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新县城首批安居房。 廖世龙摄 |
本报绵阳专电(特派记者王东亮)记者从四川省绵阳市有关部门获悉,北川新县城内的标志性建筑群——羌族特色商业步行街15日正式移交北川县。本月25日,北川新县城将整体移交给北川县并启动城市运行。这标志着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损毁严重的北川县获得了重生。
驱车进入位于原安县板凳桥的北川新县城永昌镇,浓郁的民族特色首先扑面而来。在新县城中,最高的建筑即是用青石搭建的高高的碉楼。碉楼是羌族村寨的典型建筑,为了突出新县城的民族特色,建设者们特意把碉楼建成了最高建筑,站在碉楼上可以俯瞰全城美景。
在刚刚移交的羌族特色商业步行街口,两座碉楼簇拥着一座羌式挑檐拱门。商业街所有的建筑都按羌族民居特点,以青石片饰面。流连其中,仿佛置身电影外景场地,不少赶来参观的羌族居民也连连称赞。
在汶川地震中几乎被全部毁灭的北川中学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本月1日,北川中学已经从长虹培训中心临时校舍迁至占地225亩的新址复课。昨天下午,安昌河畔,竹林掩映间,一大片富有民族特色的三层或四层楼的校舍中传来琅琅的读书声。
投资2亿元建设的北川中学新址,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可容纳5200名学生,并拥有现代化教室、千人会议室等功能齐全的设备设施。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说,安全牢固是新校舍最大的特点。为了抗震,北川中学部分校舍的桩基比地面部分还高。教学楼和宿舍楼都设有多个紧急通道,如果再发生灾难,师生们可以在20秒左右逃到室外空场。
北川新县城内两片大型居民区也已建成。新居民楼整洁明亮并已完成基础装修,水、电、气均已接通,受灾群众只需搬来家具即可安心入住。北川县有关负责人表示,到年底前,将有4万名居民入住北川新县城。
北川新县城水电气等能源供应、医疗卫生等基本生活体系完备,目前已具备城市运行条件。安全被列为新县城的重要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由城区“两河带、多绿廊”构成的绿地网络,与学校、体育场馆等组成城市综合防灾避难场所,能保证全城居民在5分钟内即可走到最近的安全避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