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天气 > 中国多地遭暴雨洪水袭击 > 甘肃舟曲泥石流 > 最新动态

兰州地质灾害隐患调查:883处隐患威胁66.7万人

来源:每日甘肃网
2010年08月20日11:12

  多次血的教训让兰州市民对“地质灾害”这个名词并不陌生。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再一次触动了兰州地质状况的敏感神经。作为全国受地质灾害威胁最严重的省会城市,兰州地质灾害的隐患如何?已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治理当中存在哪些困难?就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近日在随兰州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的全市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大排查中,采访了有关地质专家和国土部门的相关负责人。

  大洪沟两侧山体被无序开发、大砂沟被违法建设“蚕食”、阻塞,安宁的深沟内几处采砂厂正在肆意开采,寺儿沟里建满了民房,黄峪沟内倒满了垃圾,伏龙坪上的危房依旧在山崖边等待搬迁……眼前的一幕幕就是近日兰州地质灾害大排查中的一个个场景。排查中随行专家断言,如果出现极端天气,泥石流或席卷而来,伏龙坪或出现滑坡,大洪沟和大砂沟内或形成“堰塞湖”……

  截至2009年底,兰州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883处,威胁66.7万人,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和人口稠密区。“去年来自国内的地质专家和科学院院士在走访了兰州市周边区域后断言:‘兰州是全国省会城市当中受地质灾害威胁最严重的城市,如不加以有效防治,兰州可能发生重大地质灾害并非是一句妄言。’”兰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丁祖全对专家们的话记忆犹新。

  滑坡灾害 逐年增多

  经过多年对兰州市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调查,甘肃省地矿局副总工程师郭树清发现频袭兰州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坍滑三种,其中尤以滑坡为甚。

  专家的话确实并非虚言,也许九州的居民还没有忘记发生在身边的地质灾害。2008年3月14日,九州亨达小区发生山体滑坡,造成1人死亡;2009年5月16日,九州开发区石峡口发生山体滑坡,致使石峡口小区4号楼住户7死1伤;2009年8月11日,公安警犬基地发生山体滑坡,由于事先采取了应急避险监测措施,未造成人员财产损失;2009年8月15日,王保保城发生滑坡,滑体压埋居民房屋多间;2009年8月19日,青白石盐石公路发生滑坡,造成盐石公路被掩埋,道路中断;9月14日小达子坪再次发生山体滑坡,导致3人遇难。

  除了滑坡塌方之外,今年5月28日七里河小金沟暴发了泥石流,泥石流冲入部分居民家中,所幸泥石流规模不大,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正在沟内施工的一工程队的挖掘机和装载机均被泥石流卷走毁坏,损失70万元。而发生于1966年的一场特大灾害因其破坏强度过于“罕见”,被录入《兰州市志第七卷市政建设志》之中,“8月8日,大砂沟暴雨引发稀性泥石流,冲毁盐场堡至大砂沟一带房屋766间,死伤134人”。

  王得楷,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他曾“亲眼目睹”1997年夏秋季节发生在皋兰山大洪沟的一场泥石流的全过程。“大雨挟裹着泥沙,从皋兰山的一条天然沟一泻而下。山下一洗沙场的12间平房瞬间消失,泥石流来势汹涌,我们在场的人根本无计可施。”

  也许许多兰州人都不相信兰州还会有泥石流发生。“我感觉兰州比较干旱,不会发生大型泥石流或洪水。”市民刘先生的话很具有代表性。有资料表明,在兰州历史上,曾有过4小时降雨150毫米、10分钟最大降雨量19毫米、每小时降雨52毫米的记录。属温带干旱气候的兰州虽然降水较少,但降雨强度大,历时短,局地性暴雨多。“平时大家麻痹大意,甚至在沟内采砂、建违章建筑、堆积垃圾,却不知这是在给泥石流灾害准备物质条件,突发的强降水很容易引发山洪,而沟里的这些物质与洪水就形成了泥石流,如果仅仅是洪水城市的排洪功能还能起作用,一旦形成泥石流就会阻塞洪道漫上街道摧毁房屋。”王得楷说。

  地形复杂 隐患重重

  从大环境讲,兰州的地质环境比较脆弱,高密度的人口居住,两山夹一河的狭长地形,造成了兰州成为地质灾害的高发区和易发区。翻开“兰州地质灾害防治图”,“红色”的隐患区域沿南北两山山根包围着人口密集的城市,令人瞠目。

  从兰州南部山区自东向西看,依次为皋兰山滑坡群、烂泥沟—老狼沟泥石流群、伏龙坪地质灾害隐患区、华林坪地质灾害隐患区、彭家坪—崔家崖地质灾害隐患区、回回沟—黄峪沟泥石流、洪水沟—寺儿沟泥石流灾害隐患区,以及扎马台区域。北部山区重点治理区域有九州开发区、庙滩子—五一山、白塔山—徐家湾等地质灾害隐患区和安宁深沟—大青沟、海石湾北山等泥石流灾害隐患区。“兰州地质灾害的内因是复杂的地质构造、特殊的岩性、不利的地形地貌,而外因则是人类活动所致,可用土地虽有限,但向山要地、向沟抢地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势必会引发越来越多的地质灾害。”郭树清说。

