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了国内首个刑释解教人员帮教中心
为了能够相互取暖,在2003年9月,我用打工积攒的1万多元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失足者帮教公益网站“中华失足者热线”,不过当时我的主要时间还是在朋友的贸易公司上班。
办了这个网站后,有很多和我有相同经历的人来发帖,也有很多人想和我电话交流。2003年12月,我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90%的来电者主要是倾诉、交流和相互鼓励。
在监狱里是封闭的状态、机械单一的生活,出狱后是开放的生活,所以刚出监狱的人都有个适应期,如果这时家人、社会不理解,最容易出现问题,二次犯罪的比例很高,这时最需要的就是倾诉和心理疏导,需要有人给他们信心和希望。我24小时开机,由于听电话太多,我的左耳听力比右耳要差一些。
每天接很多电话,很忙碌,我觉得自己又进入了新的生活,家人看到我没消沉下去也很欣慰,那时我的心态已经比较阳光了。
热线开通后,知道我的人更多了,有服刑人员亲属希望我给他们在狱中的家人写信,鼓励他们。2005年1月,我申请开通了广东第一个失足者心理辅导信箱,我写信给服刑人员,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就像当年郁龙余教授写信给我一样。我们现在扩大了帮扶范围,还帮助服刑人员的家属。这个信箱最多时一天收到的信件有20多封,到现在我们已经回过4000多封信了。
2005年9月,我注册成立了“深圳市阳光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这是国内首个刑释解教人员帮教中心。因为求助数量太多,我辞职专心做这个帮教中心了。
当时我还有点积蓄,加上朋友的帮忙,激情万丈地说干就干了,没想到帮教中心的未来。帮教中心的运营需要经费,再加上服务对象增多,支出也越来越多,到2006年时已经运作艰难了。我记得那时欠了3个月的房租,我见了房东就躲,还欠了员工的工资,很发愁。
2006年4月初,一个在监狱里看过我写的纪实性自传小说《走出高墙》的刑释人员通过书中的热线电话找到我,希望我能给他找一份工作,我把他介绍到朋友公司,刚开始他很勤奋,没想到半个月后在一次收货款的过程中,他拿了3万元就蒸发了,事后我只能赔给朋友这笔钱。这事对我的打击很大,我开始质疑自己坚持了多年的帮扶失足者工作有什么意义,我甚至有点想放弃。
这时太太鼓励我坚持下去,她说如果我放弃,就否认了之前所有的努力,不能因为个别人的行为就否定整个群体。听她这么说,我很欣慰。
2007年,我和朋友在龙岗合伙开了一家塑料再生企业,每年从这个企业抽出10%的纯利润,大概15万元来支持“阳光下之家”的发展。现在,我自己也开办了一家文化传媒公司,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希望“阳光下之家”成为传递爱的火炬
帮教中心服务的主要是刑满释放人员,但其实我们关注他们是从监狱里就开始了,比如写信。要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状况,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如果一个人是犯罪在逃,我们劝说他去自首,从他服刑到期满后出来一直帮助他,这更有助于他们顺利回归社会。帮教中心目前劝服在逃人员投案自首的成功案例有17个,其中一个被我劝服自首的人服刑期满后回到家乡陕西,开了一个汽车美容中心,还招了从少管所出来的人帮忙。他把爱传递了下去。
“阳光下之家”的机构很小,不能帮到每一个人,我们是想把爱传递给别人,希望别人再把爱传递下去给更多的人,这也是我们的服务理念。
刑释解教人员犯过错,社会有看法是正常的,我觉得不能有太多的抱怨,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社会的承认,同时还要多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以阳光的心态对待大家,大家才会对你有阳光的看法。
我也想告诉社会,这些犯了罪的人,他的罪错已经用刑期抵消了,他们回归社会后应该和正常公民一样得到尊重。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帮助到这个群体,这种帮助不是说你给多少钱,或者给一份工作,而是在适当的时候送上一个微笑,在他有需要的时候拉他一把。
在帮助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融入社会领域我吃了很多苦,遭了很多罪,但我觉得这是走向成功必经的历程。这么多年我一直坚持,是因为我把“阳光下之家”当作一个事业来做,我是给自己的生活找到一个出口,也是一份追求,这跟我爱好写作不同,这里还有一份社会责任与担当。“阳光下之家”这个机构很小,它更多的是起一个标杆和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整个社会来关注刑释解教人员这个群体。
我一直希望能够为刑释解教人员这个群体拍一部励志电影;创作、演唱一首励志歌曲;到2013年成立一个非公募基金会,给这个群体想创业的人提供种子资金,为他们就业提供技能培训,或者抚养、赡养家庭特别困难的服刑人员家人等。
我期望自己在帮助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融入社会方面成为一名专家,希望在中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事业的历程上有自己的足迹,发挥些作用。目前全国民间只有我在做这个方面的系统帮扶服务,我希望慢慢地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当大家能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从监狱出来的人时,我就成功了,这是我奋斗的方向。
这个世界上的成功有很多种,不仅仅是官位多高、财富有多少。人有一份追求,人生就很伟大了。我不期望能帮到很多人,我觉得1年帮1个人,30年帮30个人也一样是很“伟大”的。
我的梦想是能够开着宝马去做公益。现在很多人对公益组织不信任,认为做公益的人都应该是寒酸的,我说这话是希望有更多有财富的人能来做公益,实现公民社会人人公益。当然,我有两个底线:第一就是不去欺骗别人的钱,第二就是没有能力驾驭“阳光下之家”阳光、执着地走下去时,就不要乱花社会的钱。
■同题问答
1.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描述对深圳的感受?
深圳是个宽容的、文明的、让有梦想的人实现梦想的城市。
2.最喜欢深圳哪一点?
有梦想可以实现,人的素质很高、志愿服务意识强。
3.如果没有深圳,你会怎么样?
在内地做个小领导,过着悠哉的生活吧。
4.希望30年后的深圳怎样?
高度文明,更有包容性。
出品:南方日报珠三角新闻中心
监制:姚燕永张建明
策划/统筹:吕冰冰
编辑统筹:王军
版式统筹:邱洪添
文字:孙颖孙晔
图片:鲁力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