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寻根之路的红色夯歌(组图)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07月16日07:03




  看到山头的塔影,她像小草一样颤抖起来。如果是站立着,或再挨近一些,她也许就能看到夕阳辉映下的整个宝塔。

  靠着两条腿步行,她踏过了八百里秦川的一道道沟梁。“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这个剪着齐耳短发的北平女学生,几乎匍匐在通往延安城门的道路上。

  延安,延安……她用鼻子闻着,用嘴亲吻着这片温暖、馥郁和蓬勃向上的土地。

  ……

  站在舞台上,梳着一头短发的党史教研室副教授钱均鹏,在心里勾画着70年前爱国青年的朝圣之旅。虽然在舞台上只有十几分钟的朗诵,但她觉得,她找到了依附在诗歌上的魂。

  这是2010年6月22日傍晚,西安政治学院礼堂里,《延安颂》诗歌朗诵会正在演出。序幕拉开,优美深情的《延安颂》乐曲响起。

  由20多名教师和学员扮演的延安时期的工人、农民、战士和知识分子,伫立在舞台中央,面朝天幕上的巍巍宝塔山,缓缓地张开双臂。

  于是,我们看到一群人仰望宝塔山的背影。他们用虔诚的仰望,把一个民族对延安伟大革命精神的信仰与追寻,凝结在浓烈绚烂的诗意里……

  至此,西安政治学院《延安颂》诗歌朗诵活动,已历经32年传承不衰。

  从“学延安”到“颂延安”

  诗神,驾着纯金的三轮马车来了

  “我要感谢诗歌!”已经从郑州信息工程大学政治部副主任岗位退休的侯汉瑜感慨道。

  我们用看“文物”的眼光,打量他手上发黄的油印册子:《赴延安学习诗抄》。

  1980年7月,作为西安政治学院学员四队第二期学员,侯汉瑜和同学们赴革命圣地延安学习。耳闻目睹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的伟大革命实践和光辉业绩,他们激情涌动,大有“心事浩茫连广宇”的胸襟。几天内,近百篇诗文便纷至而出。

  这本诗册就是当年从众多诗歌中选编出来的。从那首被收入其中的《我心中的歌》开始,侯汉瑜诗情如火,一直没有停止写诗,还获得过全军战士文艺奖,至今已经出版了两本诗集。

  诗歌朗诵活动,肇始于学院组织的第一批延安现地教学。

  1978年6月7日,首任院长陈赤虹、政委张鹤田率领300余名学员,乘坐大卡车,高唱“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第一次踏上了“寻根路”。在延安,学员们住在帐篷里,吃在山坡上,身临其境地感受延安精神。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禁不住用诗歌直抒胸臆。

  院长齐三平介绍说,从那次“寻根之旅”之后,学院将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从党史课中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每个班次都开设,每名学员都到延安参加现地教学,每年都搞一台常态化演出的《延安颂》诗歌朗诵会。

  32年来,393批学员奔赴延安现地教学,累计行程3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8圈。煌煌“延安学”,成为滋养《延安颂》诗歌朗诵活动的源头活水。从西安到延安400多公里的路途,被学员形象地誉为“铸魂之旅”和“信仰之路”。

  “我不会写诗/但我知道诗言志/我不善于唱歌/但我知道歌咏情/延安的诗/不是写在纸上/她是镶嵌在大地上的黄金白银/她是回荡在天空的电闪雷鸣/”全军师旅团政法委纪委书记培训班六班学员程华这样咏叹。

  宝塔山下,延河水旁,“我们的诗神驾着纯金的三轮马车,在生活的旷野上驰骋。那三个轮子,闪射着同样的光芒,以同样庄严的隆隆声震响着的,就是真、善、美。”

  诗人艾青一言成箴。诗,活化了延安精神资源,赋予它时代的崭新价值。一次次诵读,一次次感动,飞扬的诗句化为人们的血气、神韵。我们唱着红色夯歌,把当代革命军人的精神支柱打牢!

