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2010年7月13日完成台本
——地产调控:说得清楚,才调得明白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当下的房地产市场可以说是各种消息满天飞,面对这种状况公众只能选择无奈地去雾里看花、水中看月。比如说昨天和今天,房地产股就经历了“一日游”,在暴涨之后马上就是暴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呢?
(播放短片)
解说:
环比下降0.1%,经过15个月的连续上涨,国家统计局在昨天终于给出了房价下降的数据。6月份,全国70个城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4%,环比下降0.1%,这或许意味着高涨的房价出现了下行的趋势。
一个小小的0.1%,微妙的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神经,它是否预示着在“国十条”出台之后,房地产市场整整两个月的销售状态即将被打破呢?此次房地产调控拐点来了吗?
任志强(北京市华远集团总裁):
不能,因为我们从后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来,环比下降的城市或者说指数下降到一百以下的城市已经蹦到了28个。实际上上个月已经有12个关键性城市指数在一百以下,但是二三线城市的上涨还在继续。
解说:
新的统计数据是在昨天早上8点30分出现在国家统计局的网站上,正好在股市开盘之前。但是这似乎并没有妨碍房地产股的大幅反弹,而理由就是市场上房地产市场调控有关政策可能取消,三套房贷放开,国资委授意央企拿地,还有媒体言之凿凿地报道说,“知情人士称,中国的楼市调控新政策将在三季度发出,相关部委已经开始积极准备”。一时间,谣言、传言真真假假地在影响着很多人。
昨天,包括上海、杭州、南京在内的很多城市,银行悄然开放第三套,以及以上住房房贷的消息也到处都是。
金鑫(南京科明不动产市场分析师):
各地经销商可能采取一些贷款方式上的灵活,比如说把20年的贷款,我可以把它划分为几个五年或者几个三年。
解说:
知情人士、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专家学者、主流媒体、专业媒体,还有股市、房市,一系列关于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即将面临调整的消息,给市场和人们的心理都带来巨大的冲击。8最直接的表现:昨天地产股全面启动,板块大涨3.04%,银行股也随之水涨船高,面对种种变化和说法,昨天晚上三部委及时发出了声音。
字幕提示:
7月12日新闻
主持人:
针对近期有媒体关于个别地区放松三套房贷的报道,中国银监会今天表示,“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中二套房认定标准通知的政策、要求和标准没有任何变化,要求各商业银行要严格执行,不能动摇”。
针对近日部分媒体表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有关政策可能取消的报道,“中国住建部今天表示,将督促各地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以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解说:
住建部、银监会、国资委坚决遏制投资投机购房,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政策,78家房产央企加快退出。昨天晚上三部委的表态及时而明确,甚至针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部主任秦虹表示的,第三套房不放贷政策可能退出的报道。秦虹在昨天下午也公开进行了澄清,声称有关媒体纯属误读。
今天,针对三部委的紧急辟谣,市场也做出了快速反应,沪深两市房地产板块开盘就集体变脸,跌幅超过3%。而一日游的行情则不仅表明了房地产市场的敏感,更表明了房产调控的复杂和艰难。在这种背景下,面对刚刚公布的6月份房地产数据,十字路口进退之间,政府下一步的调控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主持人:
岩松,第一个问题,我们怎么看这三部委的紧急辟谣?就是今天的这种大幅下跌跟他们紧急辟谣有什么关系?
