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180度的转弯
昨日,中石化集团齐鲁石化突然宣布将LLDPE出厂价上调100元,挂牌价提至9250元/吨。中原石化、天津联合也是一样的涨幅。钢材市场上,继20家钢厂周二集体提价后,昨日永钢又将28-32mm螺纹钢出厂价上调了50元/吨。重钢宣布上调线材80元/吨。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本周共有4家石化企业对7个牌号塑料产品进行提价,有57批次钢厂上调出厂价格。而联系到这些企业不久前竞相降价行为,他们态度可谓发生了180度的转弯。
4月中旬国内展开新一轮房地产政策调控,6月人民币重启汇改,7月部分商品取消出口退税。沿着这条路径,国内股市和商品期货最近3个月来大幅调整。可这几天,市场却有了“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感觉。 “月初还在下调出厂价,这周怎么又突然要看涨了?”做期货交易的周先生一头雾水。按照他的判断,工业品价格会随着经济放缓和刺激政策退出,处于长期下跌的趋势。但本周钢厂和石化企业纷纷调涨出厂价格,却出乎他的意料。
期货市场也迅速做出反应。本周塑料、螺纹钢期货明显反弹,塑料空头主力冠通期货也大举由空翻多,周二减仓3500手空单,周三反手增加2100手多单,疑是现货商中化集团背后行事。这令塑料期货后市行情更添变数,也让像周先生那样的趋势交易投资者感到担心。
涨价众说纷纭 为了解企业涨价原因,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业内多位专家。巨马金属负责人钟先生认为,钢厂上调钢价问题主要出在铁矿石原料上。因为之前进口矿价格大幅下跌,导致高成本生产的国内低品位矿无利可图。国内矿山开始减产,钢厂增加进口外矿,又可能促使外矿价格大幅上涨,并对钢价形成支撑和提振。
钢铁现货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信息总监盛志诚则表示,短时间钢企蜂拥涨价,有抄底的因素在里面。因为从目前的资源分布来看,单一流通商手中所持有的库存资源相对有限,其持仓成本与实际销售价格动辄倒挂200-300元/吨,销售积极性不高,等反弹的心理预期是十分强烈。另外,从现有库存保有结构来看,除了代理商常规自定货以外,涉及银行质押、托盘贸易的现货库存量不会低于五成,起码上海市场情况如此。这部分库存短期不会释放增加供给压力。而作为多头的抄底资金和天生空头的钢厂,也自然看到当中的机会,并附和涨价炒作的动力。据介绍,其实螺纹钢价跌到3800-3900元区间时,就有许多投机资本开始寻找抄底。
而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透露,钢厂涨价也是为了应付贸易商,让他们8月份盈利弥补前期亏损。因为近一轮钢价大跌,贸易商亏损严重,都想怎么去逼迫钢厂进行“补差”。而钢厂方面铁矿石采购毁约也会增加,价格上涨对大家都有好处。“其实可以把它看成一个游戏,矿山、钢厂、贸易商在里面博弈。但如果终端消费起不来,不认可,价格还是要跌回去。”
光大期货研究所副所长胡燕燕介绍了塑料的情况,6月底7月初市场普遍看空塑料,有个很重要的诱因是镇海石化上线45万吨全密度装置。新装置上线后,按照以往的情况均会出现新品低价配送。但到目前影响来看,未能反映在现货上。现货价格在新装置上线后,由于期货多空对峙,现货价格不跌反升,从前期9000元以下重新回到了9000元以上。并且,她之前去华东地区考察了解到,中石油、中石化并不希望现货流入期货市场,担心影响其对现货的定价和市场占有率,企业也可能意识到期现货价差过大的影响。
对于企业调价,业内人士各自寻找解释理由。不过证券时报记者却注意到,工信部近日表示,力图通过联合重组、淘汰落后,将目前约800家钢企大幅减至约200家,达成这一目标的手段是工信部颁布的《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当中传递出一个信号,虽然行政“一刀切”往往招来非议,但产能清洗并不都要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尤其对近几年产能越减越多的钢铁行业,优势企业已不仅依靠过度的价格竞争来实现行业整合。在产成本倒挂的情况下,这也给了厂家安心涨价更宏观的理由,同时也是股票市场突然看好周期性行业的理由之一。 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