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王荣畅谈深圳未来:步入深水区 改革更要敢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9月01日14:53
  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接受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刘海陵等采访,畅谈深圳未来步入“深水区” 改革更要“敢”
刘海陵(左)向王荣介绍《羊城晚报》关于深圳特区的报道 羊城晚报记者 王磊 摄
高楼林立的罗湖商业区 羊城晚报记者 郑迅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东升 摄

  “如果把特区仅仅理解成优惠政策的特区,其实特区早已"死亡"了。”

  “特区最大的优惠政策就是允许试,可以干!”

  “深圳经济特区一定会特下去,改革开放的大旗会继续举下去。”

  8月31日下午,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庆典前夕,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接受了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刘海陵和其他媒体记者的采访。王荣总结了深圳经济特区30年的发展经验,并回答了“特区还特不特”、“特区如何转型”等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30年后人们有了新视野面对新形势

  改革“样板”面临新问题

  “很多人问我,特区30年为什么格外耀眼?从汪洋书记的"三问"开始,人们对经济特区打了很多问号。我想在30周年的历史节点,经济特区之所以备受关注,人们关心的主要是两个问题:改革开放进行了30多年,深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还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多年之后,经济特区还有没有必要办下去?”王荣一开口,就摆出了两个挺尖锐的问题。

  深圳浓缩中国30年

  前30年,人们对改革开放的进程也很关注,关注主要集中在思想领域。人们对改革开放很新鲜、很好奇,对取得的成就有各种疑虑和遐想。经过30年后,大家更关心的是,改革开放是否继续下去,还有什么新的内容、新的方式方法。30年的改革开放也积累了很多问题,人们在新的视角,面对新的形势,对改革开放提出新的问题。大家都希望在深圳经济特区找到答案。

  温家宝总理在深圳做出了明确回答:经济特区30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改革开放的旗帜和风向标。旗帜就是方向。经济特区有责任在推进改革开放方面为全国做出表率。经济特区不仅仅要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

  为什么选择深圳作为特区的样板和表率?王荣说,深圳30年来在承担国家改革开放试验田的重任中,履行责任到位。

  深圳30年的成就,证明了中央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正确的,证明了30年来深圳一直贯彻的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精彩缩影。所以,选择深圳作为案例,坚定经济特区继续办下去的信念。 步入“深水区”要“敢”

  王荣动情地说,改革开放30年,深圳取得的成就是了不起的。人们习惯说,改革开放前的深圳是小渔村、边陲小镇、边陲农业县,是一个县域规模的经济。到广州开会要过好几条河,曾经出现大量逃港现象。经过30年的发展,经济保持着平均每年25.8%的增长速度。2009年,经济总量达到8000多亿元。深圳现在是亚洲最大的陆路口岸,全球第四大港口,国内第四大空港,已经成为一个交通发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更难能可贵的是,特区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像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样的观念,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都可以用于全国,会成为将来改革开放的永久推动力。

  这是深圳了不起的成就,深圳不仅仅是试验田,更成了一个样板田、示范田。

  年轻一代更要了解特区的故事,特别是改革初期“摸着石头过河”,闯禁区、闯盲区、攻难区的历程中,经济特区的特殊贡献是现在难以想象的。今后,改革步入“深水区”,经济特区要继续发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同时在总结30年经验的基础上更有理性,更符合实践规律,把改革开放进一步做好。

  而立之年有“成长的烦恼”也有“转型的阵痛”

  深圳进入利益深度调整时期

  王荣曾用了两个鲜活的词语,描述深圳所面临的问题,而立之年的特区,有“成长的烦恼”,也有“转型的阵痛”。羊城晚报记者就此提出问题:“烦恼”和“阵痛”,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深圳有什么办法应对和解决?

  王荣回答,“烦恼”和“阵痛”有三:改革动力如何进一步增强;发展方式如何实现根本性转变;社会管理如何真正创新。

  没有新作为特区就不再特

  深圳特区是以改革起家的。在改革开放之初,虽然盲区、难区很多,但思想禁锢一旦放开,实践就比较容易突破。经过30年,现在要继续深化改革,已经碰到了更坚硬的障碍性因素。当年的改革是和每个人的利益增长完全一致的,所有人都能分享改革的成果;今天的改革,一方面对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利好,但又同时是利益的深度调整。

  作为经济特区,深圳如果不把改革开放摆到重要位置,如果没有新的作为,就会像大家所担心的那样,特区不会再特。“深圳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死不掉,还会活得更好;作为经济特区可就难说,不再能履行改革开放重任,或者没有新作为,经济特区就将不复存在。如何不断增强改革的动力,是关系到特区会不会特,能否作出新贡献的关键所在。”