  据介绍,兰州市地处我国昆仑山—秦岭构造带和黄土高原西部,形成了一系列北西走向的压扭性大断裂以及复杂的次一级断裂。兰州还坐落在黄河谷地,周围群山环绕,也为地质灾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天灾人祸”成为诱因

  兰州频遭地质灾害袭击,既有“天灾”的原因,也是“人祸”的结果。

  由于兰州分布于串珠状黄河谷地中,受南北两山地形的限制,开阔平坦的河谷地带已成为人口密集区,建筑密度远大于国内同类城市。“解放初兰州仅有17万人,而第一版城市规划时人口规模也只有50万人,现在仅中心城区人口就达220万人,可以说人口的增加给环境的压力太大了。兰州在历史上也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但那时候危险区域没人住,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就小,现在洪道边、山崖下,高坪上到处都住满了人,一旦发生地质灾害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兰州市国土资源局矿产处副处长刘武这样说。

  据介绍,随着人口的膨胀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兰州山前坡下存在着普遍的切割坡脚、占地盖房现象,人为创造数米乃至10米高的黄土陡坎,严重破坏了斜坡的天然稳定性,随时威胁着坎下、坎上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一遇较强降雨或震动,就会出现突发性的地质灾害。

  同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合理开采阶地砾石和沙料使兰州地区Ⅲ级以上阶地卵石层在黄河两岸一些地区有所出露,导致上覆坡体悬空,增加了形成崩塌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另外,随着人口增加,城市生活用水量大增,像白塔山、华林坪、兰工坪、伏龙坪、桃树坪、望桓坪、和平台、叶家台等台地边缘人口密集、生活用水量大,但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生活用水处于漫流状态,长期渗入水敏性和湿陷性极强的黄土中,使坡体或地基软化,引起房屋开裂及黄土斜坡的稳定性逐渐恶化。

  兰州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属于典型的半干旱地区。有专家认为:“大量的不合理灌溉也是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气候干旱,兰州南北两山的绿化工程及阶地开发,每年需要大量的人工灌溉,但却增大了斜坡土体的含水量,出现了局部的塌陷和滑塌,特别是大水漫灌造成局部冲刷严重,大量水体沿黄土垂直节理进入坡体内部,破坏了坡体原有的整体稳定性,容易引起大规模的塌滑和滑坡。

  备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兰州该如何行动?

  省地矿局副总工程师郭树清认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无非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搬迁避让,其次是工程治理,在没条件进行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的情况下只能“监测预警”群策群防。

  但是要“治”就必须花钱,兰州又如何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呢?为此记者专访了兰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丁祖全。作为地质灾害治理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他给兰州治理地质灾害开出了五个“药方”。

  “药方”1 政府部门加大投入

  记者:地质灾害防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据了解,治理好兰州的地质灾害需要几十亿的投资,这笔资金从哪里来?

  丁祖全:首先是申请国家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支持。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民生工程,既然是造福一方的民生工程,首先政府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

  2008年以前,兰州市每年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专项资金仅有200万元。2009年兰州市财政预算支出达到了3000万元。同时从各种渠道向国家争取专项资金2500万元。在财政支持下,2009年包括九州石峡口治理等多处工程已经展开。政府财政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倾斜,说明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此问题已引起了高度重视。

  “药方”2 鼓励社会参与治理

  记者:以南山路修建为契机,前不久南山路红山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启动,这是否是解决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困难的一种新思路?

  丁祖全:今年7月,兰州市国土资源局以南山路修建为契机,将工程治理和灾害防治区域群众搬迁避让相结合,实施红山根四村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该项目位于红山根四村南侧山体,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可搬迁安置南山路桃树坪至伏龙坪滑坡威胁区域群众2628户。探索出了兰州城市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相结合的新路子。

  2009年,除了政府财政支出外,从社会各个方面参与,结合工程项目建设,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投资已超过1亿元。如:兰州城投公司孙家台经济适用房项目在边坡治理方面就投入了2000万元。

  “药方”3 今后先治理后建设

  记者:九州开发区是兰州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如何杜绝在开发建设中发生新的滑坡悲剧?

  丁祖全:作为地质灾害频发的九州开发区,自2009年5月16日九州开发区石峡口发生山体滑坡,致使石峡口小区4号楼住户七死一伤重大地质灾害事故后,区内的项目从规划审批环节便增加了“地质灾害防治”一环。以前九州开发区建设的原则是“先发展、后建设、后治理”,现在我们采取先治理、后建设;边治理边建设,从而在源头上把好地质灾害防治关。

  “药方”4 通过市场化运作治理

  记者:地质灾害防治是公益性事业,在政府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如何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来参与到地质灾害的防治当中?

