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唐山市民缅怀大地震遇难者 34年从未忘记(组图)

来源:北京晨报
2010年07月29日08:28

  纪念墙上刻着我最亲的人

  地点:唐山大地震遗址公园

  镜头一: 亲人,在这儿读你的名字

  昨日中午,记者在唐山大地震遗址公园看到,前来缅怀亲人的市民,几乎充斥了这座刚刚建好的公园的每一寸空间。十余面高约10米,长约30米的纪念墙上,刻满大地震中罹难者的名字。就在几天前,纪念墙刚刚补刻了罹难者姓名4187个。

  市民庞女士在纪念墙的B区中指出父亲的名字,“我们家10多口人,只有我跟姐姐活着。”庞女士说,一场地震,遇难的人太多了,“也许只有建纪念墙这种形式,才能更好地让亲人们记住他们。”记者注意到,有些市民因为遇难亲人较多,不得不拿着写有亲人名字的纸张,在查询台查到对应区域后再一一寻找。

  在抗震纪念墙旁边,昨日才正式开放的唐山抗震博物馆人头攒动,“由于工程还未全部竣工,这次也只开放三天。”参观者王先生说,博物馆还原了地震当时的场景,“很逼真。”

  镜头二: 签售,再现空中生命线

  在大地震遗址公园南门门口处,一位老人在现场签售,书名是《空中生命线》。虽没有任何的宣传,但仍吸引了一群人驻足。老人叫李升堂,1976年,时任唐山飞机场航行调度室主任。

  李老告诉记者,当年大地震后,“周边公路、铁路、桥梁毁坏殆尽,通讯也被切断,唐山人民陷入绝境。唐山机场果断拍板,开辟了唐山通往外界的唯一生命通道。”

  李老说,当时机场调度楼倒塌,他就和战友们用眼看、耳听、大脑分析的原始方式,连续奋战15天。“15天里总共指挥3000多架次救灾飞机安全起降,未发生任何差错,最多的一天指挥356架次飞机起降,最短起飞间隔仅为26妙,被称为‘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所有的救灾物资、药品、伤员全部依靠这唯一的生命通道运进运出。”

  2006年,李升堂被评为“感动唐山10大新闻人物”。“因为我熟悉这段历史,所以将其记录下来,留给后人缅怀。”李升堂说。

  真实的大地震比电影更残酷

  地点:唐山新华电影院

  昨日中午,在唐山市新华电影院门前,等着观看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市民,已经排起了长队。当日该影片的放映密度已经饱和。

  在放映厅内,记者发现,观众中有大部分是中老年人。放映过程中,每次出现唐山方言对白时,都会引来观众们的认同;每出现一次唐山人熟悉的标志性建筑,都会从观众席中发出一阵小“骚动”。

  带着孙子来看电影的王女士说,除了这次,她从没进过电影院,“地震那年我21岁,一个弟弟在地震中遇难,我感觉电影中的场景接近现实,只是真实的地震持续过程,没电影那么长,但却比电影更残酷。”

  一位当年亲历地震的单先生说,他也是平生第一次进电影院,“今天进到这里,不为看电影,而是重温那份难忘的记忆。”说话间,单先生擦了一下泪眼……

  晨报唐山专电 特派记者 岳亦雷 张永生

  经历过苦难才懂得“惜福”

  没有因地震掉过一滴泪

  讲述人:张润芳 74岁

  1976年,张润芳的爱人在临县的铁路上工作,不常在家,大儿子在唐山部队上当兵。40岁的张润芳带着二女儿和小儿子住在唐山遵化县的乡下。7月27日晚上,两个孩子睡下后,听见外面开始打雷,张润芳出去把晾在院子里的衣服和床单收进了屋,随后也睡了。半夜时分,一阵强烈的晃动将张润芳惊醒,与此同时,床边柜子上的花瓶、墙上的相框都掉在了地上。刹那间,张润芳意识到,地震了。