  2009年5月25日晚,第二届中国诗歌节在古城西安进入高潮。

  西安政治学院《诗之力——延安岁月》诗歌朗诵会,用诗乐舞结合的艺术形式,讴歌中国共产党在延安13年的革命斗争历史,再现坚持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的生动实践。真挚的朗诵,激荡的诗情,感动着在场每一位观众,将国家级诗歌盛会“盛世中国,诗意长安”,带入了歌颂延安精神、弘扬红色文化的高昂旋律。

  从咏情到言志

  春蚕吐丝,何以吐出一条丝绸之路

  1、延安精神催生诗情

  “遥望延安,

  高低错落的窑洞,

  就如同黄土地深邃的眼睛。

  翻开关于延安的记忆,

  所有的诗文,

  都有对窑洞的礼赞和歌颂。

  ……”

  在希腊神话中,记忆之神被称作诗神的母亲。回忆是思之源,也是诗之源。一切诗都产生于回忆。诗的功能就是保护和珍藏在回忆中发现的真理。诗作为回忆,显然不是简单的随思所想,而是人生中极具震撼性、极富魅力的事物。

  军事人事管理学系讲师张沛接到扮演张思德的任务,离正式演出还有3天。这个角色曾经多人演过,这一次选他,可能因为他是四川籍,导演觉得“张思德”讲一口浓重的乡音会更逼真。

  这是《烈士墓前的沉思》一章,诗歌中间插入了一段人物独白,只有7句话的台词,让“80后”的张沛穿越了17年的光景——

  1992年,第一次知道张思德,他还是名小学生。这个给党中央烧炭的普通战士,出现在6年级的语文课本上,同时出现的还有“为人民服务”5个大字。

  2004年,第一次走近张思德,他已是一名海军中尉。作为第142批赴延安实地教学的学员,他站在张思德的塑像前,第一次聆听到课本以外的故事。一个神圣的符号,开始变为生动的形象。

  2006年,第一次认识张思德,他已是一名教员。站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旧址,他发觉自己曾经忽略了那么多细节。他心里掠过一种从未有过的神圣感:这是一支怎样的人民军队啊!60余年后的我,和张思德同属一个群体,共循一个宗旨。我们血脉相通,使命相承。

  2009年,第一次领悟张思德,是在揣摩如何扮演张思德的过程中。学院绵延30多年的延安革命传统教学,造就了一批深谙历史人物的教员和专家。他们向张沛讲述这段历史,俨然一首精彩的叙事长诗。

  经过回忆浸渍的张沛走上舞台。一段颂诗过后,聚光灯打在他的身上,为“张思德”披上鲜红的霞光。一名“80后”青年军官,身穿灰白的八路军军服,肩背一捆木柴,开始了与英雄的心灵对话……

  政委刘强说,《延安颂》诗歌朗诵活动,所以32年传承不衰,是因为有延安精神这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宝藏。

  延安精神催生诗情,博大精深的延安精神,给诗歌的阐释和张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构成了对精神领域的开拓。学员们咏唱它,犹如用凿和斧在矿石上撞击,那些诗文就是迸射出来的火花。

  紧扣时代脉搏,学院把延安教学的主题确定为“用延安精神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延安颂》诗歌朗诵活动,再一次成为部队教育的有效载体。 诗歌活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学员们唱和歌诗,犹如春蚕吐丝……

  2、深沉思考升腾诗意

  呼吁人们“诗意地栖居”的诗人荷尔德林,最推崇诗歌,认为诗而且唯有诗,才是对存在的真理最本真的传达。“一切艺术作品本质上都是诗。”由于艺术作品的诗意创造,开启了通向存在真理的敞开之地。因此,他要求人们倾听诗歌,倾听诗的语言。唯有这样,才能彻悟存在的真理。

  在荷氏那里,作诗与思想被看做人类最本真的两种活动,因而是与存在真理最近的两种文化形态。

  舞台上,军队党的建设学系政委杜芳军朗诵的《回延安》余音未尽,《山坳上的天问》紧跟其上。一个八路军小战士和一个当代青年军人,在两个不同时空,像男声二重唱一样表达心中的疑问:

  “我有疑问。

  我也有疑问。

  我对时间有疑问。

  我对空间有疑问。

  是什么,让我们这支每人每月只有5毛菜金的万人部队,在13年的时间里,发展到百万大军?

