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出现“被丁克”家庭 经济收入低不敢生孩子
近日,一则名为“我不想给月薪2500元的穷老公生孩子,我错了吗”的帖子在网上备受争议,发帖女子与丈夫结婚3年多,公婆盼着抱孙子,整日给他们施加压力,但是发帖人拒绝生孩子,理由是不想十月怀胎再生出一个“穷三代”,不想孩子一出生就输在起跑线上。部分网民支持发帖女的观点,但是更多的网民则持批判的态度,认为是否生孩子不应该直接取决于经济条件。记者在百度贴吧哈尔滨吧中也看到了一则类似的帖子,帖子名为“我现在的情况适合生孩子吗?”发帖人的情况与备受争议的那则帖子的发帖人类似。记者几经辗转联系上了发帖人小燕(化名)。
□记者 王晓宇
网 民 近半数人反对“丁克”
记者在哈尔滨吧里了解到,像小燕夫妻这样因为经济原因不想生育的“被丁克”家庭还有很多。“我的情况也有些类似,我也不想要孩子,真的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看着别人的孩子坐在私家车上,我的孩子只能挤公汽,我的心里肯定超级不爽,我暂时还不打算要孩子,等把房贷还完,买个私家车后再考虑……”一位匿名的网民说。
但是还有很多网民不赞成这种做法,“想过上幸福生活是每个人的希望,财富是要靠自己去创造的,不要因为老公赚钱少就不想要孩子,那是很可怕的,如果你们还年轻的话建议把精力先放在创造财富上”。一位网民说。记者征求100名哈尔滨市民以及部分网民对“丁克”家庭这一问题的看法了解到,45%的人反对“丁克”家庭,17%的人持中立态度,38%的人持赞同的态度。几位市民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今年32岁的张女士现在在道外区一家私人浴池内做搓澡工,张女士说,孩子是夫妻间的纽带,孩子带给家庭的快乐是无穷的。“我们夫妻二人都是浴池的搓澡工,是在工作中结识的,3年前我们结了婚,现在也是住在租住的房子里,婚后我们也曾因为经济原因一度打消了要孩子的想法,可是家里的长辈强烈反对,后来我们决定还是要一个孩子。”说到这里,张女士似乎陷入到了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中,嘴角泛起了幸福的笑容。
“3年前我们刚刚结婚的时候,每月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最多2000元钱,淡季的时候只在1000元左右,仅够维持我们自己的生活费用,双方家里的条件都不是很好,也不能给我们太多的帮助。在怀孕以及休产假的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的生活过得很艰难,我丈夫每天拼命地干活,全家每月就靠他辛苦赚来的1000多元钱过日子。记得那是在2008年的冬天,我怀孕已经5个月了,不知道为什么特别想吃西瓜,可是冬天的西瓜贵啊,走进水果店闻到西瓜清香的味道,馋得都快流口水了,可是就是舍不得买,忍了好久才跟老公提出来。老公知道后拍着我的脑门说,‘傻瓜,想吃就买,不要考虑价钱,我会为你和孩子拼命赚钱的,你馋坏了不要紧,可别把我儿子馋坏了’。记得老公把西瓜给我带回来的时候,我真是既高兴又心疼啊,那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西瓜了。”
张女士说,儿子的出生似乎给家里带来了一针“兴奋剂”,家里充满了欢笑。她老公每次回家累得筋疲力尽的时候,只要看到儿子,马上就把疲劳丢在脑后了,儿子也懂事,还会冲着爸爸憨憨地笑。“看着孩子在我们的悉心照料下逐渐长大,真是有无尽的快乐与成就,记得孩子第一次叫‘妈妈’的时候,我激动得眼泪差点流出来。”张女士说到这里已经手舞足蹈了,“我想告诉所有因为经济原因而逃避生孩子的‘丁克’家庭,尤其是女士,不能因为没钱就不要孩子,孩子带给你的快乐才是无穷的,不要等到自己年龄大了再生宝宝,到时生育会有安全隐患,不要为了一时的经济拮据做出令自己终身后悔的事情。”张女士说。
发帖人
我们是“被丁克”家庭
12日,记者在道外区某小区内一间约45平方米的出租楼房内见到了今年29岁的小燕以及她的公婆。房子是二室一厅,小燕与老公住在稍微大一些的卧室内,而公婆则住在仅有9平方米的卧室内。走进小燕夫妻的卧室,靠墙摆放的一个双开门衣柜和一张小餐桌占据了房间三分之一的空间,一张木板双人床还是房东赞助的。小燕告诉记者,她与老公都不是哈尔滨人,他们是在哈市工作期间认识的,老公是大学生,现在在一家私人企业工作,月薪在1700元左右,她高中毕业,现在没有稳定工作,只是在家做一些手工零活,同时还可以照看公婆,每个月的收入在800元左右。小燕和老公已经结婚3年了,结婚时由于双方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所以没有买房子,而是租了这处楼房作为新房。
