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2《今日观察》:
国美陷入“斗争门”
从20年前一家百十平米的小电器行一举成为行业老大,国美电器在业界的影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从高调合并情同手足,到今天反目成仇对簿公堂,目前已经身陷囹圄的国美前董事局主席黄光裕和现在国美的掌门人陈晓,他们之间的董事会控制权之争可以说是愈演愈烈。在家电零售企业最大的大宅门当中,究竟在上演着怎样的纠葛?发生在国美身上的是是非非又给其他的企业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王小丫和特邀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市场营销研究中心副主任牛海鹏、著名财经评论员张鸿共同评论。
黄光裕与董事局分歧加剧,控制全局正拉开帷幕,家电巨头股权之争为何愈演愈烈?
张鸿: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今日观察》评论员)
事事无常,“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因为最初黄光裕、陈晓是对手,黄光裕创办了国美电器,陈晓在上海创办了永乐电器,但在2006年的时候,国美电器兼并了永乐电器,所以两个人开始就合作了,开始度蜜月了,而且这个蜜月看上去过得很好,黄光裕也多次高调表示,陈晓是最适合当国美总裁的人,而且民间也流传很多证据,证明双方确实是关系很好,比如两者的办公室装修的一样的豪华,用车配同款的车型等等。到了2008年,蜜月开始有裂痕了,因为黄光裕进去了,出了事以后陈晓出来救火,一开始,陈晓作为总裁一开始代理了董事局主席,后来就成为了董事局主席,代总裁。
当时因为黄光裕出事以后,国美的融资很难,资金链很紧张,这个时候陈晓引入了投资者贝恩资本,投资者进来以后确实解决了资金的难题,但在黄光裕看来就很可能是趁火打劫,因为投资者捆绑了一些条件,这些条件都和陈晓个人的利益是相关的,比如陈晓个人是有个人担保权的,如果陈晓不能进董事会的话,那就算违约等等条款,所以裂痕就开始出现了。最彻底的爆发是在2010年5月11号,黄光裕开始公开表示要让陈晓出去。
牛海鹏:一旦外部的约束消失 双方在决策、观念、做法上的冲突直接凸显
(中国人民大学市场营销研究中心副主任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双方走到今天具有一些必然的因素,也有一些偶然的因素。必然的因素是,以前双方搭伴合作的时候很好,因为那个时候,双方的身份很清晰,黄光裕是老板,陈晓是打工的,即使大家在公司的一些重大决策上有分歧,但最后一定是双方讨论协商,或者最后由黄光裕拍板。黄光裕的出事让现在的国美必须要有一个决策者,那么这个决策者就是陈晓,但问题是老板还是黄光裕,那么这就出问题了,陈晓做出很多决定之前,会不会去找黄光裕商量,这种商量是不是有效的?换句话来说,它必然性的一面体现在,以前被掩盖掉了的双方的利益冲突,但现在外部的约束没有了,双方在决策、观念、做法上的冲突,就直接表现出来了。
张鸿:双方其实已经把个人命运和公司的前途绑架在一块了
(《今日观察》评论员)
双方的手里的牌都挺硬的,黄光裕这边最重要的就是,在股权结构里,他是最大的股东,所以他有话语权。如果我们作为股东不选择大股东,大股东和管理层矛盾不断,那么麻烦就会不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是,黄光裕手上有国美电器这四个字,上市公司不拥有国美电器的所有权,只拥有商标的使用权,所以如果不选择黄光裕,那就意味着未来的国美电器可能就要改名。现在的管理层表示,为了管理,改名也可以。但是黄光裕可以依据“国美电器”这四个字东山再起,因为他还有300家不在上市公司里的国美电器的店。
在这个时候,不选择黄光裕的话,那么第一,你没有选择大股东;第二,给自己制造了一个特别大的麻烦和未来的对手、如果要是选择黄光裕,你就面临着陈晓那边的困扰,因为陈晓的牌也硬,他的牌不是股权,不是钱,他最重要的是有管理层,他有人。现在陈晓已经说服了高管们表示和陈晓共进退,这就意味着,如果不选择陈晓,未来就会少了国美的整个高管层,那么公司的未来变化就会特别大了,所以风险很大。此外,还要掏钱,因为贝恩资本和国美签了一些捆绑的协议,这些协议中包括陈晓的进退,比如陈晓如果退出了,因为事实上他贷款是以陈晓个人为担保的,如果国美的负债达到一定程度的话,就算违约,违约就要掏24亿给贝恩资本,所以这也是没有办法权衡的,所以双方其实已经把个人命运和公司的前途绑架在一块了。
牛海鹏:国美应尽快的平稳下来 内部管理层的股东之间跟董事会之间要尽快达成一致
(中国人民大学市场营销研究中心副主任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其实最符合机构投资者利益的,就是那些有投票权,有影响力的人的利益,应该是国美尽快的平稳下来,内部管理层的股东之间跟董事会之间要尽快达成一致,这个才是最符合大家利益的,而不是投票选谁的问题,因为选完了之后,很多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也许,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猜测一下,因为到投票那一天还有时间,所以不排除在最近的这几天,各方紧锣密鼓的在私下运作,争取达成某种妥协,而不要去走最后的投票程序,当然我们只是局外人,也许很多问题他们当事人都考虑到了。
大股东与董事会决裂,资本博弈升级事件给业界带来哪些警示?