  丁祖全:目前我们的政策是“谁治理、谁受益”。如庙滩子整体打包项目,该项目就包括对庙滩子地质灾害多发区朝阳村、王保保城等处进行地质灾害治理。下一步兰州市将对东李家湾同样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进行治理。这样利用外来资本既完成旧城改造项目又实现地质灾害的防治。

  同时,按照国家相关法规,位于公路、铁路两侧的边坡治理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应由公路、铁路部门负责治理,而兰州市许多隐患点如小达子坪滑坡点、国道109沿线等多处隐患点均在公路两侧,下一步我们将这一问题向有关部门汇报,通过有效途径让公路部门也对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防治出一份力。

  “药方”5 部分区域需“群策群防”

  记者:在没有工程项目的地质灾害隐患区,又没有资金进行搬迁安置的情况下,将如何进行防治?

  丁祖全:对于既无资金进行搬迁避让,也无开发项目投资的地质灾害隐患区域,“群策群防”是惟一的避险方式。

  现在皋兰县就有90人的监测队伍,他们的脚步覆盖了全县6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守护着3000余村民的安危。相比而言,城关区的群策群防力度更大,96名专业监测员活动在伏龙坪、红山根、王保保城等城关区一些地质灾害重点监测区域。这些监测员还必须具备识别地质灾害发生前兆、指导防灾和应急处置等技能,对监测点上设置的木桩、雨量器、流速器等简易的观测装置都要定期进行观测记录。

  在继续完善地质灾害大监测预警系统的同时,城关区正在酝酿建立以社区为主体的地质灾害小监测预警系统,真正做到群策群防,提高城市居民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预警处置能力。

  如果不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兰州地质灾害防治依旧停留在“被动救灾的局面”,每年200万元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仅能雇几名监测员或安排居民进行临时避难过渡;如果不是九州石峡口一幢居民楼被山体滑坡摧毁两个单元,兰州市不会掀起“先治理后建设”的地质灾害治理新风。

  兰州彻底清除地质灾害隐患的路究竟有多远?兰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丁祖全的回答是:10年。

  “防”与“治”的尴尬需打破

  8月16日起,兰州市国土资源局邀请省内地质灾害研究专家对兰州市境内各大泥石流、滑坡、崩塌灾害重点防治区域进行拉网式大排查,所到之处大多数洪道被非法侵占,非法建筑堵塞洪道,非法砂厂破坏山体,在政府正修补九州石峡口、盐什公路小达子坪滑坡的创伤时,还有人公然毁坏防洪道、破坏山体稳定性。

  专家们认为,地质灾害“重在防,而不在治;重在先治,而不在后治”。在工程建设中,主动避开地质灾害多发区域——此乃防;无法避开,非建不可的,要对工程区周围的地质环境进行全面的勘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在灾害发生前就采取治理措施——此乃先治。

  排查过程中,专家们无不为触目惊心的现状而叹息,人为破坏地质环境的行为不及时加以制止,兰州地质灾害的防治将永远处于“被动的救灾局面”。

  国土“孤掌难鸣”局面应解决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侵占河洪道的行为主要有违章建筑、非法开采、乱倒垃圾、填沟造地、堆放材料等,而这些行为涉及到的主管部门有城建、规划、国土、防汛、环卫、执法等多部门。但目前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政府部门只有国土部门,而兰州市国土资源局下设的矿产处算是专门负责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个具体单位。由此可见,仅国土部门是无法协调全市各相关单位集中力量形成合力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的。

  “实际上河洪道被侵占的问题是市防汛办主管,我们不便发表意见。”城关区国土资源局一负责人私下对记者说。

  8月17日,根据气象部门预计,近期兰州将出现持续降雨,局部地区将有大雨,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为此,兰州市委、市政府紧急召开全市防汛指挥部扩大会议,对全市防汛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会议要求加强对主城区96条洪道的清淤工作,以提高泄洪能力,对重点地段派专人进行24小时巡查、监测。

  “不知防汛办是否知道大砂沟已几乎被填平,黄峪沟已被堵死,安宁深沟内四个采砂厂正在挖采沟坡。这些地段一有暴雨就可能引发泥石流,仅是巡查根本无法防范。”在此次大排查中一位专家忧虑地说。

  十年除患的打算不是梦

  谁来负责把侵占洪道的违法建筑拆除?又有谁来负责“叫停”非法开采企业?如何对削坡建房、堵塞沟道等行为进行事前制止和查处?各级管理部门在具体防治和应急处置工作中应担当怎样的角色,承担哪些责任?怎样建立强有力的行政执法措施?

  这些问题,在今天地质灾害“应急声”此起彼伏的现实下依然存在着,这或许也是兰州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又一个“隐患”。

  根据兰州市重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兰州市将力求通过10年的组织,对规划进行落实,做到对地质灾害的基本遏制。

  就如何实现《规划》中的理想蓝图,有关专家认为,兰州市必须尽快成立更高级别的地质灾害防治组织机构,协调城建、国土、防汛、公安、执法、环保等多部门形成合力,先从源头上制止人为破坏河洪道和破碎山体行为。另一方面加大执法力度,对造成、诱发地质灾害的相关单位、责任人进行处罚,以防为先,再按照规划加大治理力度,10年做到地质灾害的遏制或许不是梦想。  

(责任编辑:news7)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