  靠什么,让9.23万平方公里的黄土一隅,点亮了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如同歌曲的展开部,他们用心中的诗句,展开了更加广阔的思考……

  《延安颂》诗歌朗诵活动长久不衰,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在反映生活、抒发情感中一直伴随思考。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中,学员们真切地感受了探寻真理的充实与喜悦。

  齐三平院长告诉我们,开展革命传统教学的32年间,正是世界形势风云变幻、中国社会深刻变革、思想文化趋向多元的社会转型期。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上出现了“一切向钱看”、“革命传统过时论”的错误思潮,认为搞革命传统教育“不合时宜”。

  最高的理论和宣言,常常是诗篇。这个时期学员们创作的诗歌,有旗帜一样鲜明的颜色,有磐石一样坚定的质地。借助诗歌,他们展开了对理想信念、人生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深沉思考。思想,伴随浓浓的诗意一起升腾。

  当年负责编印诗册的学院原四队副政委严玉树说:“要写出像样的诗歌,你必须一直保持思考。构思、立意、遣词的过程,就是锤炼思想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这是我们教育者最愿意看到的局面。”

  一首诗,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上升到认识的层面,读这样的诗,会像诗人艾略特说的,“像闻到玫瑰花香味那样地感知思想。”

  3、励志之旅凝聚诗魂

  在我们这个有着千年“诗教”历程的国度,从边塞诗到现代军旅诗,占据了中国文学的半壁江山。军人生来就是诗人。教育者亲近诗歌,是因为诗与教育一样,都是有灵魂的。

  学院政治部主任吴跃华说,“不学《诗》,无以言。”教育,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我们内心受到触动,想表达一种东西,最凝练的表达,唯有诗歌。我们开展诗歌朗诵,并不是要把学员培养成诗人。朗诵诗歌的行动意义在于,把一个群体的情感、愿望和意志化为震撼和诗化的语言,由此充盈精神,陶冶性灵,砥砺意志,建构人生。

  人的成长主要表现为精神的成长,延安精神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所构建的都是人的精神世界。《延安颂》诗歌朗诵活动长久不衰,正是找到了一个契合点,将此与学员的思想培育、精神锤炼、道德养成紧紧结合在一起。

  “一次延安行,终身延安情”。在探寻生命的精神资源和诗歌的表达方式中,一种潜在的资源发掘出来,变成了人人共享的精神财富,由此完成“培养人的精神”这一教育的崇高使命。

  做过6年文化工作的科研部上尉参谋白礼平,正在潜心研究军人美育。他说:“人的成长需要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写诗就是自我对话的一种。由此说,每个人都是教育者。自我教育,其中一部分就是美育。”

  5本厚厚的《圣地沉思》,朴实无华的篇章里,折射着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爱国情操。这就是凝聚在学员“励志之旅”的诗魂!

  从诗意到思考

  找寻诗歌背后的教育灵感

  西安政治学院《延安颂》诗歌朗诵活动,让诗歌与教育发生了一场同频律动的碰撞。诗在上面盛开,根扎教育土壤。

  诗人狄金森说:“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他们开始这样思考:教育本该是诗意的。诗意教育是对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也是对教育本质和本真的一种自觉与回归。

  诗歌,以它纤纤灵指,开始一声声叩响教育本质的门扉。

  1、教育,应该多一些情感

  最早在“四八”烈士陵园执教《踏着烈士的足迹前进》一课的教授焦连三,每次授课前,都要独自来到烈士陵园。

  “要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面对烈士墓碑,他一遍遍追溯先烈事迹,在反复试讲中,用心感受先烈的崇高情怀,直到感情完全融入讲授之中。

  师旅政委班学员王月明课后感慨道:“以前,听说西安政院延安革命传统教学搞得好,许多学员流着泪听课,我有些不相信,这次听了教员情真意切的讲解,我流泪了。”

  年轻的副教授钱均鹏,至今记得焦连三教授退休前上完最后一堂课说的话:“我的青春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2007年9月初秋的一天,在“四八”烈士陵园,钱均鹏刚讲完课,一位海军上校走到她面前。