张鸿:此案例是国内私营企业从家族制到现代企业制度跨越上的一个亮点
(《今日观察》评论员)
如果这一次矛盾能成为案例,那么它最大的价值就是大家都在一个游戏规则上玩,就是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架构上,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现在的国美其实已经相当像一个现代的上市公司了,大家都是明谋,不是阴谋,所以我特别认同易凯资本的王冉,他说要保障在狱中的黄光裕依法行使股东和公民的权利,同时也要保障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不被大股东玩弄于股掌之间,这两点都很重要。
从公众舆论上来说,这两方都有同情分,黄光裕现在在狱中,他不能出来和你争斗,而且他又是这个公司的创始人,所以同情他的肯定很多,但是抛开这一点,在资本市场上,更多的人,比如股民会愿意同情小股东,当小股东和大股东发生争执的时候,所以怎么来摆平这个事情,那就是大家都在一个公开的机制上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规则我们都能看得到,不需要私下里去猜,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是一个国内的私营企业从家族制到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跨越上的,它是一个亮点。
牛海鹏:我们要建立一个正确的民营企业用人观 建立一个正确的合作意识和观念
(中国人民大学市场营销研究中心副主任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我通过这个案例看到这样的一点,假如我是一个私营企业家,我从这个案例能想什么?我可能会想,外人还是靠不住,为了利益,他会背叛,会跟我起冲突,那么我以后要谨慎,我干脆还是以家族经营为主,但其实从长期来看,市场经济是一个法治经济,法治想要有效的运转,恰恰是基于人们都是自私自利的特性,而人们一有机会,可能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坑害别人的利益,所以我们制定法律来堵住这些漏洞。所以,总而言之,选择合作伙伴,不能因为他是朋友来选择,而是应该事先把所有的权利义务关系讲清楚。所以从长期来看,这对于我们去建立一个正确的民营企业用人观,建立一个正确的合作意识,建立一个正确的观念,对法律本身,对规则本身的一个理解,它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金岩石:陈晓和黄光裕之争代表的是股东利益主体和职业经理人团队利益主体之争,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陈晓和黄光裕之争代表的首先是两个利益主体之争,一个是股东利益主体,一个是职业经理人团队利益主体;第二,黄光裕的个人行为不仅伤害了他自己的利益,同时又伤害了企业本身的价值,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陈晓团队联合贝恩资本代表了企业价值的一个维权,从经济上讲有合理性;第三,黄光裕在相对控股的条件下,团队利益和公司价值形成的维权行为是有法律依据的;第四,陈晓团队在黄光裕失去自由的情况下,启动这样一个夺权行为,虽然有理有法,但是不合情,如果他成功了,在经济上获得了最大利益,但是如果失败了,他就失去了作为职业经理人的基本诚信。
田利辉:民营企业要获得长足的发展 就必然要经历一次次阵痛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民营企业如果获得一个长足的发展,它必然要经历一次次的阵痛,其中有一个非常强大的阵痛就是民营企业家从自有的观念当中,要从一个独自的创业者变化成一个团队的职业管理者的角色,作为一个做得很大、很成功的企业家变成一个投资者。对于投资者而言,大家的目的应该是怎样将企业的资产做得更大,让企业的利润变得更好,让企业的股价更高,大家一定是在做生意,不要斗气,而是要共同创造财富,获得一个双赢的结局。
张鸿:不应把个人的利益和公司的前途绑架在一块
(《今日观察》评论员)
长痛不如短痛,现在这两个人其实都把个人的利益和公司的前途绑架在一块了。既然大家都在游戏规则上玩,就要尽快的心平气和的解决,不管谁赢谁输,这个事就此拉倒,接下来这个公司还是按照既定的规则去走,而不是要撕票。不要认为既然我和公司已经绑在一块了,我就索性让公司也做不好,这是我们判断你到底是不是从公司角度来着想的一个特别重要的依据。如果几天以后的投票,你输了,你是不是能心平气和。
牛海鹏:在股东投票之前 各方还是要尽可能的去尝试妥协
(中国人民大学市场营销研究中心副主任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从国美公司的利益角度,或者从各方利益的角度,这个事能尽快平息是最好的,尤其符合企业的股东,员工方面的利益。只要没到最后一刻,在这之前其实都有双方妥协的空间,或者说各方妥协的空间,所以我建议大家在期待股东投票之前,还是要尽可能的尝试妥协。
(《今日观察》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2:25—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