  “粗放”道路深圳走不下去

  如何转变发展方式,是特区转型的“阵痛”之一。深圳的发展起步晚,速度快,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面积上产生如此巨大的经济总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精神。但就发展方式而言,深圳依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发展方式,仍然是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靠土地、劳动力要素、外来加工型经济贸易的方式来支撑经济的快速增长。

  如果说,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在全国其他城市也存在转型的问题,但他们还能再走一段,而深圳已经无法走下去。深圳发展快、发展早,也最先碰到问题。深圳党代会已经提出,要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走出一条新路,这就是科学发展。

  深圳是经济活跃的移民城市,这样一个在30年内膨胀起来的城市,如何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牵涉到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能够在新型社会中,更早建立起公民社会,建立起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更为协调的现代化社会,需要在社会管理方面有创新的工作思路和手段,这是当前思考最多的问题。深圳市委市政府正在深入调研,并以国际先进城市为目标。

  王荣感谢

  媒体关注特区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刘海陵向王荣书记介绍了《羊城晚报》对深圳特区30周年报道的情况。《羊城晚报》策划了“今天”、“三十年三十人”等大型专栏,还策划了“新起点”特刊,并于8月25日推出两个整版的深度报道《特区启示录》。

  王荣对媒体的关注表示感谢。王荣说,感谢新闻界的朋友对深圳特区多年来的关心。媒体一同参与了特区的改革开放事业。深圳特区30年的历程,也是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一点点的思想火花汇成思想成果,与媒体的推动是分不开的。在30周年之际,深圳经济特区备受关注,也首先是媒体的功劳。

  王荣答问录

  今日特区

  特在“可以干”

  问:改革开放32年的进程中,国家赋予深圳特区的特殊政策逐渐消失了,特区的经验逐渐被复制了。今天的特区还特吗?如果特,特在哪里?

  答:温家宝总理不久前在深圳的讲话已经做出了回答,特区不仅要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特区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首善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我理解,这就意味着特区一定会特下去。

  如果把特区仅仅理解成优惠政策的特区,其实特区早已“死亡”了。国家赋予特区的优惠政策,在特区30年的历程中,也就不过十年的时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特区的优惠政策已经通过开放城市和各种开发区,在各地普遍使用。但是深圳发展了30年,并没有停留在优惠政策上。深圳承担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任务也并不全部取决于优惠政策。不是给了优惠政策,深圳才搞改革,才实行开放,才具备了改革的条件。

  我认为,特区最大的优惠政策就是“你可以干”,这也是深圳特区取得成功,为国家做出了了不起贡献的最重要条件,这个条件现在不但没有取消,中央还进一步强化。特区能否继续承担起先行先试的重任,能否做到先行先试,这确实是30年后,我们能否保证特区特下去的重要方面。过去30年,国家从外部赋予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则要勇于承担这一责任,如果不能勇于承担,那么特区的特,先行先试的任务,其他特区、开放城市、开放区域都有条件去完成。

  深圳要当

  创新“国家队”

  问:深圳下一步发展目标,如何实现?

  答:深圳现在已经提出努力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化先进城市。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以下几方面付诸新的发展内容。

  第一,要继续承担改革开放试验田的重任,为科学发展的目标实现创出一条新路。深圳特区在新的起点上,还要敢闯敢试、破旧立新,在建立新型战略产业体系上下功夫,走出更好的路径。深圳在前30年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区域性金融、物流、商贸、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为顺应科技和经济发展新趋势,寻找切合深圳资源发展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圳又明确了五大领域:新能源、互联网、生物科技、新材料、创意文化。预计到2015年,可以实现超万亿的产业规模。到那个时候,新兴战略性产业,加上目前的支柱产业,可以占到经济总量的80%以上,生产总值达到1.5万亿元,不仅实现了规模的巨大增长,更实现了经济结构和层次的巨大提升。

  第二,让深圳成为国家自主创新型城市的国家队。前30年中,深圳建立起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下一个30年,深圳要在核心技术领域,在国家自主创新领域扮演更重要角色,再发展几家类似华为的跨国企业。

  第三,在先进城市建设方面,打造一个更为融入全球的城市,深圳会更早、更多地营造符合国际惯例、规定的规则,使国际化城市的功能更突出。

  第四,在深港合作方面实现更紧密合作,寻求更大突破,在珠三角乃至更大范围,通过深港一体化合作,为改革开放作出更大贡献。

  周敏、金璐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