  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抱着睡在身边的小儿子跑出屋。而剧烈的晃动,让她根本无法起身,只好尽力把孩子拽到自己身边,护在身下。由于女儿睡在隔壁房间,张润芳大声叫女儿的名字,还没听见回答,房子就轰然倒塌了。

  剧烈的摇晃过后,张润芳扒开自己和儿子身上的砖头泥块,从废墟中爬出来,也把女儿拉了出来,一家人安然无恙。“那时候我一滴眼泪也没掉,没工夫也没精力。”两个孩子的吃喝,家里防震棚的搭建,都要靠张润芳一个人操持。孩子的爸爸在地震后的第五天,才心急火燎地赶回家。“他爸进村前都不知道我们娘仨是死是活。”在看到家人无恙后,张润芳的男人扔下一卷单位发的油毡,急急忙忙又回了单位。“不怪他,他在铁路上工作,那时候最需要人了。”张润芳从没因为这件事说过老伴儿一个“不”字。地震后一个月,张润芳才收到大儿子捎来的口信,说自己跟着部队在救灾,让家里放心。

  现如今,身体依然硬朗的张润芳老两口,最大的希望就是抱上重孙。“苦难都是在旁观者看来严重,真正赶上了,没工夫琢磨啥叫苦难。”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张润芳,道出了自己的切身体会。

  挖破手指也没留住父亲

  讲述人:刘磊 65岁

  刘磊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唐山钢铁公司下属某分厂做宣传干事。他的老家在沈阳,是家里最小的孩子。1976年的7月,刘磊的父亲挂念“老疙瘩”,千里迢迢从沈阳来唐山,就住在唐钢的宿舍。7月28日凌晨,刘磊睡到半夜热醒了,想要到院子里凉快凉快,刚走到房门口,地震就发生了。“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就这么阴阳相隔。”时至今日,说起那时那刻,刘磊还是难以压抑自己的感情。恢复平静后,刘磊疯了似的用手挖掘身后的废墟,手指鲜血淋漓,指甲都被磨掉了。然而,当父亲被找到时,已经停止了呼吸。“那就是人间地狱,人们都疯了似的在废墟前寻找自己的家人。”当发现家人已经离开时,短暂的悲伤过后,又去帮助寻找其他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们。

  悲伤仅仅持续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刘磊就回到单位为恢复生产做准备。“工人们顾不上悲伤,从废墟上来到单位。”当时的唐钢也基本上被夷为平地,工人们把被掩埋的机器设备挖了出来,尽量修复。仅仅用了14天,唐钢就炼出了震后第一炉“志气钢”。

  地震后不久,刘磊的大哥从沈阳来到唐山,料理了父亲的后事,并将父亲的骨灰带回东北老家安葬。2006年,刘磊的儿子大学毕业后进入唐钢工作,同年,刘磊从唐钢退休,现在在家安享晚年。2008年,汶川地震后,刘磊从不多的积蓄中拿出4000元钱捐给了灾区。

  第一次直面的是汶川地震

  讲述人:刘丽 24岁

  “虽然我是唐山人,但我第一次直面地震,却是2008年的汶川。”刘丽坦言。在刘丽的记忆中,依稀记得,童年时,奶奶会在某个夏天的傍晚,在饭桌上和爸爸妈妈感叹一声“今天是28号呀。”然后饭桌上没了笑声。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丽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那场灾难以及“唐山精神”。2008年,刘丽在成都读大学,5月12日,成都市震感明显。之后的三天,刘丽和同学们都被安排在学校操场上过夜。“那时我才体会到当年的唐山人是怎样的心境。”刘丽说。直到现在,当门外楼道里有人脚步稍重,引来楼板震动时,刘丽依然感觉到心里“瞬间揪紧”。她不知道当年处在灾难中心的父母和其他唐山人,用了多长时间才摆脱了地震带来的梦魇。“可能只有真的面对过灾难,才能体会到这种平淡的幸福。”现在刘丽渐渐理解,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要惜福”。

  前天,刘丽陪父母看了《唐山大地震》,从电影院出来后,父母只轻叹了一句:“34年了,真快呀。”

  晨报记者 何欣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春蕾)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