  “老师,10年前,就是在这里,您给我们上的这一课。今天,没想到在同一个地方,我又听到了您的课。”

  钱均鹏惊诧中带有几分欣慰,自己10年前的课,还能让人记得。那是怎样的一课啊……

  4月的延安,春寒料峭。张远葆教授带着她,又来到空无一人的“四八”烈士陵园,作最后一次试讲。

  一座座墓碑,一张张青春的脸庞,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让中华民族走向新生。这是无数次出现在脑海里的情景。她感到自己从未像今天这样,与那些烈士的灵魂靠得这样近。

  临行前,她在家里已经默默地试讲多遍。讲着讲着,突然,女儿泪流满面地扑在她怀里:“妈妈,你讲的是谁呀?他们怎么这么苦啊?”

  钱均鹏搂着女儿,心中无限感慨。只有6岁的她没有历史感,把壮烈当成了“苦难”,她不懂妈妈要传达的那些关于主义的道理。可她为什么也会泪流满面?

  真正的历史,活在时间的纵深里,面对真情传达的真理和崇高,即使儿童也会为之动容。

  2009年11月,在一次座谈会上,有人这样对她发问:“"四八"烈士陵园那一课,你们讲了多年,怎么能做到每次都打动学员?”

  钱均鹏的脑海浮现了庞龙、鱼俊清、王钢、敖海波、杨玉玲等一大批优秀教员执著传播实践延安精神的身影,耳畔回响起熟悉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她果断回答:“站在延安革命旧址讲课,我感到不是嘴在说话,而是身体里的血在说话。”

  哲学家狄德罗说:“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我们除了被自然中两项最有力的东西——真理和美德深深地感动以外,还能被什么感动呢?”

  今天,钱均鹏10岁的女儿,已经可以站在学校的解放军英模馆里,给少年军校的小朋友讲赵一曼、张思德,讲359旅、南泥湾。

  钱均鹏突然感到,那颗幼小的种子已经发芽!

  2、教育,应该多一些灵动

  铃声响过,邱新松老师披着第一缕阳光走进教室。刚登上讲台,身后传来同学们朗朗的诵读声:

  “生活的方式千姿百态/您却选择站立。”

  他感到有些耳熟,少顷,他回过神来,会意地笑了。这原是《延安颂》诗歌朗诵会《教员之歌》的开篇语,他作为朗诵者之一,早已烂熟于心,没有想到,一次演出下来,同学们已经可以把它背下来了。

  他放下手中的粉笔,抑扬顿挫地接下念道:“任岁月轮回/花黄叶绿/您用一生不变的姿势/诠释着信仰的真谛”

  话音落下,课堂复归宁静,同学们挺直了腰板,个个精神饱满。一堂理论课,就以这样意想不到的灵动气氛开始了。

  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的课堂就讲究体用和谐。《论语》之《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记录了他与四个弟子围聚一堂,共叙志趣的情景。孔子的温和自谦、委婉评价,弟子们的平等抒怀、自由表达以及率性灵动的研讨氛围,构成了诗意盎然的课堂。

  这正好印证了一位哲人的理论:教育不是有知者带动无知者,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在这种交流中,人将自己与他人的命运相连、处于一种身心敞开、相互完全平等的关系中。因此,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的关照与契合,是“我”与“你”的对话与敞亮。

  教育,应该是含蓄的心灵晤对,它的本义是唤醒、濡染、感召、影响,而不是一味说教、命令、训诫、指挥。教育,要在心与心的互动中实现教育的最大值。

  学院政治部副主任徐自军说:“一个作家曾经这样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我说,作为教育者,仅仅"腹有诗书"是不够的,还应"胸有诗意",这样,他才会行走于诗意之间。”

  师旅团培训班政委郭智强就是这样的人。每次延安教学出发前,他都有一个简短的动员,师旅团培训班学员们称赞他的“动员令”不一般。因为,他在动员讲话里对于任何一条规定,都能让学员理解为一种行动的号召。

