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传 |
风声 |
杜拉拉升职记 |
手机 |
现状:影视“套拍”蔚然成风
电影《唐山大地震》票房轻松突破5亿,剧本原著《余震》作者张翎近日向媒体证实,华谊兄弟已着手将其拍成电视剧。无独有偶,张艺谋正率领剧组、顶着烈日赶拍《山楂树之恋》,刚放出新闻说它将于9月公映,这边厢,即将开拍的电视剧版却因开拍前的换角风波,让媒体娱乐版好一阵热闹。
《杜拉拉升职记》被认为是最成功的套拍案例。小说《杜拉拉升职记》2007年出版后,旋即掀起职场“杜拉拉热”,2008年底,《杜拉拉》续集出版再次推波助澜。2009年6月,徐静蕾执导的同名电影开拍,这部投资2000多万元的电影在上映前便靠广告收回过半成本,最终的电影票房更是轻松过亿。眼下,电视剧版的《杜拉拉升职记》在各大卫视的第一轮播出中已落下了帷幕。
在这几年的影视圈,套拍越来越成为一种风潮:热播电视剧《潜伏》、《奋斗》、《武林外传》、《士兵突击》将登陆大银幕;热门电影《神话》、《手机》、《风声》相继改拍成电视剧,《建国大业》也正筹拍电视剧版……同一题材拍了电影再拍电视剧,还排练成话剧,有人戏谑,被“蒸”过了,再用“水煮”一下,最后又拿去“红烧”。影视剧制作方缘何如此钟爱观众烂熟的题材?观众愿意为同一题材多次买单吗?
困惑:改编是忠实原著还是再创造
在眼下的影视套拍中,不乏电影电视集体完胜者。2005年电影版《手机》横扫影院,获得口碑又得票房。而今年5月推出的电视剧版《手机》,凭借着陈道明和王志文两大影帝和扎实的剧本,又赢得满堂彩。 导演沈严介绍,电视剧版《手机》只是套用了电影的人物关系,整个故事和关注的焦点完全不一样。在电影《手机》中,严守一的农村老家和家里的亲戚均是一笔带过,而电视剧《手机》则采取了城市、乡村两条主线的叙事结构,电视剧展现了更广阔的当代生活图景。
但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红极一时的网络小说《和空姐同居的日子》,无论是电影版还是电视剧版,都乏善可陈,电视剧版并未因当红女星姚晨和她老公的加盟获得观众“好脸色”,网上“拍砖”声一片。虽然电影版为赚眼球把名字改成《恋爱前规则》,票房仍无起色。
在影视剧套拍中,是要尽可能忠诚于原著,还是在原有故事和人物框架中不断创新,是争论的焦点。
《山楂树之恋》原著作者艾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遗憾地表示,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版,剧本改编上的“忠实度都把握得不好”, 她说,“假如不能做到尽可能忠实原著,不如找人创作一个新剧本。”
但编剧朱苏进对此持不同意见,“一种最好未必能转化为另一种最好,实际上,优秀改编就是创造。”他以《红楼梦》为例,“它已被无数次改编成影视,但每次改编都是从它的丰富中取饮一瓢,比如把那个难言的梦改编成宝黛爱情故事。其实我们都捞不出水里的月亮,因为它天然抗拒。”
更多观众认为,在改编和原著之间找到完美的临界点,是影视套拍成功的关键所在。在央视八套刚落下帷幕的电视剧《茶馆》,从一个1.8万字的三幕话剧拓展至一部39集的电视剧,被许多观众称为名著改编剧的“榜样之作”,编剧确保了原著的“魂”。就连老舍之女舒济也认为:“电视剧《茶馆》‘京味’拿捏得恰到好处,剧本改编得合情合理。”
“我觉得《茶馆》剧本是大米,电视剧是米饭,要把大米做成米饭就得注水,但是水多了就成粥了,少了就夹生,得正好儿才行。现在,电视剧《茶馆》没让人大骂,大伙儿都接受,我就松了口气,我没有糟蹋《茶馆》原著,对得起老舍先生。”该剧编剧杨国强说。
原因:原创力匮乏,投资商为利益驱动
那么,导演们为何热衷于改编同一题材,而不去挖掘新的剧本呢?
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表示,影视剧套拍是一种互相借力,如果原来是电影,那么电视剧会完成创作者在篇幅短小的电影中无法表达的创作意图;如果原来是电视剧,则热门剧的高人气会带动电影的票房,为电影投资者的巨额资金先增加了一层保险。
而在宣传上互相借势,也是套拍成风的重要原因。业内人士分析,套拍其实在宣传上起到1+1+1大于3的效果。国内近两年套拍的影视剧一般都是电影打响头炮,后来者借光,如《风声》刚从院线下线,之前巡演寂静无声的话剧版立即水涨船高,在几乎没有什么宣传的情况下就获得很多关注。
有如此捷径,投资商们当然不会愿意冒风险去投资新剧本,拍摄现成的老题材,既能借力又能借势,从筹备到播出全过程时间短,有利于实现利益最大化。
但不容回避的是,套拍成风的另一个现实原因是,中国剧本的原创力匮乏,国内电视剧市场正面临着“故事荒”。
中国不乏编剧,但优秀的剧本在哪里?近年来,很多导演抱怨好剧本太难找。国内编剧对此也很“纠结”。在国外,电视剧制作以编剧为中心,编剧无论是地位还是收益,都处于上等水平。而中国的编剧,尤其是资历尚浅的编剧,只有当枪手的机会。现供职于北京某杂志的高小姐告诉记者,她大学主攻编剧,毕业后虽然身在杂志社,但私底下一直在进行剧本创作,“有两个还成了热播剧,那是我的作品,但播出时找不到我的名字,我只是枪手,拿很少的工钱。”如此待遇, 令大部分没有成名的编剧失去了对这个职业的忠诚度。
如今影视剧套拍虽然红红火火,但也有专家感到忧虑,认为大量的翻拍、套拍,久而久之容易助长创作者的惰性,扼杀创新动力,难以形成影视剧创作生产的良性循环。
本报记者 朱秀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