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简光洲,上海《东方早报》记者,也是第一个点名“三鹿”奶粉的记者,被誉为“媒体人的良心”。
主要观点:我持不同观点的原因倒不是在于隐私的保护,或者这些事与公共利益牵涉不大等原因。我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卖淫嫖娼已经不再让人感觉是那么“十恶不赦”,更何况警方仍采取实名曝光或牵绳游街的举措并不能有效阻止此类现象发生。
据媒体报道,近日,武汉市陈家湾大街小巷贴出公告,多名涉黄落网人员被警方实名曝光。报道称,多数居民对于警方的行为拍手叫好。
叫好声未落,看到南方的媒体上的另一则报道比武汉“嫖娼实名制”更为“刺激”: 广东东莞警方开展了“创平安、迎亚运”的扫黄行动,数名卖淫女被绳子牵着赤脚游街,未经处理的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也有不少网友指警方的这种行为有损当事人的隐私和尊严。
说实话,对于犯罪分子隐私和尊严,我们一向不太在乎。在很多公权力机关看来,都是犯罪分子了,还妄谈什么隐私和尊严?!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我们对于私权力的保护与个人尊严的尊重向来不为乐观。文革中,大字报、牵绳游街的行为比比皆是。所以今日警方对于卖淫嫖娼的犯罪分子实名曝光和牵绳游街实在不是什么创新的招数,倒是有点OUT了。
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法律仍视卖淫嫖娼为非法,因此依法对于该类行为进行打击实在是无可厚非。但对于实名曝光和牵绳游街等做法我实在不太苟同。
我持不同观点的原因倒不是在于隐私的保护,或者这些事与公共利益牵涉不大等原因。我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卖淫嫖娼已经不再让人感觉是那么“十恶不赦”,更何况警方仍采取实名曝光或牵绳游街的举措并不能有效阻止此类现象发生。。
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警方的扫黄经常迫于上面的压力而运动式的,如果不是因外部压力,估计当地的派出所很少愿意主动去扫。因为比房产中介店少不了多少的发廊及按摩等各种卖淫嫖娼场可谓满街皆是,当地警方怎么会看不到?
原因有二:一、套用一句话说,就是“社会风气”是如此。二、如果黄被扫干净了,估计一些“保护伞”的灰色收入也没有了。
确实,在这人世风日下的社会,任何以道德名义进行的指责都显得有些虚伪。而对于卖淫嫖娼者的实名曝光和牵绳游街以至照片不经处理就被媒体广为传播,更是一种“依法”借口下赤祼祼的暴力。(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