓝、绿、灰3个带盖的分类投放垃圾桶。

  作为楼门长,程蕙兰看见自己楼门里搬来新的住户,第一件事情就是,往人家手里塞一本“家藏”的垃圾分类手册,再叮嘱几句。一次,住5楼的一位租户被程蕙兰提醒“注意垃圾分类”后,黑着脸一声不吭就走了。程惠兰随后赶紧送上了一本讲述垃圾污染、垃圾分类的手册。第二天,她欣喜地看到,那位小伙子手里的垃圾袋分成了两个袋子分别投放。

  在大乘巷,十几个楼门长,都自愿做着和程惠兰一样的垃圾分类劝导工作。此举有效解决了宿舍区新房主或租户的垃圾分类引导问题。

  “14年来也曾想放弃分类。”程惠兰坦言。一次是看到分类的垃圾仍然混装混运,感觉“白分类了”;一次是奥运会后,周围的人都觉得“垃圾分类、减量迎奥运”的“热闹劲儿”过了。

  “每次要放弃,但小区里经常搞垃圾分类的宣传,不断被提醒,分类的习惯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程惠兰说,“关键是知道自己为绿色北京尽力了,自个儿心里踏实。”

  居民能坚持垃圾分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分类带来的好处。“不说别的,现在小区里再也见不到垃圾桶流汤水、苍蝇乱飞了。”在分类垃圾桶五六米外,几名老人正悠然走着“車、馬、炮”。空气中,槐树、杨树散发着清新的气息。住了3年的租户小刘说,正因为这里干净、整洁,“没有老旧气息”,她和爱人放弃了旁边一个老社区每月租金便宜300元的房子。

  家委会主任崔湘文说,引导垃圾分类14年,1500余名居民现在90%已经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这也离不开社会公益组织的广泛、持续参与和帮助。作为协助大乘巷垃圾分类的社会公益组织,北京地球村一直参与了14年的共建活动。由专家介绍垃圾污染的堪忧现状,志愿者持续引导分类,让居民们真正投入了这项活动。

  “垃圾分类改善环境,让我们受益。我再不愿回到过去那种状态了。”程蕙兰说。本报记者 童曙泉 RJ061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