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城隍庙,记录着鄂州市这座吴王古都(原名武昌)过去的辉煌。它是鄂州最早的儒学场所,由东晋征西将军庾亮所创办。宋熙宁年间儒学迁建南门,明洪武三年,知县孟吉建此城隍庙及万年台,清顺治、咸丰、光绪年间均有重建或维修。在城隍庙的外墙上,至今还可看到嵌进墙体的碑铭,落款时间为光绪二年七月。但是这座城隍庙,要被当地文化部门以30万元出卖了。张引娣、严桂兰等一班白发老人,白天黑夜,每天坚守在这里,守护着这个文物。(据7月14日《法制日报》)
这让我想起那些农村守护着子孙耕地、不让它们被随意卖掉的老人们,他们的举动可谓悲壮。也许有人会觉得,守护城隍庙远不如守护耕地来得重要,耕地是关系到生命的存亡,而城隍庙的存亡远没有这么迫切。中华民族就是这么重温饱、重实用,所以我们的文化产品屡屡被选择放弃。一个民族固然不能没有人,但是如果没有了文化这个根基,即使有了人,人也不能成其为人,只是动物而已。何况我们现在还没有到了非要放弃文化才能活下去的地步,鄂州人应不至于非要毁坏这座城隍庙才能生存。
其实中国人也并非不重视文物。那年,几个圆明园的兽头在国外被拍卖,就很刺激了不少中国人的神经。但那刺激的与其是文化的神经,不如说是别的。那些兽头是在民族衰弱之时被抢走的,它的再次出现,让人想到了当年中华民族发展的受挫。所以我们要发展,“发展就是硬道理”。鄂州的城隍庙就是在“发展”的名义下被卖给开发商的,为了发展,一切都必须让路。就是这种逻辑,支持着我们这些年的发展。其实只是经济的发展。10多年前我从国外回来,惊讶于中国经济发展了,但中国人的文化水准却下降了。也许有人会说,那又怎么样?文化有什么用?即便顺着这种实用的逻辑,没有文化的支撑,这发展怎么能持续?
鄂州这些守卫城隍庙的老人,似乎成了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他们确实是绊脚石,但这就是文化。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人类欲望疯狂发展之下的绊脚石,它让我们坚守基本的格调,提醒我们作为人的基本命题:人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为什么而生存?由老人守护文物,而不是年轻人,这毋宁说是一种象征,它象征着我们年轻的一代文化的贫乏———虽然他们中不少人拥有很高的文凭,拥有大量的专业技术证书,但不等于他们就有文化。即便是他们真的掌握了知识,也是有知识无文化。
我常想,从根本上说,文化是一种信仰。哪怕它真的不那么美好,但它是我们精神的家园。所以文化不仅不可论利弊,也不可论优劣。文化是信念。现在,据说鄂州的这个城隍庙已经化险为夷。在鄂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的主持下,包括联名要求保护古庙的白发老人们,相关各方被邀一起共商此事,得出一致意见:不许拆庙,坚决要求保护文物古迹。鄂州市文体局局长向记者表示:30多万元钱已还给了开发商,文化部门将依法保护文物。
结局如同中国古代戏剧的“大团圆”。但这是否只是一台戏?当聚光灯灭了,情形会怎样?仍然值得疑问。这块土地是否就不开发了?开发商是否会善罢甘休?当地政府的利益链怎么解决?这么一想,我就理解了老人们仍然存在的担忧,他们仍然每天从早到晚盯在那里。如果没有把文化上升为一种信仰,文化就会被当作一种麻烦,一种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物,迟早会被清除。
陈希我(福建 作家)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