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宜昌发现抗战时期国民党将士遗骨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9月04日11:28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政府召集多名文史专家对近日在该地一工地施工中发现的大量人体遗骨进行了考证。专家认为,这些遗骨应该大多属于抗战时期国民党75军预备第四师的将士,数量可能多达3000余具。

  修路发现抗战烈士忠骨

  9月1日,在宜昌市夷陵区黄花乡南边村村委会背后的一片山坡上,宜巴(宜昌至巴东)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正在紧张进行。一场大雨过后,松软的土层里,露出了一些白骨,长短不一,最长的约50厘米,短的有5厘米,还有大量的白骨碎片。施工人员将其收集起来保存好。

  负责这一段工程施工的刘先生向当地群众打听,听说这里曾是抗日战场,埋葬过许多抗日牺牲的将士。因此,他让施工暂停,等待有关部门专家拿出意见。

  据当地多位村民回忆,他们过去在田间劳作时经常会发现遗骨,但由于历史太长,一些人也未曾太留意。当地的一位老人说:“大约30亩土地,当时都用来埋葬牺牲了的抗日将士。”从村旁的河边到山体陡峭处约三百米宽的地方,当时都是抗日将士陵墓的分布范围。

  血战四年三千将士牺牲

  现场考察的夷陵区文物普查办公室副主任余国斌介绍,根据史料记载,这些遗骨应当属于国民党75军预备第四师(以下简称预四师)的将士。国民党迁都重庆后,为阻断日军入川的线路,预四师曾在这一入川要道与日军对峙、鏖战近4年。

  夷陵区抗战史研究专家简兴安说,1940年6月,宜昌在抗战中失守后,时任预四师师长傅正模率部退居夷陵区晓峰一带,而师部就在夷陵区黄花乡南边村枣子树岭的一个大地主家里,该师野战医院在附近河边的平地上。数年鏖战,该师超过3000名将士牺牲。

  预四师当年在此与日军激战,打了许多恶仗,作战期间,这里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都很艰苦。他们牺牲后,相对集中地葬在夷陵区黄花乡晓峰南边村一带。

  73岁的村民秦德标出生于南边村,回忆起小时候五六岁时的经历,记忆犹新。“1942年,预四师师长傅正模在南边村买下30亩地用作阵亡将士公墓,并在旁边建了一所野战医院。”秦德标说,“将士在战斗中受伤后都被送到这里治疗,由于医疗条件简陋,不少人都不治身亡并葬于公墓。”

  村民建议建立烈士陵园

  宜昌市夷陵区文化体育局副局长徐军说,此事已引起区里的高度重视,已向省市有关部门进行了汇报,区里已安排专家及专门人员到现场调查和进行保护工作指导。

  日前,余国斌等有关负责人来到现场,与当地群众共同搜寻散落的遗骨碎片,将找到的遗骨保存在罐子里。

  秦德标等20多名村民已向当地政府提出联名申请,建议保护遗骨发现地,建立烈士陵园,以纪念这些为抗日战争付出生命的民族英雄。

  链接

  老战士回忆抗战往事

  预四师老战士易行锡,是夷陵区人,当年与日军作战时,是预四师的一名通讯兵。199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夷陵区政协工作人员通过易行锡的口述,整理出一篇回忆文章,编入《抗战专辑》。

  两年后,易行锡与世长辞。这篇写于15年前的文章——《回忆预四师在宜昌抗日的往事》一文中,详细记录了南边村野战医院和当年战事的情况。

  易行锡回忆,他每天都能看到成批伤员从前线运回。由于日军封锁了运输线,医药奇缺,全靠人工运送,经长途跋涉才能运到野战医院。重伤的将士,存活的机会很小。

  有一次,担架排三天没回后方,医院就有60多个伤员不治。有一次,有个重伤员无法医治,就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喊:“我还要杀敌报国,杀敌报国啊……”在场者无不落泪。

  预四师驻扎南边村的4年多时间里,野战医院后面的山坡共掩埋了3000多将士的忠骨。凡排长以上的军官都单独刻了小石碑,凡士兵都把姓名刻在几块大石碑上。易行锡记得,其中一块石碑上就刻有800多士兵的姓名。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
(责任编辑:杨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