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经济

个税改革须“双管齐下”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0年06月28日04:30
[提要] 《人民日报》发表中国社科院财贸研究所副所长谈个税改革文章,文章称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政府在再分配层面需用税收“劫富济贫”,并指出个税改革已经不容我们再拖,且无多少躲闪的余地…[我来微评]

  缓解收入分配矛盾,必须在个人所得税上寻求突破口。在调节现行个人所得税税制结构的同时,加强征管,堵漏增收

  在社会各界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强烈期待下,国家税务总局于6月9日推出了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一系列举措。在此之前,国务院刚刚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其中,涉及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表述颇为审慎——“研究实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将前后两个方面的情形联系起来可以看出,围绕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调节,至少在眼下,政府部门摆出的是立足于在既有税制框架内解决问题的姿态。

  应当说,在当前的中国,人们把调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希望寄托于个人所得税,并非没有道理。经过了长达30多年的市场化进程,人们已经看到,面对呈日益拉大趋势的收入分配差距,政府掌握的调节手段仍十分有限:

  在初次分配层面,政府既不能直接给非国有制企业职工涨工资,也不宜过多干预国有企业的职工工资,至多是规定最低工资水平和规范市场分配秩序。

  在再分配层面,政府需要“劫富济贫”——调节个人收入差距。但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即便做全方位、多视角的搜索,政府所能采取的调节手段只有税收。在由18种税所构成的中国现行税制体系框架中,细数起来,能够具有调节功能、充当调节手段的,也就是个人所得税。除此之外的其他税种,如占比居第一位的增值税等各种流转税(间接税),起码在税理上它们是被归结为累退税的。或如占比居第二位的企业所得税,毕竟也是以企业而非居民个人作为纳税人的。而且,它最终也要附加于价格之中转嫁出去。

  诚然,中国也可以通过开征新税如以物业税或房产税为代表的财产税,来实施更具基础性的调节。但在眼下,这还只能是一种目标。在收入分配矛盾已经异常尖锐、年内必须拿出切实可行方案的今天,我们毕竟不能“画饼充饥”,把未来可能采取但目前尚未可行的方案当作现实手段。

  所以,当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在个人所得税上率先出招。缓解收入分配矛盾,还要立足于在个人所得税上寻求突破口。

  对于个人所得税,政府历来有两个工作思路:调整税制和加强征管。前者要动现行税制结构,通过个人所得税税制结构的调整,来强化其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后者则立足于在现行税制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和堵漏增收的行动,来提升其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两种选择都有必要,也都重要,且均会取得实效。但问题的复杂之处在于,两种操作并非处于同一层面。相对而言,税制结构的调整是基础性的,加强征管则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行动。若打比方,税制结构的调整就如同毛坯房的构建,加强征管则系毛坯房的装修。只有毛坯房而没有装修,人们当然无法居住。但毛坯房的结构不好,即便花了再大的代价去搞装修,最终获取的结果,也肯定是有无法弥补的缺陷。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制,要走“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之路,这是早在“十五”计划中就已确立并写明的改革目标。并且,这是符合历史规律的、不容改变的根本目标。毋庸赘言,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主要是由于税收征管上难以跨越的障碍,我们并没有在这个方向上取得多少实质进展。或许是由于看不到短期出现革命性变化的希望,每当谈到个人所得税由分类制到综合制的改革,便总会有条件不具备的忧虑和相伴而生的躲闪之举。

  时至今日,要解决或缓解中国收入分配矛盾,个税改革已经不容我们再拖,且无多少躲闪的余地。因此,在抓紧出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大势下,从根本上调整现行个人所得税税制结构,着力于强化建立在现行分类所得税制基础上的税收监管、加大对高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征管力度无疑是必要的。但与此同时,加强征管的举措,应当也必须同未来的作为改革目标的个人所得税综合制相对接。

  若能以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为契机,谋划一场税收征管上的革命性变化并由此破解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的重重障碍,从而实现税制与征管的“双管齐下”,那么,我们在当前的行动中所收获的,将是事半功倍之效。

  (高培勇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财贸研究所副所长)

  延伸阅读:

  人民日报数次刊文谈收入分配改革,改革方案有望年内出台

  人民日报四论收入分配 改革已比原计划推迟10年

  5月17日,《人民日报》经济部开设“社会财富怎么分?”专栏,并在当天发表第一篇题为《劳动收入占比为何持续下降》的时评,每周一篇,全方位对财富分配问题进行解读。

  5月24日推出了重磅文章《收入差距为何不断扩大》,一针见血地指出,“户籍、出身、企业身份等差别,成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

  5月31日18版文章《工资共决,工企双赢才是真》,提到推广“企业协商谈增长、行业协商谈标准、区域协商谈底线”的工资协商模式,保障企业员工的利益。

  6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壮大中等收入者队伍》一文,这已是《人民日报》连续第四个星期发表聚焦“收入分配”的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有望年内出台 重增加群众收入

  记者近日从发改委权威人士处了解到,发改委、全国人大财经委、人保部等多部门正牵头在各地就收入分配进行相关调研,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可能在今年年内出台,方案将力图惠及民生,着力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其中重要着力点可能有两大方面:一是通过增加垄断行业的上缴利润平衡过高收入;二是更加注重平衡非国企尤其是外资企业的企业利润所得与职工收入所得。(来源:湖北日报)

  收入分配改革已迫在眉睫

  贫富差距挑战容忍底线

  据世行测算,2009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攀升至0.47,这意味着财富已过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在中国,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高达20多倍。

  中国两极分化日趋严重,既与过于依赖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关,亦受到经济社会体制中扭曲性因素的催化。要遏制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需要一场浩大的社会工程。其核心是要调整国家、企业与居民的收入分配结构,并斩断权力与资本的利益链条,还民众以最基本的分配公平。(来源:人民网)

  收入分配改革应坚持“民富”原则

  政协常委谈收入分配:国强应建于民富基础之上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温思美:“作为国民经济重大关系中的最基础部分——社会收入分配格局的不合理,已经成为当前各种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的深刻根源”。为此,温思美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使更多财政资源投向民生领域;加大力度矫正初次分配的失衡,整体性地提高民众富裕程度。二是有效使用二次分配手段,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为重点,构建、完善覆盖城乡的全社会保障体系。(来源:中国新闻网)

  为收入分配改革支招

  清华教授谈分配问题:建议个税起征点提至4000元

  自称“提议取消"五一"长假的始作俑者”的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教授,上周末现身中山大学,在其关于“分配制度变革与分配理论创新”的演讲中炮轰当前分配不公,并建议将个税起征点从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4000~5000元。(来源:新华网)

  财税专家呼吁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税 更符合实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叶青表示,“以家庭为单位征税肯定是以后的发展方向,这是一种更为公平、公正的征收方式。”专家表示,如果要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税,实质上就是计算人均个税,其前提是要建立起精确全面的“家庭档案”。(来源:长江商报)

  广东将向中央申请个税标准浮动机制 提高起征点

  记者从广东省地税局对政协委员的提案答复中了解到,由于物价指数、消费支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将向中央申请建立和地区物价水平、通胀系数相挂钩的个人所得税标准浮动机制,提高广东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安世者)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