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挟尸要价》被制作假 记者称挟尸要价确实存在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年08月21日08:53
  中广网北京8月2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25分报道,8月18日,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奖颁出,照片《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最佳新闻照片奖。此前,这幅照片已获华赛中国作品初评的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等几项大奖。第二天,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长李玉泉发文称,照片《挟尸要价》被误读,建议组委会和评委会撤销该照片的获奖资格。

  据大赛评委会称,已经对图片拍摄过程以及真实性进行了调查,并未发现任何问题。下面是中国之声记者苏铃和实习记者姚轶滨的报道。

  最初对《挟尸要价》照片发出质疑的是长江大学宣传部长李玉泉。这张照片今年8月5日第一次夺奖之后,长江大学宣传部就发出了"就张轶《挟尸要价》照片获全国摄影艺术展记录类银质奖致评委会的公开信"。而在本月18日,照片再夺摄影大奖之后,长江大学宣传部就该照片的真实性再次发出了质疑。而大赛评委、京华时报社图片总监骆永红、人民日报摄影部主任李舸均表示在对《挟尸要价》评审之前,评委会已经对图片拍摄过程以及真实性进行了调查,并未发现任何问题。李舸表示,质疑必须要有证据,要有确凿的证据。

  各方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三位英雄学生遗体的打捞过程中是否存在挟尸要价?打捞过程中,是否存在因报酬问题导致的遗体打捞的一度中断?第三,长江大学学生在岸边哭求下跪,打捞船员无动于衷这一情况是否属实?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事件的相关人士以及事件的目击者。华商报记者郝建国,也是第一位刊登《挟尸要价》照片新闻的记者,他说,捞尸体者就是铁证如山的挟尸要价者。

  郝建国:这个捞尸者本人叫王守海,他在船头就是拿一绳子把方昭的遗体绑起来以后,他当时是因为这个说好的3万6千块钱没到手,所以他在中间呢就把这个尸体横下来,挟持着这个尸体,目的是要拿到这个钱。是铁证如山的挟尸要价者。警方的调查结论是“打捞中断”,所有的大学生都可以承认一点就是,他们中间停下来等着要钱。不存在见死不救,我的文章里说的很清楚。学生把这个打捞船和当时的渔船混淆了,认为是见死不救。其实等第二批打捞船到了现场以后,3名大学生已经沉到了水里超过半个小时。

  而照片的拍摄者,原《江汉商报》摄影记者张轶在电话中说,捞尸者以学校答应的3万6千元没有全部到位为由一度罢工。

  张轶:当时到了现场之后看到捞尸者以答应的3万6没有全部到位为由罢工着,是这种情况。当时有两艘船正在打捞,王守海是属于打捞船队跟老板交涉很多的。他跟老板一直在交涉,所以他是打捞者的一个带头人,所以我当时的照片就拉了个近景,就是拍的他这个船。当时群众就是因为钱一直没到位,在岸上焦急的同学还有群众,就说你先把尸体拉来,钱马上到位。当时王守海就说我只听老板的,钱没到位。我有照片可以证明,他们当时钱没有到位的时候他们在岸上足以停留了一个小时,没有去打捞的,在船上抽烟喝矿泉水。

  记者辗转找到了在事件发生一个月后,深入实地,亲身采访了包括打捞队老板陈波、船员王守海等人的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周范才。周范才的调查认为,捞尸体的船员并未直接与学校讨价还价,谈判的人是这帮船员的老板陈波。

  周范才:根据王守海说他当时举的手势是说岸上的人赶紧推开,他们的人要靠岸了,把这个尸体放到岸上去,他不是在跟他们要加或谈判。捞一个尸体多少钱,这个是陈波在谈,他们只是说在负责捞尸体的具体过程。陈波自己也承认:要谈也是跟我谈,不是跟船上的人谈。陈波有他的一个自己说法吧,关于说有没有打捞中断这种情况。

  记者:他说的是我只好硬着头皮继续作,当时是边收钱就边在打捞,不是说没有给钱我就不打捞,这个事情不存在,没有这么回事儿。

  周范才:对,这是他说的,这是我采访稿里面他自己说的。因为我不能去评判这个事情,到底谁说的对谁说的错,我只是通过这个机会给你转述一下当时我从陈波、从王守海他们几个渔民的嘴里边问到的或者是了解到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我是把这个东西通过我转述给大家。至于这个东西是真的是假的,我不能评判。

  另据《潇湘晨报》3点46分消息,《挟尸要价》作者张轶公布了全套照片,以回应质疑。大赛另一位评委贺延光表示,他不能得出和长江大学宣传部长一样的结论,是船员要价还是老板要价,没有本质区别。至于照片发布过程中,站在船上的白衣老者名字错误,后来已经做了修正,只是细节问题,主要事实没有问题。
(责任编辑:杨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