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32载接力传承 延安精神历久弥新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07月27日06:38
  延安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它属于过去、现在和未来,世代流传。延安精神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照亮神州大地,指引光明。

  7月20日上午,西安政治学院院长齐三平、政治委员刘强、军队党的建设学系副主任杨玉玲教授3人走进中国军网演播室,与广大网友倾情互动,回顾学院开展延安精神教育的32年风雨历程,分享矢志弘扬延安精神的成功与喜悦。

  32年不断线

  靠的是真理的力量

  “改革开放初期,全党全军都面临着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我们作为政治院校,地处延安精神的发祥地,肩负起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使命,我们责无旁贷。”这是齐院长在被网友问及建校之初为什么要到延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时的回答。

  齐院长的回答让网友们对学院的办学理念、教学宗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紧接着,网友“全球500强”发帖提问:“延安精神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延安精神的精髓究竟是什么?”

  这个帖子引起了军队党的建设学系副主任杨教授的兴趣,她概括地谈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从西安到延安,有400多公里路程,组织一两批学员进行传统教育还算容易,但你们能够坚持32年,真是让人佩服,靠的是什么?”网友“天下”提出疑问。

  刘政委坚定作答:“32年不断线,靠的是真理的力量。延安精神是我党性质和宗旨、优良传统和作风、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富矿,这是我们能够坚持32年传播延安精神不断线的根源所在。”

  一次延安行

  一生延安情

  “学院每次组织延安教学,只有几天时间,这是你们教学的全部吗?”

  面对网友质疑,刘政委娓娓道来:“一次延安行,一生延安情。现地教学时间有限,但精神塑造是长久的,任何教育都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随后,刘政委又详细列举了学院的一些具体教育举措,补充说:学院实现了把现地教学扩展到在院全程教育、从传播延安精神扩展到实践延安精神等“五个扩展”,并紧扣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实际,紧盯社会大众精神需求,与时俱进地赋予传统教育新的时代内涵,保证革命传统教学历久弥新。

  网友热情互动,嘉宾热忱回复,访谈渐入高潮。论坛上,一名叫“jiandan123”网友的留言引起了齐院长注意:“现在红色旅游非常火爆,你们与之相比有什么不同?”

  齐院长结合学院实际,在回帖中说:“学院的延安革命传统教学,被誉为"心灵之旅"、"励志之旅"、"铸魂之旅",是一种对精神的寻觅,更是一种规范的实践教学活动。”齐院长着重介绍说,学院有一个功能齐全的教学基地,一套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一种有效的管理保障方式等“九个一”,这是任何红色旅游无法比拟的。

  每名军人

  都有责任传播延安精神

  热烈的气氛在网络中升华,探讨的话题也越来越直接、越来越深刻。网友“东西南北兵”直言:“你们"四八"烈士那一课讲了上百次,却每次都能达到感人的效果,其中有什么奥秘?”

  多年从事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杨教授说,讲传统首先要信传统,感动人首先要感动自己,教育的成功源于延安精神给予我们的强烈情感冲击和灵魂震撼,得益于我们探索出的以真取信、以情感人、寓理于情,情理交融的“情感教学法”。

  网友“哼一首歌”在帖子中表达了个人愿望:希望有机会到西安政治学院去培训,亲身体验一次心灵之旅。

  看到留言,刘政委欣然表示:希望更多战友加入到弘扬延安精神的行列。这些年来,学院积极向全社会宣传延安精神,在新华网、中国军网开通“延安革命传统教育红色网站”,组织专家教授宣讲团,长年深入部队、社区宣讲,为160多批社会团体、地方院校组织延安革命传统教学活动提供服务,我们的宗旨就是要将延安精神进一步弘扬光大。作为新时期的军人,每个人都有责任传播延安精神。

  网友的发帖如潮水般一波接着一波,原定一个半小时的网上交流整整延长了45分钟。自始至终,嘉宾和网友们表达着同一心声:“延安精神是中华魂,只要信念在胸,延安精神就一定会在历史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