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我省平均气温偏高,位于1971年以来的第六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35℃~38℃以上的高温天气;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显著偏少甚至异常偏少,月降水量为1971年以来同期第四位(由少到多排序)
专家解读高温少雨气候对我省各行业的影响
6月份,我省气候呈现高温少雨的特征,就这一现象,记者近日采访了省气候中心的专家。
高温少雨的气候对我省农业有何影响?专家称,6月,我省冬小麦处于乳熟到成熟收获期,大秋作物处于苗期生长阶段,棉花进入现蕾期,马铃薯处于花序形成期。由于月内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各地土壤墒情下降较为明显,中南部大部和北部部分地区在中、下旬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较多,对春播作物苗期生长不利;6月上、中旬中南部地区小麦陆续进入收获期,少雨天气有利于小麦收晒顺利进行,但麦收后复播工作受到一定不利影响;下旬北部和南部出现明显降水,局部地区旱情缓和,有利于春播作物拔节,但中部旱情持续,该区大部分地区出现中度及以上干旱,对春播作物拔节不利。
对林牧业的不利影响有哪些?专家解释说,月内我省气温中下旬偏高,降水偏少,对林木生长较为不利,森林火险等级偏高。其中东南部地区由于光温足,该区牧草生长正常。
对交通、电力的影响如何?专家介绍说,6月中下旬中南部及北部部分地区高温天气较多,空调及其它降温电器用电增加,致使电力消耗加大,增加了城市用电负荷;也对农业用电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水资源、旅游业、人体健康会有大的影响。专家说,6月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日照充足,水分蒸发较快,不利于水库蓄水和补充地下水。6月,随着高、中考结束之后人们外出旅游较多,上旬温度较为适中,但中下旬气温偏高,光照充足,紫外线强度很强,对人们的外出旅游带来一定的影响。由于中下旬出现的高温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出行、高温条件下作业、长时间户外露天作业也不利,这样的高温天气,会导致热伤风、中暑人数增多,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高血压人数也会有所增加。(王恩瑞 张向峰)
建议与对策
气象专家指出,预计7月份,我省降水量介于75mm~170mm之间,北部及吕梁市西北部降水偏少1至2成,北中部局部偏少在2成以上,中部及南部降水偏多1至2成;7月全省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偏高,部分地区偏高在0.5℃以上。
这个时候,我省大秋作物处于需水高峰期,建议各地应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抓住有利天气时机,加强作物的田间管理,做好雨后保墒工作,尽量减少土壤失墒;积极预防各种病虫害,为农业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7月,我省也进入主汛期,强降水、局部洪涝仍可发生,但阶段性干旱也会发生;各地要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夏季雷雨天气较多,有关部门及市民要提高防雷意识,增强安全防范能力,减少事故发生。
7月由于我省大部地区气温仍将偏高,气象部门要做好森林火险监测和预警,有关部门应加强森林、城市等火灾的监测和预警,做好用火安全工作。同时,由于气温高,湿度大,极易发生中暑、肠道传染病等夏季病,市民应注意预防,各地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做好城乡用水、用电和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