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男女老幼,都加入到救援的队伍中。图为一男孩费力地用铁镐挖出心爱的教科书。
昨日,一名受灾居民正在清理被毁的家园。
昨日,舟曲县城居民方凤菊从被冲毁的房屋里取出可用的物品。
坚强舟曲
昨日,月圆村废墟上,冯青林拿着铁锹与消防战士一起在废墟中挖掘,身上的警服,还是那天晚上值班时穿的衣服———和所有人一样,他4天4夜没洗澡了,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
其实,他想换也没得换,泥石流冲进了他在公安局宿舍楼的家,除了这套衣服和老婆,他一夜间变得一无所有,连最宝贝的女儿也离她而去。
舟曲县民警冯青林
刚葬完女儿他就去救人
8月7日晚上,舟曲县城上空电闪雷鸣。11时许,正在一楼值班的冯青林听到远方隆隆巨响时,公安局院子已经变成一个泥池,瞬间涌进的大量泥石流,淹到了他齐胸处。
此时,马路对面工商局,一男子爬到马路边,下半身泡在泥中,脑袋倚靠着墙,大喊救命。
同事找到一段绳子,拴在冯青林腰间,他试图从二楼窗户下到泥石流中,营救被困男子。
下到泥浆中的冯青林,因淤积的泥石流太深,绳子不够长,第一次未能成功。他急中生智,将搜寻到的所有绳索连接在一起,绑上一块木板,扔向被困男子,硬是靠着双手,将该男子拽到了派出所。
这时,冯青林才意识到应该回家看看,但脚下已成一条泥河,他只能一遍遍拨打妻子的手机,电话那头却一直是“无法接通”。
第二天上午,冯青林赶回位于北街的家,公安局家属院一楼的家已完全被泥石流淹没,“好像从没有存在过一样”。
接下来一天,这个坚强的男人开始寻找妻子和女儿,手刨出了血,衣服被泥水湿透,他一分钟也没有停。
第二天上午10时许,女儿被挖了出来,但却再也不能叫他爸爸。
当时,女儿被泥流甩进卧室角落,泥浆没到了她脖颈位置。一开始她还能呼吸,但泥浆越涨越高———挖出来时,女儿脸上就和平时睡着了一样。
让人想不到的是,简单料理完女儿后事,冯青林又主动加入到救灾一线参与救援。
“只有一直忙着,才能没有时间想女儿”,他说,自己的经历,让他非常理解遇难者家属的感受,“我还活着,就该去帮他们”。
舟曲县公安局副局长赵平生告诉南方日报记者,这次灾难中,舟曲县公安局已确认有2位民警遇难,还有12位民警失踪,“但幸免于难的民警顾不上寻找、照顾自己的亲人,全部奋战在救灾一线”。
月圆村村民何金洪
还有这么多活人没时间再哭
月圆村———这片最惨烈的灾地,7号晚上的泥浆到达的第一站。瞬间,这个村庄夷为平地,被大量泥石掩埋。
仍然松软的泥土下,可能是一座房子,可能是一个家庭,无数人生在那个晚间被凝固。这里弥漫由悲伤、绝望和希望混杂而成的气场。
过去的5天,亲人们守着这个遭受灭顶之灾的村庄,望眼欲穿地瞅着废墟,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全村700多人几乎都没了,我全家11口人,只剩下我和小儿子。”34岁的月圆村村委会主任何新朝,如今还受伤住院接受治疗。
200多户人家全部被泥石流吞没,除边侧可辨认位置的几户人家开始挖掘外,其余绝大多数房屋连同他们的主人,还有无数的悲欢离合,可能将永远静没在宽约150米、长约500米、深约5米深的泥浆团之中。
一些月圆村在外工作、上学的人纷纷赶回来,寻找亲人。在陇南扬名中学读书的赵亮,打母亲电话时,一直是“无法接通”。
他安慰自己,可能是粗心的母亲又将手机弄丢了。8月9日,赶回舟曲看见这座“泥城”后,他流着泪守候在被泥石流吞没的家附近。看着这个哭得像泪人的男孩,邻居们侧过头抹泪,他们已经不再相信奇迹。眼泪为他而流,更为自己而流。
