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周江 通讯员 王树盛)“没想到能搬出大山!更没想到农民能丢下镰刀、锄头,过上城市人的生活!”10月12日,记者来到朔州市平鲁区大有坪移民新村,从曾经出行难、就医难、上学难、增收难的“四难村”和尚壁村整体搬迁至此的村民们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如今越来越多的平鲁农民享受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益处。平鲁区城市人口由过去的4.5万增加到近10万,移民搬迁137个村18648人,村庄总数由442个缩减到286个。
平鲁曾经是全省乃至全国出了名的贫困县区。近年来,该区着眼转型发展,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摆在战略位置,强力推进城乡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六个一体化建设”,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平鲁的实践吸引了研究者的目光。9月下旬,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中共中央党校的20多位专家深入平鲁乡村,探寻资源型区域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新路径。
专家指出,在资源财源有限的情况下,抓住龙头可以更有效地带动发展,平鲁的“一城十镇百村”思路,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是城乡一体化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
记者在平鲁看到,按照“一村一品”的规划,这里大力发展林草业、设施农业和特色养殖业,已建成一批“生态庄园”村、股份制牧场村和标准化养殖村等,投资4.7亿元的牧草加工、皮鞋加工、小杂粮加工等开发项目已全部建成投产。在白堂乡大棚蔬菜基地,一位菜农对记者说,搬迁到离平鲁中心城区井坪不足10分钟车程的安太堡移民新村后,自己开始种菜,收入增加了很多。
对此,原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肖万钧指出,城乡统筹要处理好稳定农业和强大工业的关系。农村应该形成以高效农业为基础,以新型工业为主体,以商业服务业为纽带,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这样农民才能过上高标准的小康生活。同时,有专家指出,搞好城乡统筹,必须搞好城市发展,要有一定的规模、一定的产业,才能产生辐射带动作用,周围的农民才能受益。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