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底430.9万高龄老人按月领取高龄津贴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卫敏丽、施元雪)全国老龄办13日在京发布《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430.9万高龄老人已按月领取高龄津贴。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建立高龄津贴制度。随着这项工作的逐步推进,享受高龄津贴的老人数逐年增加。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享受高龄津贴的老人数为233.5万人,2007年,这一数字发展到247.1万人,2008年为349.3万人,到2009年,则达到了430.9万人。
“高龄津贴是惠及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的一项普惠性的福利。全国老龄办和民政部这几年都在推动这项工作。”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相信在“十二五”期间,高龄津贴将会得到更广泛的覆盖。
另据介绍,2009年,我国继续实施“志愿者为老服务金晖行动”等志愿服务。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1000多万人次的青年志愿者通过多种方式,为上百万名老年人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
同时,公安、司法部门普遍设立了老年人“绿色通道”,老年人维权工作机制不断建立健全,市、区(县)、街(乡)、居(村)四级法律援助网络建设基本完成,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级老年人法律援助中心19909个,老年维权协调组织达135704个。
2009年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1899万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记者卫敏丽)全国老龄办13日在京发布《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09年,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到1899万,今后每年以100万速度增加,“十二五”期间将超过2600万。
与此同时,我国城乡老年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达到70%,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老年空巢家庭将进一步增多。
“在我国,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同时发生,这给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加了难度。”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据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与上年度相比,老年人口净增725万,增长了0.5个百分点。
“这是历史上老年人口比重增幅最大的一年。”吴玉韶说,“老年人口基数大发展快,应对人口老龄化压力大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一大特点。”
据介绍,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10年来,老龄化速度逐步加快,现已进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期。同时,我国“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
“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我国则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经济基础、养老保障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还比较薄弱。”吴玉韶说。
我国首度设立“敬老月” 弘扬尊老敬老优良传统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卫敏丽、施元雪)经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日前决定,我国将在重阳节前后开展以“关爱老人,构建和谐”为主题的“敬老月”活动。全国老龄办13日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这一消息。
据了解,这是我国首次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敬老月”活动。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组织开展“敬老月”活动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敬老节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重阳节前后开展"敬老月"活动,是弘扬和传承传统敬老文化、增强全社会老龄意识和敬老意识、营造尊老敬老社会氛围的有效形式。”吴玉韶指出。
据介绍,今年“敬老月”活动主要包括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为老志愿服务活动、老年维权活动、老年文化体育活动、老龄宣传活动等五项内容。
全国老龄委要求,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成员单位要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切实把各方面力量组织动员起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突出主题,创新形式,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老年人,为老年人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和实事,尤其要把活动重点放在基层,放在农村,扎扎实实为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