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出现第二个赵作海●南阳预约接待服刑人员
监狱查冤
我希望在你们这个群体中,一定不要出现第二个赵作海,千万不能沉冤十余年,甘愿去做冤假错案的“替罪羊”。
——7月28日,南阳市检察院刘在贤检察长走进辖区监狱和看守所,在预约接待在押人员时说出这番话。
□今报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邱文炳/文图
“我希望在你们这个群体中,一定不要出现第二个赵作海,千万不能沉冤十余年,甘愿去做冤假错案的‘替罪羊’。”昨天上午,南阳市检察院刘在贤检察长说出了上述这番话,与此同时,该市13位县市区检察长也分别走进辖区监狱和看守所,预约接待在押人员。
现场:14位检察长走进监管场所
昨天上午,南阳监狱第二监区,300多名服刑人员集中在监区的篮球场内,听南阳市检察院检察长刘在贤讲述赵作海事件。主席台上,坐着南阳市检察院、南阳市司法局和南阳监狱的领导,上方悬挂着“南阳市检察长预约接待日活动启动仪式”的横幅。
启动仪式上,还特意宣读了《致服刑人员的一封公开信》,以及南阳市检察院、公安局和南阳监狱《关于对服刑人员中的冤假错案实行检察长预约接待制度的暂行规定》。
南阳市检察院的工作人员介绍,南阳市县两级检察院检察长同步在17个监管场所进行接待活动,共受理申诉人数51人,接访后检察机关决定复查6件6人,转办4件4人,其余人员通过检察长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解释后息诉。其中,市检察院直接受理申诉8件8人,决定复查4件4人,转办4件4人。
对话:希望不要出现第二个赵作海
南阳市检察院检察长刘在贤是预约接待制度的倡导者,他在接受今报记者专访时,反复强调这个制度的核心是,有可能存在冤假错案,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出现第二个赵作海。
记者:这个制度是不是南阳的首创?
刘在贤:检察长接待日早几年就有了,但预约接待在押人员,我还没有听说过。除了刑检部门严格把关外,我认为这是发现和纠正冤假错案的一个极好手段。
记者:南阳辖区监管场所有4600多名在押服刑人员,检察长事务繁忙,不可能保证亲自接见吧?
刘在贤:我们所说的检察长,是指两级检察院的检察长,还有分管审查起诉工作和分管监所检察工作的副检察长。
记者:南阳监狱在押的许多不是本地人,管辖权所限,发现问题后怎么办?
刘在贤:我们会在初步核实后转交原处理机关,商请重新处理。我们也会将发现的问题提交省检察院,请上级协调、监督处理。
记者:你在谈话中多次提到赵作海事件,这个做法是不是由于这起事件?
刘在贤:有一定关系。赵作海事件发生后,我一直在思考,我们南阳有没有类似冤假错案?怎样杜绝此类案件发生?如何畅通弱势群体的申诉渠道?服刑人员处在特殊环境中,他们的人身自由受到了限制,基本人权最容易受到侵害,要通过特殊渠道给予关注。
记者:你怎样看待赵作海事件?
刘在贤:两个方面。一是公安机关刑讯逼供所致。刑讯逼供不是新鲜词,自古流传到今,也确有个别案件是通过刑讯逼供破获的,存在这样的土壤和温床,出现赵作海冤假错案也就不难理解了。赵作海被屈打成招后,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和精神折磨,只好违心认罪。
二是司法机关独立办案没有得到落实。在赵作海案中,地方检察机关数次退卷,但遗憾的是,争议产生后,市委政法委开始出面召开联席会,以会定罪,“重在证据”就被扔到一边了。
记者:为什么冤假错案总是发生在普通老百姓身上?
刘在贤:这些人无权、无势、无见识,他们最淳朴、最厚实、最善良,但也是最胆小的人,容易成为冤案的“替罪羊”。最让人恐惧的是,完全被冤枉的赵作海,服刑期间居然没有动过上诉的念头!严酷的刑讯和枉法的判决,已经让他全然绝望了,这样的绝望,绝非国家之福。
记者:南阳的做法能够避免赵作海事件发生吗?
刘在贤:能不能避免我不能肯定,但要努力避免。我希望在服刑人员这个群体中,一定不要出现第二个赵作海,千万不能沉冤十余年,甘愿去做冤假错案的“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