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央频繁调控楼市 > 调控楼市消息

楼市“暗流涌动”:调控能否再出“政策利器”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9月19日16:32
  新华网北京9月19日电(“新华视点”记者 陈芳、叶锋)局地房价“抬头”,成交“回暖”初显,“地王”再次登场,房企“见好就涨”……当下房地产市场在“金九银十”的预期之下“暗流涌动”,房地产调控面临新的挑战。

  “新华视点”记者近日采访发现,与此前有所不同,近期一些政府部门对楼市表态不约而同:坚决将调控进行到底。部分人士甚至表示:宁不要“金九银十”,也要将房价稳住。人们关注的是,调控能否再出“政策利器”?

  目前“回暖”属于什么性质?

  “北京楼市成交量暴涨”、“广州惊现"日光盘"”、“福州又有人通宵排队”……近段时间,蛰伏的楼市又开始躁动,真假难辨的消息层出不穷,不断刺激着市场的神经。

  如何看待当前楼市的“回暖”?是昙花一现,还是重回升势?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经历了半年调控,楼市累积的刚性需求,如临近开学、结婚集中期等,有些确实开始释放,部分热点城市楼盘的成交量开始上升。

  8月,广州市十区新建商品住宅网上签约均价为12056元/平方米,同比上升16%。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全国商品房8月销售面积6886万平方米,虽然同比下降10.1%,但环比7月上升了6.5%。

  中原地产的高级分析师认为,市场近来有所活跃,与政策的短暂“静默”、部分楼盘的促销,以及需求“试探性入市”有关。当然,其中也不乏开发商等利用即将到来的“金九银十”,给低迷的楼市打气,“人造回暖”也曾在以前的调控中反复上演。 以上海为例,中原地产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该市新建住房销售面积为13.96万平方米,环比7月份增加了30.9%,但同比下降41.9%。

  多年研究内地楼市的房地产专家蔡为民统计了一热点城市,“目前在售的楼盘约有650个,其中降价的约有110个,涨价的有10-20个,其余价格大致不变,一小部分是"试探性涨价"。”

  少数高档楼盘市场活跃的背后,是嗅觉灵敏的投资客的回潮。仅有刚性需求,房价保持稳定;若涌进过量投资投机性需求,房价将会受到冲击,这是基本的市场逻辑。

  中央党校研究员曾业松提醒,“回暖是指一种长期向好态势的开端,而目前少数成交量的反弹,只是季节性表现,楼市依然敏感而脆弱。在前期调控压力下,从投机者到房地产商,"寒噤"已过,有的又开始豪赌未来升值预期,暗流涌动。楼市回归理性,显然仍需加大调控,强化执行力。”

  后市“涨跌”还会有何变数?

  房价是跌是涨?目前两派观点分明。“看跌”方认为,随着调控持续,下半年的供应量将明显增加,而房企资金压力也将加剧,此二者将强化房价下调的预期。

  中原地产研究董事程澐分析,今年第二季度全国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达到3.77亿平方米,新开工面积和销售面积的差值达14083万平方米,两者均为近年来最高。由此可见,未来半年将迎来住宅供应的高潮。

  统计数据还显示,今年1至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44363亿元,增幅连续8个月回落。从资金结构看,来自国内贷款、定金及预售款等增幅明显减少,而企业自筹资金比例大增,上市房企负债率也迅速提高,房企的资金链明显正在收紧。 但另一方面,“看涨”方则认为,房价上涨的“暗火”已经点燃。9月份,广州番禺、上海黄浦江等地块纷纷创出当地住宅用地价格新高。

  “2009年,资本、土地和住宅三市场互推互涨,造成房价飙升;这次调控对房企的融资渠道已经卡紧,但必须提防"面粉"上涨提升"面包"涨价预期。”永庆房屋公司总经理陈史翎说。

  此外,楼市供应“结构性失衡”问题还未得到解决,有多个省区市1至7月份的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开工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个别地区开工率只有38%。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认为,如果保障房任务能够完成,至少可以分流20%以上的商品房购买人群,如果保障房看不见,“他们会认为等下去没有希望,就会重新寻找市场,这样酝酿的反弹力量是存在的”。

  “目前市场调整的程度,无论离调控政策本身追求的目标,还是老百姓对调控效果的预期都还有距离。”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说。

  专家指出,热点城市房价依然高企的数据表明,调控政策在短期内虽初见成效,但房地产市场能否健康发展,仍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如何稳定市场预期,是考验新一轮调控是否见成效的重要内容。

  防报复性上涨应否再出“政策利器”?

  眼下,楼市已经迎来传统意义上的销售旺季,往年的“金九银十”能否重现?对此,有开发商宣称:“下次开盘,至少涨10%。”而一些热点城市房地产管理部门人士则表态:“我们有足够的政策"子弹",宁愿不要"金九银十",也不能让房价报复性上涨!”

  上海近日实施相关规定,对高价位楼盘的入市进行更严的行政监管:对高价位楼盘的销售方案进行“重点复核”,禁止“坐地起价”。 “不希望地价和房价过高,也不希望二者涨幅过大。”上海市房管局副局长庞元说。国内一些知名销售策划机构近日也在释放信号:高价位楼盘此时入市,“不合时宜”。

  控制高价楼盘入市,毕竟只是“权宜之计”。中国房价连涨几年,其间还经历了两轮严厉调控,但房价如皮球一般“越拍越高”,殷鉴不远,此轮楼市调控如何从根本上打破“屡调屡涨”怪圈?

  首先,继续从严管住“银根”。在购买端,要保持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的高压态势。记者了解到,近期房价一度暴涨的京津冀市郊房贷政策进一步收紧,部分“虚涨”的房价随即下跌。在开发端,除对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等渠道要继续严控之外,对预售资金的监管也亟待加强。

  其次,确保“面粉”和“面包”的充足供应。9月上旬,上海市房管局下发通知,重申“3万平方米以下楼盘必须一次性上市预售”等规定。土地方面,上半年完成情况不容乐观,一些地区推地量不过三四成。三季度以后的土地供应压力加大,对市场影响殊为关键。

  第三,“问责”程序必须有实质性启动。今年4月出台的“国十条”明确提出,“建立考核问责机制”。近期有关部门更已就土地闲置处置不力、保障房建设滞后等问题明确了问责的“时间表”,对此能否“动真格”?当拭目以待。

  楼市健康不仅事关经济运行,更是关乎民生的大问题。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等多位专家表示,面临各方角力的博弈,近期房产税等二次调控话题再次引起高度关注。新添政策利器,巩固既有调控成果,反映了市场对楼市调控的更多期待。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