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后移民时期”任重道远
“真正实现移民安稳致富的目标可能需要两个17年才能完成”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黄豁汤耀国
经8年试点、17年正式搬迁,三峡百万移民工程现已全面完成,对照“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政策目标,“搬得出”已如期实现,但在库区官员、学者看来,安稳致富目标仍任重道远。下为本刊对三位有关人士的访谈整理。
“希望后续规划尽快出台”
王显刚(重庆市移民局局长):你看我多大年纪?(注:王显刚生于1963年)有一次我爱人的朋友问她:“你爱人还没有退休啊?”我还不算什么,我的前任刘福银,就是在岗位上得肺癌去世的。整个库区,累死在移民工作岗位上的有20多个。
移民历来都成问题,水库移民更是头疼问题,而规模最大的三峡移民则是“世界级难题”,再加上三峡库区是国家级连片贫困区,就难上加难了。有个外国政要曾说,现在世界上人口不到百万的国家有三十来个,三峡移民等于是在搬一个国家。从1993年开始,17年来,我们干成了一件让世人认为不可能办成的事。这里面,有着百万移民顾全大局的无私奉献。
三峡移民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生产扶持相结合的方针。补偿不同于赔偿,比较低。现在水电上网价格平均三毛钱一度,三峡电价为什么只有二毛五?这个价差主要是库区人民奉献的。
搬迁结束并不等于移民工作结束了,要真正实现移民安稳致富的目标可能需要两个17年才能完成。移民现在还面临搬迁安置遗留问题、现实生活问题、长远生计保障问题这三个困难。库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重庆库区有6.3万人后靠农业安置人均耕地不足0.5亩、2.8万人人均耕地不足0.3亩。产业空虚问题突出,移民稳定就业困难,重庆库区15个区县城镇调查失业率仍高达8.1%,有21.9%的城镇移民吃低保。
从前几年的后扶工作实际来看,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扶持扶助标准偏低,农村移民后期扶持,每人每年600元,城镇移民困难扶助,每人每年400元,难以从根本解决其稳定、致富问题。且城镇移民扶助不是“普惠制”,标准也比农村移民低,时限短,导致攀比心理。
还有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不少。地质灾害方面,大量移民后靠,沿江城镇成倍扩张,再加上蓄水对库岸的浸泡作用,地质灾害的严重程度比当初的估计要严重。重庆库区的隐患点达10792处,前两次175米试验性蓄水后,已发生地质灾害(险情)252处,其中新发生172处。
生态环境方面,现在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硬件还可以,但成库后流速减缓,有15条一级支流回水区发生“水华”现象,有的几公里外就闻到臭味。再者,国家对三峡水库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作为战略淡水资源储备库,国家发改委也把库区广大地区定为生态保护区。库区人民还要为这个作贡献。
后期工作的支撑,我们寄予厚望的就是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当初定下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生产扶持相结合的方针,就为后续规划埋下了伏笔。我们希望后续规划尽快出台。有的移民老了,等不起。有的地灾治理工程也因缺钱,在拖着。
“使业主和资源区成为利益共同体”
雷享顺(重庆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教授):1992年全国人大投票表决三峡工程议案时,我是全国人大代表,投了弃权票。我经过实地调研,发现情况和此前宣传的不太一样,当时我和其他代表一起,争取到在决议案上添了一句话:“对于已经发现的问题要继续研究,妥善解决。”这句话为后来解决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法律支撑,今后新问题的解决,也可以以这句话为法律依据。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至今还有2400万大中型水库移民,仍在接受每人每年600元的后期扶持金,可见“逐步能致富”这副担子有多重。库区移民的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移民搬迁安置后,须保证农村移民生活水平不下降,城镇移民能就业,这是检验移民政策的底线,更重要的是要让移民搬迁后获得提高生活水平的能力和机会。
三峡工程的开发建设采用业主负责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流域防洪、航运综合利用的需要,而不是为了解决资源区的贫困与发展需要。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出现业主与资源区的矛盾。解决矛盾的根本办法,就是使业主和资源区成为利益共同体,让资源区与业主成为项目收益的直接分享者和责任的承担者。
三峡库区承担着百万移民安稳致富所必需的发展经济的重任,还肩负着库区乃至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压力。因此,处理好三峡库区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是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的关键。
首先,三峡库区应尽量减少人口压力,鼓励和支持自愿外迁,如对在外务工的库区人口给予特殊的迁移政策。同时,为了防止库区人口出现结构性变化,要重视对库区现有劳动力和潜在劳动力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库区人口素质,为库区的发展储备良好的人力资源。
其次,加大对库区特色经济、生态经济、环保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减少和消除传统的高污染、高耗费资源、高耗能产业在库区的发展,让库区成为我国发展生态经济成本最低、效益最佳的地区。
三峡库区只有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保护的和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库移民问题。
正视“后移民时期”的社会问题
孙元明(重庆市社科院研究员):三峡工程在前面的建设期和搬迁期,主要是经济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而现在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后移民时期”,问题也演变为社会问题,但基本上不是政治问题。
有的人认为,这时候应淡化移民概念,以促进融合、工程结束、有限责任等理由“去移民化”。我不同意这种观点。移民不是淡化或强化的问题,他们已经为了国家成为移民,有意淡化只是掩耳盗铃。
“后移民时期”的社会矛盾有如下表现:“库区产业空虚化综合征”、“库区社会心态环境脆弱”、“移民利益群体初步形成”。
调查发现,移民社会心态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矛盾性的特点。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和对未来的心理预期差异很大,表现出迷茫、焦虑和不满,消极、悲观和失望,“等、靠、要”和盲目攀比,疑虑、不信任和愤恨不平,无可奈何和“恋旧情结”,对搬迁的期望值过高,少数移民存在投机心理、对政府的依赖心理等。
目前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编制已经完成,待国务院审定出台,三峡工程后续工作将全面展开。在新阶段,三峡库区工作重心必然会由移民迁建为主向以移民搬迁、产业发展、移民就业、生态建设全面推进为主转移。
以前,国家及对口支援地区对库区进行了“输血型”援助,近年是“造血型”援助。其实,“造血”也不一定适宜。库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应重新调整,尽快划定一定面积的区域,将库区腹地某些县列为完全限制开发的地区;这些地区的产业发展战略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明确绝对只能走发展生态经济之路。某些地区暂时“不发展”可能是最好的发展。或许用特殊性的政策鼓励和允许部分区县“有所不为”,在全国这一盘棋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三峡水库是长江中下游生态屏障、全国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生命线的特殊作用。
从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整体出发,建议将三峡库区定位为国家级生态经济特区(或者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中国未来最发达的长江中上游经济圈“后花园”。通过发展库区生态经济,形成生态意识浓厚,生态经济、生态服务、生态文化相统一的经济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