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四川绵阳市浴火重生 灾后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完成

来源:烟台日报
2010年09月27日18:53

  浴火重生看绵阳

  ——写在绵阳“灾后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完成”之际

  YMG记者 赵先超 通讯员 李永斌 摄影报道

  9月16日,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

  残垣断壁之上,一栋栋楼歪歪斜斜地立着。楼体上羌族图腾“白羊”依旧那么虔诚,远处一座幸存的羌族特色建筑——石砌碉楼依旧坚强地耸向高空。鲜艳的羊角花盛开在5.12特大地震遇难同胞公墓四周,五彩的蝴蝶在飞舞。依稀看到曾经繁华的街头商店,老人的摇椅还在,儿童的玩具还在……

  “两年过去了,长眠于此的北川遇难者,或许并不知道你们来看望他们,他们或许更不知道,如今的新北川又是一幅怎样的情景。”朱琪,24岁,地道北川人,现任北川地震纪念馆解说员。她站在公墓前,向前来悼念的全国百家党报的总编和记者们深情地介绍。

  “山是一幅画,水是一幅画,高高的羌寨啊,这是我们的家。青青珙桐林,红红羊角花,山鹰飞来不想走,这是我们共同的家。”

  重建:从破碎山河到万物生机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里氏8.0级特大地震猝然袭来,短短80秒,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的巨大能量顷刻间释放,山崩地裂。

  绵阳成为四川地震灾区人员伤亡最多、经济损失最大、受灾最重的地方。全市遇难21963人,直接经济损失1689.09亿元!

  到处是残垣断壁,路,该怎样延伸?

  “科学重建、和谐重建、务实重建、艰苦重建,我们一定能创造‘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奇迹。”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郑重地说。

  2008年6月11日,唐家山堰塞湖成功泄洪,灾后重建的大幕从那一刻拉开。

  6月29日,临时安置在九洲体育馆的最后一批受灾群众返回家乡,重建家园;

  10月23日,全市灾后重建的196个项目开工;

  11月7日,在地震中被夷为平地的北川新县城易地重建规划全面启动……

  冬去春来,寒暑交替,两年过去了。今年9月16日-18日,180多名参加“全国党报总编绵阳灾区行”大型采访活动的总编、记者来到绵阳,沿着当年的救灾线路前行,一个浴火重生的新绵阳,让人们惊喜、惊叹,让人们震动、震撼——

  在北川,漫步安昌河畔,放眼丛林环绕中,一个充满羌风羌韵又富有现代气息的新县城拔地而起,而不久前这里是一片荒滩。远处,一片片崭新的校舍中传来琅琅读书声——这是投资2亿元建设的新北川中学。附近,由烟台等地援建的大型居民区也已建成,年底将有4万名居民入住北川新县城;

  在安县,置身新建的辽宁大道,看人来车往,川流不息,很容易联想起号称中国最美丽马路的深圳“深南大道”。与安县县城一路之隔,辽安工业园的牌子熠熠生辉;

  在平武,从九环线隔江看平通镇牛飞村,震后新建的牛飞大桥将这个小村子纳入四川旅游的黄金线;

  江油,踏访李白故居青莲镇,灾后的满目疮痍已经被秀美景色覆盖。江油工业园建设工地如火如荼地进行,攀长钢正在筹备把分散的工厂整体搬迁于此,川矿等大企业正在谋划新“起跳”。

  青山、雾霭、红花、美丽的羌族碉楼……穿行绵阳灾区,两年前的悲切仍在心底,然而,曾经山河破碎的灾区,如今已是满目生机。

  两年来,绵阳市重建了751所学校、381个医疗卫生机构项目、205个民政服务项目、28个体育设施项目、174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全市纳入国家灾后重建规划项目7318个,总投资达2266.3亿元,相当于建市20多年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两倍。

  2010年9月25日是值得铭刻的一天,北川新县城由山东省整体移交给北川县并启动城市运行——这标志着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损毁严重的北川县获得重生,也标志着绵阳“灾后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

  “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当这个目标变成现实时,人们发现,绵阳不仅实现了原地“起立”,还实现了发展“起跳”:

  受灾企业早已恢复生产,灾后新建项目陆续运行。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5%。受灾最重的北川更是脱胎换骨般巨变, 今年一季度,北川GDP增速达到50.1%,在全省181个县中位居第一。

  两年前曾被媒体反复提及的一句话言犹在耳:“没有哪一次巨大的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两年后,我们看到,曾经遭受巨大灾难后的绵阳,正在实现历史的进步!

  “绵绵羌山,滔滔涪水,千里援建丹心在,万里江山万里情。”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曾安能)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