27岁的月圆村民何金洪,父母和姐姐一夜之间都没了,房子也没了,“这个世上只剩我一个人”。
“哭的人都是能找到尸体的,我想哭,都不知道对着谁哭”,泥石流将他家房子推移了30多米,这是他打工攒钱给父母盖的养老房,现在站在泥土上,他连位置都找不到。
“都死光了”,何金洪说,月圆村里姓何的有40户,现在只剩下4户。
但看见更多失去儿女的老人,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任务很艰巨。上午,他下到泥潭,帮村民找尸体;下午,他上山搭帐篷,去救灾点领大家一天的口粮。“不是不敢相信,是必须面对”,他说,“活人还要吃喝拉撒,这么多乡亲,我没时间再哭”。
和他一起奔波的,还有一个叫张红红的老乡。事发那天晚上,他正在田里,“10米多的泥浪打过来”,张红红赶紧爬上一棵树,倒了;再上一棵,又倒了;直到第三棵,他才找到躲避场所。
在树上呆了10个小时,他成为月圆村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但儿子没了,他哭过,揪过自己的头发,但几天后还是打起精神,忙上忙下,“让活人好好地活着”。
幸存者说
活下来的人,会更坚强更团结
“我们活下来的人,会更坚强,更团结!”如今,月圆村的幸存者住在了一起,劫后余生的共同经历,使大家心手相连。
10日下午,记者到达月圆村时,走进一户人家。房子的墙壁上写有“5•12”地震房屋修缮的字样,在大地震中存留下来的房子再次逃过了劫难。房子的男主人告诉记者:“能够活下来就更应该好好生活,以后我会在自己的家里看到新建的更美的月圆村。”
舟曲的百姓淳朴而善良,大批志愿者在一夜之间涌了出来,他们共同的标志是缠在手臂上的红丝带,在救援地、在安置点、在物资发放处,处处可见他们的美丽身影。同样在10日,县政府大楼房的一家超市悄然重张,里面的顾客熙熙攘攘,店主打出的标语是“保证商品质量,稳定市场价格”。
灾难总会过去。泥石流发生仅仅3天后,一家小店的重新开业似乎预示着舟曲重建新生活即将拉开序幕。
我们相信,舟曲不会让努力寻找它的美丽的人们等得太久。
救援前线
应急供水中断后恢复
甘肃省政府新闻办12日下午通报,受11日夜降雨影响中断的舟曲灾区应急供水已经恢复。
11日夜,舟曲县普降大雨,上游洪水进入白龙江,导致江水泥沙含量骤然增大,浊度指标远远超过应急净化系统进水要求,致使应急供水保障车无法正常出水。
12日上午,城建抢修人员立即组织将应急供水保障车转移至白龙江上游,距县城1.5公里锁儿头水电站处重新安装取水,14时40分重新恢复供水,由拉水车辆运至县城各供水点。
甘肃省已安排兰州市威立雅水务公司紧急制作泥沙预沉池1座,并配备混凝剂、消毒剂、阀门配件等,尽快运往灾区,解决突发降雨影响浊度问题。为了解决舟曲城区居民和救灾人员的日常用水,甘肃水利部门已从罗家峪水源接入临时供水管至县城医院,沿途布置20个临时供水点。
甘肃省公安厅副厅长李宗峰
灾区无一例失盗案件尚有53具遗体无人领
甘肃省公安厅副厅长李宗峰昨日表示,截至目前,甘肃省共投入警力1500余名,报请公安部调派省外驰援警力600余名,共抢救生还者77名,搬运遇难人员遗体104具,勘验登记无人认领遗体53具。
据介绍,目前,灾区社会治安良好,无一例物资失盗案件。当地公安部门,针对泥石流冲击区域紧邻县看守所,气象预报近日又有强降雨、可能威胁在押人员生命人身安全的隐患,已于昨天冒雨对县看守所全体在押人员安全实施了转押。
9处灾害隐患点威胁9千人安全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国华12日晚召开新闻发布会称,舟曲灾区未来可能发生的强降雨有再次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风险,当地政府为此已制定应对预案。