白岩松(评论员):
那倒是应该有关系,如果要是辟谣很多人还希望要是更早一点好了,周日晚上就辟谣可能就不会导致一日游,就是涨上去再落回来,会有很多的投资者可能在这里也蒙受损失。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我觉得透过这一日游之后,看到我们很多人对这一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理解,它的性质是什么,看得不算太对。我相信很多人是把它还当成跟以往一样的是一个经济性的问题,就是经济热的时候就冷冷房地产,然后经济冷了的时候再热热房地产,拿房地产当一个松紧带似的,一个经济问题。
我觉得这一轮的整个房地产的调控措施,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它是使于什么呢?是使于在今年“两会”的时候,《政府工作报告》上明确地向全国人民说,要抑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已经把它当成了一个很大的民生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来看待。但是“两会”闭幕的第二天,北京三个央企不断地创纪录,制造了“地王”,终于让大家不高兴了。因此,从那个作为一个起点,启动了这一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它已经不仅单是一个经济性的问题,而是一个由于涉及到民众、民生和民众的情绪,而演变成一个带有政治性的问题。
所以注意到这三个部门其实都是国务院政府相关的部门,因此它要迅速地在声音好像有些松动的情况下,大家有些怀疑的情况下,马上告诉大家,“不对,我们要非常严肃地来捍卫这个政治性的经济问题”。所以我觉得大家这么理解,就明白它为什么会这么迅速地辟谣。
主持人:
来自政府的信心非常得坚定,而且它的声音释放得也非常坚决,为什么这几个月以来,又有媒体的误读,又有市场的敏感,怎么看待这一切?
白岩松:
我觉得是三个因素:
第一,在以往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曾经出现过经济热了的时候就冷冷房地产,然后经济有点冷的时候就热热房地产。因此大家觉得最近好像经济形势不是那么妙,第二季度的经济数字跟第一季度相比较,开始呈现出一定下滑,很多人担心经济会不会二次探底。温家宝总理也连续两天请专家来问计,然后全国也有很多来自中央的调查组,去了解房地产新政会不会跟经济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就会做出一种预期,经济是不是有一种转型,这个时候是不是又跟以往一样要松动了,所以大家会有这样的一种说法。
另外,除去刚才这两种一个是经济有点冷了,另一个跟过去似乎大家理解的一样。
我觉得还有第三种因素是,其实在一个博弈的过程,大家在悄悄地暗战。这个暗战包括房地产商、买房子的人,包括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其实这里是错综复杂的一种暗战,大家在博弈。因此,每一次博弈之后都会有出这个消息的,马上告诉大家这个消息不是真的。这个博弈我希望不再进行很长时间了。
主持人:
其实我理解这个消息本身的传播,可能也正是一个作为利益主体希望引导在这个市场中发挥作用的一种手段。
白岩松:
其实我这个周末就注意到了,因为我看了一些报纸上登了,说已经在暗示央企去拿地,然后第三套住房的房贷开始松动等等。当时我就乐,我觉得不可能,我会意识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带有一定的民生性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的混杂。因此它的严肃性要比以往都严。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动作,不排除在中央政府非常明确地在进行房地产调控的情况下的时候,银行、商家出于个人的业绩,包括商业利益等等,他觉得想要有松动的冲动和欲望。
还有地方政府,其实房地产和地一直是他们重要的一个口袋里装钱的“法宝”。他究竟在内心里是怎样看待中央政府的决策,我觉得还值得考虑。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中央政府的政策明确说的是抑制部分城市房价的过快上涨。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部分”,一个是“过快”,那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理解,我算不算这部分里,还有“过快”是什么概念。
主持人:
这么多的利益主体,其实最核心的就是买房者,因为这涉及到未来我到底要不要买房,我什么时候买房。当信息不断地出现的时候,从不同的利益主体出现的时候,对于买房者的信心会带来什么样的压力?
白岩松:
我关注这几个月,整个我们看到各种报道的时候,我倒没那么替买房者担心,因为你发现没有?基本上买房者现在都在观望了。为什么呢?如果他要不观望,恐怕房地产的这种交易量就不会如此的低靡。在如此低靡的情况下说明出手的人是很少的。因此很难去想他已经开始蒙受损失或者怎么样。其实大家都在观望,而且这种观望不会觉得他立即就会在一两句风言风语,或者一两个什么样消息的时候就会出手。我觉得这个观望恐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它需要市场的价格跟中央政策有了一个合适的博弈之后,恐怕才是消费者出手的时候。
主持人:
房地产调控,调控的绝不仅仅是房地产,但房地产调控政策本身所遇到的挑战还远远没有结束。
《新闻1+1》稍后继续。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