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岭南画派“祠堂”开放 代表画家曾投身革命(图)

来源:南方日报
2010年09月26日09:11
首届岭南书画艺术节活动现场。
首届岭南书画艺术节活动现场。

十香园二期凸显了岭南建筑的韵味。符超军摄
十香园二期凸显了岭南建筑的韵味。符超军摄

居廉《花卉草虫》(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居廉《花卉草虫》(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十香园二期开放,打造岭南画派发源地寻找岭南画派失落的“族谱”

  专题撰文南方日报记者李培实习生李高思

  核心提示:

  今年8月,在一项数百万人参与的“岭南文化十大名片”评选中,岭南画派最终当选。一度被视作岭南文化标杆性代表的岭南画派,在沉寂多年后,出现了新的发展苗头:9月19日,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陈树人纪念馆在荔湾区建成并对外开放。今天(9月26日),位于海珠区的岭南画派鼻祖居巢、居廉故居———十香园二期也建成,并对外开放,对外宣称要打造岭南画派的“祠堂”。

  “岭南画派”只是一个历史概念?今天重新开放的十香园,将对外展示一份由70幅珍贵历史画作组成的展览“诗情画意溯流源———居派传人及岭南画派大师展”,通过“一人一史一画”的形式展示居巢,居廉及其弟子和传人的艺术成就和生平事迹,从而系统地梳理隔山画派及岭南画派的艺术传承脉络,堪称首个岭南画派的“族谱”。十香园也将被打造成为岭南画派的祠堂,今天,不少岭南画派海外传人都将回来“认祖归宗”,包括了台湾岭南画派传人欧豪年,高剑父之子、香港著名画家高励节等人。

  对比法国巴比松画派发源地的成功经验,岭南画派需要一个怎样的发源地?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考古队进驻搜寻画派源头

  广州海珠区江南大道中一条逼仄的小巷,一道木门后掩映着一个古色古香的岭南庭院。一百多年前,两位仙风道骨般的画家———居廉、居巢在这里习画悟道。其中一位居廉,在十香园设馆授徒,共有入室弟子五六十人之多,曾到此游学者近百人。据史料载,学生最多时一天竟达数十人,冠绝岭南。

  熟悉广州旧城历史的专家告诉记者,当年的这座十香园堪称广州文化的“聚宝盆”,这个坐落在南华西一带的岭南庭院,门口就是码头,“二居”的朋友经常渡船而至,这里经常是高朋满座,座上宾不乏一些名流,如晚清望族伍德彝既是富豪,也是有名的画家,经常前来与“二居”雅聚。而当年赫赫有名的广彩大师们也经常带着他们即将远销海外的广彩瓷过来取经,切磋画艺。

  就是在这群学生中,有两位名叫高剑父、陈树人的年轻人,前来拜师学艺。后来,他们二人提出“折衷中西”,大胆革新中国画,与高奇峰创立了岭南画派,影响中国画坛百年之久。

  2007年,这座原本已经荒芜数十年的小院突然热闹起来。最先进驻的是一批考古队员、勘察人员,他们在这个院子勘察,寻找当年十香园的地基,收获了一张居氏后人捐赠的手绘《十香园原貌图》,从此就开始了小心翼翼的复原工作,不仅按原样复建了十香园,还揭开了一段与岭南画派发端有关的历史。

  晚清时,中国画的技法和思想都逐渐僵化。但在“洋川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的广州,各种文化在此碰撞,在海珠区的河南,十三行众多的商贾在此建祠开基,其后代继续营建豪宅雅筑及花园。在晚清时期,河南地区已逐步形成了一片具有融合岭南建筑风格和西洋建筑风格的庭院群体,同时也吸引大批文人雅士聚居。19世纪末,隔山村出现了两位承前启后的画家———居巢、居廉,俗称“二居”。

  清末同治年间,“二居”从东莞可园返回故里———隔山村,修整十香园,将之改建成为供写画与授徒的庭院,又名隔山草堂。这里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园内虽然没有亭台水榭,但环境优雅,考古专家考察出其中包含了三座主体建筑的遗迹:今夕庵、啸月琴馆、紫梨花馆。按照百年前的地基遗址,进行了艰难复原。

  如今,投资5000多万元的十香园二期修缮工程完毕,满洲窗、古瓷片装点之下的十香园,一派悠然古韵。信步走入紫梨花馆,晚清书法家居秋海所题“紫梨花馆”木匾之下,就是当年居廉授徒作画的地方,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陈树人当年曾前来这里拜师学画。

  岭南画派“春睡三老”之一司徒奇的儿子司徒乃钟,特地在十香园重新开放之际赶来祭拜。司徒乃钟说,在众多岭南画派的纪念馆中,十香园一直占有特殊地位,它是岭南画派发祥地,是岭南画派倡导“融汇古今、折衷中西”精神和技法的起源。“二居”当年在国画逐渐走入文人画死胡同的情形下,提倡和重视对实物的写生和观察,创造性地运用“撞粉”、“撞水”等没骨画法。

  犹如一股新风,“隔山画派”题材多以花鸟鱼虫为主,兼有社会民生,构图造型巧出新意。有一个典故是,“二居”在十香园院落里种上素馨、瑞香、夜来香、鹰爪、茉莉、夜合、珠兰、鱼子兰、白兰、含笑十种花木,一方面使得庭院常年香气四溢,另一方面也方便写生,这直接深刻影响了当时还只是学生的高剑父、陈树人等人,从十香园走出后,他们与高奇峰一起创立了岭南画派,最为人称道的理论主张就是:作画要贴近生活、没有写生就没有创作。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侯俊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