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2《今日观察》:
高温防护 何时不再“暂行”
入夏以来,高温的天气频频光顾。最近这些天,我国南北十多个省市一直都处在高温的笼罩当中,气温也屡创了记录,不断挑战着人身的安全,有些地方甚至也出现了工人在室外工作中暑身亡的事件。在高温的天气之下,到底该如何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基本权力?高温酷暑,究竟暴露了劳动保护的哪些冰点和盲点?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陈伟鸿和著名财经评论员向松祚、刘戈共同评论。
高温不退,挑战人身安全。热死人事件频发,暴露劳动保护软肋,高温防护如何能让悲剧不再上演?
邵明举:医院中暑病人扎堆 且多为重症患者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我们这两天接收的三十个中暑病人,大部分多是重症病人,来的时候已经出现了昏迷。这两天,明确的中暑死亡的有六个,院外死亡的五个不是很明确,考虑也和中暑有一定关系,因为原来有基础疾病,再加上高温什么的,就病情加重去世了。
刘戈:没有劳动措施的保护是意外频发的重要因素
(《今日观察》评论员)
原来我们说的“热死人了”是个形容词,但是现在它是一个沉重的陈述句。天太热了有它的不可避免性,也有它的必然性。因为首先这几天天气热是一个特征,在这样热的天气里,有很多室外工作的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在工作,《齐鲁晚报》记者在7月29号中午12点半到1点半,走访了很多的建筑工地,很多工人都在工作,有的工地里,工人旁边会有一个放着盐水的可乐瓶子,这是包工头给工人补充盐水的。但在更多的地方,连这样的保护措施都是没有的,更加就没有高温补贴或者这样一些劳动保护措施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这么高的温度,在室外劳动的这么多人怎么能不出现这种意外的事故呢?
向松祚:劳动者中暑死忙不是偶然和个体的时间 应尽快寻求妥善解决的办法
(《今日观察》评论员)
辛勤工作的劳动者中暑死亡是令人悲伤的一个事情,这看起来是偶然,是个体,实际上里面有它的必然性,而且不是个体的事件。除了济南出现的多名职工中暑死亡,新疆哈密地区在6月中旬,温度最高达到了45度,同时有几十名农民工中暑,三人不治身亡。珠海的7月2号,在中午的一个小时里,在一个工厂里就连续有四起非常严重的中暑的事件。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的一期工程,也是有多名农民工中暑,其中一人不治身亡。所以这不是偶然事件和个体的事件。
从时间上来看,尽管这次户外的员工中暑的事件好像又成了一个焦点,实际上在过去几年,至少十年以来,几乎每年到高温天气的时候,大家都会讨论这个事情,也都会有这种很令人悲伤的事件出现。2006年2007年都发生过职工中暑不治身亡的事件,而且除了死亡的极端例子之外,一个人中暑之后,即使没有死亡,也会有非常严重的后遗症,这些后遗症对他未来的身体健康都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而且这些户外工作的人,其中有一类是处在高温的危险下的工厂工人,比如说珠三角,长三角的打工仔打工妹们,他们的居住条件非常地狭窄,车间温度也非常高。为什么我们讨论这么多年,还会每年都出现这样的事件,而且至今也没有一个非常妥善的解决办法,而我们怎么能够把这种事件归结为是一个偶然和个体的事件。
罗云:高温作业相关的分级作业标准已经不适应现在发展形势的要求 需要及时作出调整
(全国总工会劳动保护专家顾问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高温作业属于职业病监管的范畴,我国最大的法律就是职业病防治法。现在的职业病防治法的执法主体有待完善修改:第一,就是哪个部门来监管;第二,就是国务院或者相关部门,比如说卫生部门,安监部门的一些配套的相关条例应相应地完善;第三,就是技术规范标准层面,比如说高温作业,因为在法律上不会专门对高温作业立法,因为职业病的问题,比如第一位的是粉尘,第二位的是中毒,那么高温作业的影响,相对于那些种类还算是小类别,但是在大法上是涉及到高温作业的这一方面,但是在技术规范标准上,比如说高温作业相关的分级作业的标准,基本上也都是80年代90年代的,是不是有的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发展形势的要求,是不是要及时作出调整?比如现在高温作业的任何一个规范标准,都没有强制说哪一个达到什么样的环境温度就应该停止作业。
刘戈:这类法律法规的关键是在于它有没有被执行
(《今日观察》评论员)
现在各个地方都开始有措施,但这方面法规也比较少。在7月初的时候,济南市建委就发布了一个通知,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比如说30度以上,中午的12点到2点半是要停工的,35度以上的时候,中午的11点到下午的3点是要停工的,到了37度以上的时候,上午的10点到下午的4点钟是不能工作的。但《齐鲁晚报》记者走访发现,大家都没有遵循这样的一种规定,所以建委的人也很委屈地表示,我们也没有办法,因为我们如果去干涉人家,人家会问,要是耽误了我们的工期,谁来负责?这是因为这样的一个政策没有强制性。
