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京西村庄6万打工者面临迁徙 期盼踏实生活(图)

来源:新京报
2010年07月19日02:06
  7月14日,石景山区雍王府村正在拆迁,来自内蒙古和安徽的两位女子坐在门前聊天,她们准备要搬家了。本报记者 孙纯霞 摄
  7月14日,石景山区雍王府村,一四川男孩家正在搬家,他坐在椅子上表情有些失落,表妹逗他玩他都没反应。
  7月14日,石景山雍王府,两位中介工作人员打出房产信息。

  关注焦点

  近日,石景山区6万打工人群即将由于村庄拆迁,失去栖身之地。他们被迫面临选择———另寻住处,或是返乡。

  这只是北京城乡一体化改造的冰山一角。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背景之下,对于村庄的拆迁,政府主要解决的是被拆迁户的安置问题。而对于拆迁造成的流动人口问题,北京各个区县政府目前均未出台专门政策;从全国范围来看,也无好的先例。

  7月13日,前晚下过的雨积在石景山雍王府村随处可见的瓦砾堆上,浅浅浮起一层破旧的红。

  老式衣柜、桌子、床,一件件被码上程乾欣的平板三轮。这位一字眉、褐色圆脸的46岁河南汉子就住在村里,自打村民一户户搬离,他每天收取的废品从几百斤“涨”到了两吨,收入翻了几番,但他高兴不起来。

  “总有收完的那一天哩,到时候俺们也得走啦。”来京17年,程乾欣的河南口音已不明显。

  根据石景山区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数据,该区3个即将拆迁改造的市级挂账重点村中,总共涉及6万流动人口。

  对于当地人来说,村庄城市化改造意味着“上楼”,意味着不再依靠“瓦片经济”的新型生活方式。

  而对于流动人口而言,是另迁他处,还是回归故里,目前,大多数人还没有答案。

  市政协委员、北大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对于拆迁所造成的流动人口问题,北京尚无好的解决办法,在全国也没有。   综述

  雍王府村100来户的村子已“膨胀”了3倍———1000多流动人口,聚集在私自搭盖的平房屋里。

  7月14日是该村搬迁奖励期限的最后一天。十来座房屋已拆成砖垛。竹编的垃圾筐冒了尖,没人清理。

  废墟上的“推销”

  “有房出租”的白粉笔字已被雨水泡得模糊。新贴上墙的,是邻近的北辛安村的租房告示。房产中介也不失时机地进村,工作人员站在缺少排水系统的泥泞中,向村民推销租售房,60平米的二手楼房,大约100万元。

  今年4月起,雍王府村正式启动了拆迁。其所在的边府社区和老古城前街、衙门口南社区,均被列为今年北京市城市化改造的重点“挂账村”。

  有名的“倒挂村”

  在雍王府村扎根了七八代人的王振山回忆,京西最早的“外来人口”可以追溯至解放之初。

  首钢几名外地工人,成为这里最早的租客。到1955年前,村里约摸五六户外地人,租间房5块钱。

  他记得,那时村里靠种地,还有人养骆驼驮煤。每年进入8月,养骆驼的人家就跑到张家口外放骆驼避暑。秋收之后,他们骑着骆驼到密云、怀柔运果子,驮到城里卖。村里好多媳妇儿,就是从密云、怀柔骑在骆驼背上“带”回来的。

  1993年起,外来人口随着改革开放,浪潮一样涌入这个只有五六个姓氏的小山村。进入新世纪,外地人数量已超过村里。据边府居委会书记王新村回忆,她2003年任职时,这里已成了全市有名的“倒挂村”。

  在雍王府村开办流动人口幼儿园的公益人士马小朵总结,村里不少河南人从事建筑行业,河北人多是做小买卖的,山东和四川人更“偏爱”上班打工。

  这种“扎堆”是由于老乡之间互相介绍、仿效。河南人程乾欣和妻子王春莲一直干收废品生意,王春莲的姐姐家也跟了过来。她家兄弟姐妹5个,目前全在京收废品。“回家就是种地,攒不来钱。”

  20年的“磨合”

  对村里的外来人口,王振山和妻子郝玉花坦言“一开始挺不习惯”。他们说,外地人来了之后不注意环境卫生,垃圾扔得到处都是。最初一段时间,他们和本村人很少交流,本村人见了他们也不说话。

  夫妻俩有时会回忆村落膨胀前的静谧。王振山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一座40多平米的井台,井旁一棵参天古树,夏夜里村民们聚在井台上,会说书的讲三侠五义和封神演义,夜深了就露宿。他还记得下雨时,山泉声就飘荡在村子里。

  虽然那些老年月最终被一拨拨“外来者”冲破,但近20年的“磨合”中,外地人和本村人渐渐熟悉。郝玉花觉得,外地人勤劳、热情,他们给村子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比如他们会在村子周边卖菜,形成了菜市场;比如他们上门收废品、垃圾;比如一些人在这里安家十几年,生儿育女,已经成为村里的成员……

  去年8月,苹果园街道对所辖四个社区的流动人口,试点新居民互助服务站的管理模式,雍王府村也在其中。服务站由街道流管人员、房东和房客组成,制定规约鼓励租房者对不良行为进行自治管理,为租房者免费代办暂住证,帮新居民张罗孩子免费入学,为新居民发放爱心服务卡,新居民可持卡到医院免费挂号就医。

  打工者的“新流向”

  新居民互助模式,一度使社区治安良好,秩序井然。

  但让王新村郁闷的是,如今该村被开发改造,建成别墅区,开始拆迁,许多外地人已搬走,这个管理办法也无法开展下去了。

  返乡,是雍王府村如今很多外地人反复提到的词汇。装修工魏应远认为,大规模拆迁可能会带来打工者的“返乡潮”。

  不过,马小朵认为“打工者肯定不会消失”。她表示,她所接触的打工者中,多数希望延续原有的打工生活,不愿因拆迁被迫回到老家。

  马小朵说,打工者为了保持原来的生活状态,寻找相对便宜的地方居住,就只能到更加偏远的地方定居。“这样,在北京的外地打工人员会越来越边缘化,更贫穷。”她认为。   声音

  记者从石景山区等区县了解到,目前,区县政府对于拆迁中涉及的流动人口问题暂时没有出台专门的政策,而是主要以服务为主。

  石景山区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表示,北京50个城市化改造的重点“挂账村”中,石景山占了3个。 对于这些流动人口的搬迁,石景山区进行了提前告知,以便他们能有充足时间寻找新住所,并给每位流动人口发了一封信。

  在安置流动人口子女方面,石景山流管办表示,3个拆迁地区只涉及一所打工子弟学校,是拥有300多孩子的红星小学。在拆迁启动前,已对该小学的学生进行了挨家走访,根据学生和家长情况,对该小学的学生进行了分流,将学生全部分流至其他打工子弟学校。“9月开学时,这些孩子保证不会失学。”

  同时,石景山区还向流动人口推出了代办暂住证转址等业务,3个社区设立了34个服务站点,对于流动人口暂住证等证件更换地址等业务,将不用本人办理;流动人口设立的小卖部等商摊,工商部门也将为其办理搬转手续。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恺萌)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