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综合

将“公款操办”放在制度阳光下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7月08日08:05
  花他人的钱,自律是靠不住的,必须有他律的刚性约束

  过多过滥的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再次面临严格管束。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国务院纠风办等四部门联合下发通知,从7月开始,对党政机关举办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进行全面清理摸底。

  尽管清理摸底的量化结果还没有出来,但类似活动的泛滥,确已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些活动,有相当一部分花的是公款。因此,操办起来才大手大脚,花起钱来才不心疼。不仅如此,许多活动表面上打着各种“务实”的招牌,实际则沦为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甚至成为一些人标榜政绩、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甚至中饱私囊的途径。这样的现象,不仅违背了节俭办事、秉公用钱的宗旨,更直接损害党和政府形象。

  四部门此次联手清理摸底,对举办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坚持“规模适度、数量适当、经费合规”,对其中一些违法违规活动将采取“立即停办、坚决纠正、严肃查处”,应该说举措是严厉的。但在此基础之上,更应不断完善相关制度约束。实践早已证明,对一些不良风气乃至歪风邪气,如果只是在其盛行时清理整顿一番,结果往往是管得了一时管不住长久,风头一过就会死灰复燃。惟有立足于科学的制度构建与执行,方能使制度在常态下发挥约束效力。

  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不是不可以办,但哪些情况可以办,办到什么程度、什么规模,财政开支用度等,都得有个规则标准、有些制度约束。绝不能想办就办,想办多少就办多少,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有了规则限制,才不会出现办庆典重金邀请演艺明星捧场的阔绰,发生这节那会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闹剧。

  百姓花钱办事,总会揣度一番“投入产出比”。花公款操办事情也应有制度性的衡量,而不能钱扔出去了不见“响”。对每一项活动、名目,都应当有事前的效能分析、事后的效果评估,出现严重背离的应当及时停止、纠正,或事后进行问责。假如一个土特产节办下来耗费千万、却只签约几万,一个研讨会办下来耗资巨大、论文却质量平平,主办方又岂能处之泰然?在这方面,如果不问责决策失误、操办失当,不查处是否有腐败行为,类似的活动就难免办得华而不实、猫腻不少。

  既然是花公家的钱,就应该实行预算公开、支出公开,让纳税人知道钱花在哪里、怎么花的、花的结果如何。不管庆典、研讨会还是论坛活动,既要有总账,还要有明细账。有了这样的公开,接受公众的监督,纳税人的钱才会被省着花、花对地方,滥用公款大操大办的行为才会受到遏制。

  花自己的钱,往往自律就够了。但花他人的钱,光自律是靠不住的,必须有他律的刚性约束。规范庆典等活动如此,约束其他公款开支也是如此。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