2007年,针对中暑事件的不断发生,卫生部和其他四部委发布了一个防暑降温的通知,在这个通知里就非常明确了,用人单位,就是你的雇主,在高温的时候,应该做什么,包括前面有预警的方案,同时在高温之前的话,要为员工做体检,而且要有高温时候的防范措施,并且在温度非常高的那一段时期是不能工作的。这也就是说,这些法律法规不再是有没有的问题,关键是它有没有被执行的问题。
向松祚:缺乏人文关怀 企业为此所付出的成本为零
(《今日观察》评论员)
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规定,国家也有相关的规定,为什么就不执行?更根本的就是我们没有一个惩罚的机制。为什么这些企业会赶工期,因为企业对此所付出的成本几乎是零。很多地方为什么会频繁出现这种事情,因为他们所送的水都不够,也没有药品,也没有这个遮凉的地方,更没有严格地执行停工的规定,要让员工休息的规定,也没有这个紧急救助的措施,员工中暑以后,很多都是被耽误了。从这些事情里我们能看到,首先是缺乏人文关怀;第二,我们应该负责的人,应该为职工负责的这些企业管理者,他们没有成本。
防暑降温,各出奇招,劳动保护如何与时俱进?
刘戈:我们改变不了极端的高温天气 但可以改变我们的思路、做法以及观念
(《今日观察》评论员)
这种极端的高温天气,我们改变不了,但可以改变一下我们的思路和做法。广东省的一位人大代表在前不久提出,把热死人的事情当成一个安全事故,这样就可以用安全事故的这些条例来问责了,我们就有章可循了,这些规章制度就可以落实下去。另外,其实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得非常明确,中暑是属于工伤,是属于职业病的,这是可以鉴定,可以认定的。所以,对于劳动者自己,对于用人单位,两者都必须明确知道这一点,并且我们要广泛传播这一点,这样可能就会有一些改变。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变我们的观念。在1995年的时候,美国芝加哥的夏天非常热,有700多个人就是被热死了,当时,有一位社会学家就写了一本书,在这本书里提出来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从前我们都把天热热浪当成一个日常现象,但它实际上是一个社会灾难,如果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社会灾难的话,我们整个的政府,我们的企业,我们每一个人就会有我们自己的预警机制,而且就能比较好的对付它。
向松祚:必须要加强惩罚性的措施 相关规定的执行才会落到实处
(《今日观察》评论员)
其实有过高温工作经历的每个人都会知道,如果分析一下最近发生的这些中暑,甚至死亡的这些案件,如果企业的管理者,或者是工程的负责人,或者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注意一些简单的细节之后,基本上所有这些灾难性的事件,这些悲伤性的事件都可以避免发生。比如说及时地给劳动者提供凉水,提供凉茶。第二,提供一些必用的药品。第三,在周边设一些遮阴棚,让他们轮流地休息。
以上说的这些细节基本上都被忽视掉了,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多数在高温天气下工作的人,可以说都是弱势群体,都是打工仔打工妹,很多都是从农村刚刚到工地上去的,他们对自己的权利没有什么太多的认识。另外,我还想强调我们要加强对这个法律的严肃性的重视,比如说企业或者工程建筑项目的负责人,如果出现这种事情,就一定要高额赔偿,比如在2007年,美国一个农场里的妇女,其实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就是八个小时不到,但当时确实就是死掉了,被诊断是因为中暑死亡,农场主赔了26万美元,而且在美国,如果出现这种事件以后,你甚至可以索要更高的赔偿。所以要使得我们这些企业这些部门有这根弦,要让他们记住,他们牺牲的是劳动者身体的代价,最终他们要付出比这更高的代价,如果他们有这个意识以后,就会非常严肃地去贯彻执行这些相关的规定。
刘戈:对人的尊重、关注人的安全和工程的质量才是最重要的
(《今日观察》评论员)
在过去的30年里,我们一直太多的强调速度和效率,在今天的这个时候更多的应该强调对人的尊重,关注人的安全和工程的质量才是最重要的。
向松祚:应更多地关注如何解决民生问题
(《今日观察》评论员)
其实解决民生问题,中国的领导人,中国的各级官员,他们探讨了很多有效的办法,比如以前我们解决出租车的问题,解决公交车的问题,解决上班拥堵的问题等等。
(《今日观察》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2:25-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