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楼市调控考量银行抗压指标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10月15日10:12
  昨日,《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0》新鲜出炉, 在“当前最值得国内银行界关注的风险”的调查中,72%的银行家选择了“房地产市场大幅调整带来的风险”。而就在不久前,几家上市银行中报公布的房贷压力测试却表现得相当从容:在房价下跌50%的情形下,各银行房贷不良率仅上升1-2个百分点。

  这不禁让人产生了直觉矛盾,一方面可以容忍房价下跌五成,一方面在房价尚未大幅下降之时齐呼风险,态度转换之快,值得玩味。

  当下国家的房地产调控声势凶猛:“新开楼盘不许涨价”、“调控无效行政问责”还有箭在弦上的房产税,可谓力度空前。笔者看来,正是这场以价格打压为直接目标,导致销量下滑的楼市窘境和持币待购的心理僵持;在面临真正利益考验的时刻,银行业才匆匆抛掉颇有政治意味的抗压指标,为自己的实际利益大声呼喊。

  房价下跌,利率上升,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将上升,税前利润下降,这是摆在银行面前的艰难考验。

  此段房地产调控对房套的贷款做了限定,在楼市二次调控和银行信贷额度日趋紧张的双重夹击之下,银行房贷利率优惠政策继续收紧,最直接的后果是放宽信贷的缩量,导致利润的下滑。比如,北京、杭州等地多家银行首套房贷回归基准利率,虽然仅限于首套房,但是优惠折扣已经不存在了,在上海,房贷收得更紧,拒绝三套房贷,甚至不许外地投资者在上海贷款买二套房。这样,势必收缩房产信贷,影响银行效益。

  笔者认为,在这次调控中,银行业最大的风险是,不良贷款额将集中上升。

  这个风险最主要在于信贷政策收紧给房地产行业的资金链带来的压力,一旦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链条断裂,对上端的土地储备贷款、下延的住房按揭贷款都会产生影响。不难想象,在调控过程中和调控结束后,不良贷款额的集中上升似乎难以避免。

  政府面对“恼人”的高房价,拿着调控这把“多刃剑”朝着楼市砍去,从现实情况看,目前只是瞄准开发商,比如新开楼盘不许提价(上海),同时要拉出来陪打击的是若隐若现的炒房大军,而最前端出让土地的地方政府倒是埋藏在人们注意力的背面了,在一级市场捞足一把的地方政府会在调控的旋风里,把诸多风险转移给银行,因此,银行在这个时候呼喊真实的心声,倒容易理解。

  就老百姓而言,相当一部分也依赖银行贷款(按揭)来购房。这样看来,在国家凌厉的房地产新政下,银行的处境最为尴尬。不难想象,大批空置房出现,对金融资金链条带来严重打击。

  更严重的是,大幅调控可能会造成热钱撤走。进入四季度,银行信贷额度越发紧张起来,而近日央行上调工、农、中、建、招商、民生等6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加剧了这些银行信贷额度紧张程度,银行应付“无米之炊”的办法只能继续收紧甚至放弃房贷业务,可能会导致房地产行业景气度的低迷,由于房地产是“热钱”最为热衷的投资领域之一,银行业在调控中“让出两厢”,就会给热钱腾出道路,进入房地产业,银行业会在房地产业丧失领地,挫伤锐气。

  目前,中国风险管理体系和制度很不完善,被中国银行业寄以厚望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实际上是各国妥协的一个结果,其最主要的工作在于提高风险量化水平,并没有给在房地产调控当中的中国银行业预备“防火墙”。笔者认为,这时候,银行业搁下抗压指标,发出一种面临风险的自我警示,倒显得率真和负责。张俊才 (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