张国华介绍,具体隐患点有:锁儿头滑坡威胁锁儿头村295户1478人;寨子沟泥石流威胁沟口居住的锁儿头村185户920人;硝水沟泥石流威胁沟口上居住的锁儿头村858户4290人。龙庙沟滑坡、泥石流灾害威胁三眼峪村118户590人生命财产安全;南峪沟泥石流威胁沟口南峪乡中学及两侧村民,威胁人口1675人;南山滑坡不稳定斜坡威胁下部10户50人生命财产安全,龙江新村不稳定斜坡威胁4人生命财产安全;还有数百人的救援人员和群众。9处灾害隐患点共威胁人员达9000多人,财产5000余万元。
数字
8月8日上午10时20分,舟曲县人民医院的产房里传出一声婴儿的哭啼声,这名叫尚泽轩的男婴是舟曲泥石流灾害后降临的第一个生命。据介绍,8月8日至今,已有4名婴儿诞生。
8月9日开始,舟曲县烤饼店老板马学忠用库存的一点面粉制作烤饼,免费发放给舟曲泥石流灾害救援人员,目前已发放了2000多个烤饼。
甘肃舟曲县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邮政通道随之中断。8月11日,在各方努力下,积压了
5天的70多份高考录取通知书被陆续送出。
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安排11家印刷厂昼夜加班印制课本和教辅读物。目前,已印完4种教材,共计16000册。
恸•记
哀城中的坚强
灾后第7天,舟曲变成一座安静的哀城,安静得只有四面凄厉的哭声。我捂住耳朵,仍挡不住,哭声和一个个悲惨的故事一起笼罩着我。
第一天,跟着进城寻亲的刘长保,我走了近20里路。看见尸体,我一路走一路流泪。
昨天,和村民一起坐在棺材上,陪着他聊灾难怎么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几天期间,我经历了一个蜕变,我时刻被灾区人民的坚强感染。
昨天,何周林老婆和孩子的尸体,从废墟中挖了出来。他也是月圆村村民,事发当晚,他在外地打工。连夜赶回家时,迎接他的只有一串冰冷的数字:一大家子17人,只有2人幸存。
从旁边的泥流里,他舀起一盆水,一捧捧擦洗亲人的身体。黄色的泥水,将尸体越洗越脏,他没有留意到。抱起才3个月大的儿子后脑勺时,他终于控制不住,“儿子,爸爸想你!”
这一声,此刻冲破云霄。
在他旁边,是一大一小两口棺材,还没来得及刷油漆。哭过之后,他抱着妻儿入敛,公鸡他准备好了———按照当地的习俗,这只公鸡能带着死人的灵魂去到新的地方,不再眷恋过去。
无数个这样的故事感动着我:
袁雅,女,20岁,舟曲县北关村人。在泥石流灾害中家中3人遇难,她强忍悲痛从8号开始义务送水送食物,直至晕倒,目前袁雅在医院接受治疗。
薛木生,男,60岁,舟曲县月圆村人。老来得子,却老年丧子。儿子和媳妇的尸体他没找到,只能用手刨出几件衣服,“这样也能葬座坟,让他俩有个归宿”。
接受过我采访的杨秋菊曾说,灾难第一天,根本没缓过神;第二天,躲在家里,什么也不想吃,什么也不敢想。第三天,她才敢第一次走上街。但听到堰塞湖传来的爆破声,她就以为是再一次山洪爆发,立即往外跑。但是,当恐惧被克服后,她和其他舟曲人一样,迸发出让人难以想象的坚强。
现在,他们也许还要预演撤退路径;有时还夜不能寐,时刻担心着可能的下一次泥石流。但从和他们的接触当中,我能感觉出他们已经向前看。
“这里不能住了吧?”15岁的段和政问我,却自己得出了答案,“不能住也要住,这里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