  3、教育,应该多一些纯真

  作为今年《延安颂》诗歌朗诵晚会主创者,宣传处处长苏文甫一直追求晚会的一种真诚、纯朴、神圣的效果,他也在思考:教育能否从诗歌中获得更多养分,比如,像诗那样多一些纯净、率真。

  他说起一部畅销全球的日本儿童文学《晴天,有时下猪》。3年级学生则安每天都记日记,无意中发现妈妈偷看他的日记。十分生气的则安,决定在日记里写点怪事,吓妈妈一跳。

  他在日记里写道:“今天的天气是,开始是晴天,下午下猪。”

  不料,日记中瞎写的怪事情,统统变成了现实。下午,天上传来猪叫声,几百头,几千头猪飘浮在天空。晴天,真的下猪啦!……则安吓坏了,赶紧用橡皮把日记擦掉,于是满天的猪又消失了。

  这个神奇、有趣,想像力极为丰富的儿童文学,摈弃了孩子们痛恶的说教,得到了包括成人在内广大读者的喜爱,被改编成同名动画片,“晴天下猪”甚至成为现代流行语。

  苏处长说:“用轻松、雅谑与幽默的故事,教给孩子有关诚实、友爱、团结的道理。看了这样的童话,连我都被感动了!”

  马克思曾两次引用席勒一句格言式的警句:“智者看不见的东西,却瞒不过童稚天真的心灵。”写过许多儿童诗的“湖畔诗人”华兹华斯也有一句名言:“儿童乃是成人的父亲”。教育家这样解释:诗意是一种“全人”的状态,儿童的游戏天性,使他们比成人更容易进入“全人”的状态。

  长大后的我们,身上仍保留着些许孩童的天性和品质,比如天真、好奇、淳朴、透明。那么,我们的教育者在施教中,有时怎么就丢失了它们?怎么就忽略了受教者身上原属可贵的品质?

  学院刘强政委深有感触地说,教育是文化“化”的过程,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和塑造,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在人们普遍忧虑当下社会“失真”,呼唤真心、真话、真情的时候,教育者应该呵护、保卫这些稀薄的人性美德。

  因此,教育,是不是可以像诗歌那样多一些意境、纯净?是不是可以像童话那样多一点舒展、率真?是不是可以像国画那样多一点“留白”?

  4、教育,应该多一些神圣

  《烈士墓前的沉思》再现了“四八”烈士陵园一课的情景——

  “没有奇峰之峻

  没有高山之险

  这个平静的小山坡

  默默地坐落在苍松翠柏间

  路旁的小花年年开放

  它们是故事里的风景

  也把故事装点……”

  王若飞、叶挺、张思德等英烈化作天边红云,消逝在舞台上。列队的军校学员像一排绿树,挺立在聚光灯下。陵园里,他们追忆英烈事迹,重温入党誓词。

  这时,一面鲜艳的党旗豁然展开,鲜艳得映红四周。学员们齐刷刷地举起右手,用铿锵的肺腑之声,向党旗庄严宣誓……

  生命中,能有几次这样的感动?现实与舞台,一样场景,两个空间。为什么我们都会在这一刻,感受到一股震撼的力量?

  “这要感谢创造了"以真取信、以情感人、以境激情、情理交融"情感教学法的党史教研室,是他们提供了范本。”晚会主持人、心理学教研室教师戎雷这样说。

  “教育本该充满神圣和诗意。《现代汉语词典》对"诗意"这样解释:"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情景交融,是诗歌情境的力量。情由景生发,景因情生色。无论现实中的这一课,还是舞台上的这一幕,无数人感动落泪,就在于它的真实情境,把人们带入了一个神圣的氛围,由此引发心灵的触动,情感的共鸣,内心升腾起神圣的感觉。”

  神圣,是教育者永远举在头顶的太阳。在教育中走向神圣,就是在思想上走向崇高!

  舞台那一幕,让观众听得到彼此的心跳。我们感动落泪,既是为舞台上的英烈,也是为我们自己,思忖生活、责任,思忖理想、信念。因为,我们都曾有过党旗下宣誓的经历,只不过有人淡忘了,有人不去想它了。通过诗歌,我们又重回庄严神圣的时刻。(本版图片 郭江山摄)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