在交谈中,小燕告诉记者,她和老公现在都觉得生活压力有点大,改善经济条件是最重要的,可是公婆却十分渴望抱孙子。“我们大概算了一下,现在在医院生一个孩子,在一切都正常的前提下需要的费用大概是3000元到1万元之间,加上怀孕期间的营养费、误工费,孩子出生后的奶粉钱以及以后穿衣、上学等费用,一个孩子从出生到上大学的费用大约是18万元,按照我和老公现在的收入水平,我们每天不吃不喝不生病要攒到这些钱,也需要6年的时间,同时我们还要攒钱买房子,我们可以租房子结婚,但是绝对不可以让孩子出生后居无定所。”小燕说,“生了孩子就是害了孩子,我们不想孩子一出生就输在起跑线上,等经济条件稍微改善了再考虑孩子的问题。亲友都询问我们为什么不要孩子,我们每次都回答说要赶时髦,做‘丁克家庭’,殊不知我们其实是‘被丁克’家庭,我们也想趁着年轻要个小宝宝。”小燕说。
小燕的婆婆说,老两口一年前搬到哈市与儿子儿媳同住,最主要的就是想早点抱孙子,想趁着还有点精力的时候帮忙照看孩子,可是这小两口却不想要孩子。“我就不明白了,我们年轻的时候条件比现在要艰苦得多,孩子也一样上了大学娶了媳妇了,为什么现在没钱就不能要孩子?”看到老伴有些激动,小燕的公公马上解围说:“我们只是希望早点抱孙子,好延续我们家的香火,我们也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理解一下我们这些老人的想法。”
赞同者 放弃其实也是一种责任
对于因经济原因不想生育而做“丁克”家庭的做法,很多人持怀疑或反对的态度,但是还有部分人则是持赞同的态度。
今年35岁的李先生一家3口现在住在南岗区一间只有20多平方米的楼房内。10年前李先生与妻子结了婚,现在李先生在路边摆摊替人修理自行车,每个月能赚800元左右,妻子在道里区某皮草公司做仓库管理员,月工资1300元,“那时我的很多亲友都劝我,凭我们的经济实力,不适合生养孩子,可是我就是不信,认为穷孩子穷养,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先生说着长叹一口气,狠狠地吸了一口只剩下一小段的香烟,“可是如今孩子已经6岁了,吃的是最差的,用的也是最差的,与邻居小朋友一起玩也时常挨欺负,有一次女儿从外面跑回来对我说,‘爸爸,今天没有小朋友跟我玩了,他们都被爸爸妈妈送去学钢琴了,我也想学钢琴,爸爸,我一定能学得很好的……’看着女儿仰着小脸眨着满是渴望的大眼睛,我心里当时真不是滋味,不是不想送孩子去学钢琴,实在是家里没有这个条件,现在的收入仅够维持我们一家3口的生活,真是后悔当初没有听亲友的劝告,要了这个孩子,让她跟着我们一起受罪。”李先生说,“我想用我自己内心最深刻的体会告诉所有因为经济原因而选择不要孩子的‘丁克’家庭,如果你们还年轻的话,就先不要着急考虑要孩子的问题,努力工作多赚一些钱,让自己的孩子吃的好、玩的好、用的好才是父母应该做的事情,放弃也是一种责任。”
专家 “被丁克”家庭正在蔓延
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惠音表示,“丁克”一词从上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指的是具有生育能力而选择不生育的人群。
刘惠音说,选择“丁克”家庭的人主要的理由有以下几点:第一,现在很多人都以事业为重,不希望因为孩子的出生而放弃自己长期努力得到的事业上的成就;第二,觉得现在的社会竞争太残酷,自己无力保护孩子,不希望孩子受苦;第三,喜欢过二人世界,不希望孩子打扰两人的幸福生活;第四,对自己的婚姻现状没有信心;第五,受经济条件制约,目前还无法给孩子一个稳定健康的生活条件。某论坛哈尔滨吧里提到的那对夫妻就属于典型的“被丁克”家庭。
目前这种因为经济原因以及其他一些原因而不生育的“被丁克”家庭不但在哈市存在,在全国各地甚至发达城市里也都存在。“被丁克”家庭在最近20年会发展得非常迅速,因为现在的大学生都是80后、90后,随着大学的扩招,很多大学生都面临就业难题,而且一些外在的因素,比如物价、房价不断升高也会影响这些人的经济情况,再加之这些大学生都受过高等教育,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所以这种被迫的“丁克”的家庭会越来越多。
“但是经济并不是影响是否生育的主要原因,决定是否生育,每个家庭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这是由每个家庭的世界观、人生观决定的,经济不是‘幸福’的唯一标尺,一个孩子所带来的幸福远远要大于金钱带来的幸福。”刘惠音说。
据华商报:尽管我们可以口头谴责 “嫌穷女”,却不能用道义代替她现实的选择。这种生育惧怕从何而来?恐怕正是来源于无奈现实的困境与感知。“生不起,剖腹一刀五千几;读不起,选个学校三万起;住不起,一万多元一平米;病不起,药费利润十倍起……”曾几何时,这样一个“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的“×不起”歌谣在坊间传唱。它只是在自我调侃吗?调侃之余,又有多少人体认了这种苦果被鲜活个体吞咽的酸楚与无奈?
这一代人的困境,不能延续到下一代人身上,一个基础的公共平台,正是要把每一个公民放置于平等的台阶面前,这才是公平与正义。但从惧怕“制造穷三代”的恐惧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可怕的“传承”,看到了这种传承面前某些个体的绝望。这也警示我们,与国民增收同等重要的,是要想办法加强公共改革,降低国民的生存成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