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区作为四川省成都市西部新城核心品质区,长期以来将高品质的生态作为全区最重要的“本底”和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来巩固和发展,坚持打造国家生态区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
通过科学统筹,发展生态经济,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境治理,着力把温江建成活力之城、生态之城、魅力之城、品质之城,正在努力实现低碳、生态、绿色发展和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今年5月,温江区顺利通过创建国家生态区预验收。7月,以全部指标达标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国家生态区技术评估,攻下了通往国家生态区的最难关卡。这是温江区迈向“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又一个里程碑。
近年来,温江区委、区政府提出以创建国家生态区、建设“低碳温江”为载体,为成都创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先行先试,跑出直奔国家生态区的“温江速度”,着力把温江建成活力之城、生态之城、魅力之城、品质之城。
以创建国家生态区、低碳温江为载体,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打造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田园温江
温江区委书记田蓉指出,“生态是温江最重要的本底,也是温江必须努力打造和巩固的核心竞争力。”在迈向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进程中,必须坚持低碳、生态、绿色发展,建设更加美丽生态的田园温江。
2009年底,成都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正式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把未来成都建设成为具有田园式的城市形态、国际性的城市功能和现代化的市域产业体系,“山、水、田、林、城”融为一体,生态环境良好,居民幸福,基础设施配置均衡、功能完善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温江区地处成都平原腹心,素有“金温江”之美誉,是成都新一轮城市发展中“西部新城”核心品质区,温郫都国家生态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面前,温江独具优势。
“温江是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最合适的示范区。作为成都西部新城的核心品质区,温江不仅具有核心地位,而且生态环境良好,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在二三圈层最高,已具备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的现实优势和条件。特别是优美的生态、和谐的环境、完善的功能是我们打造田园温江的重要优势。”温江区委书记田蓉满怀信心。
温江区一直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区”战略,为巩固和发展良好生态环境,区委、区政府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一连串生态发展的足迹,展示了温江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决心和努力,也为温江未来“田园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区委书记田蓉指出,“建设更加美丽生态的田园温江是我们坚持不懈的目标,要把温江建设得更具品质、更具魅力,既要生态环保、形态优美,还要功能现代、配套完善、幸福和谐,全面提升温江宜居宜业的品质和水平。”为此,温江区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打造出“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具有温江特色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并为此加快了创建国家生态区步伐。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必须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以创建国家生态区和建设"低碳温江"为抓手,建立健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体系,积极打造生态品牌,使"生态、美丽、田园、低碳"的生态品质不断升华。”温江区区长谢超说。
基于如此深刻的认识,2006年以来,温江区就积极谋划创建国家生态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创建国家生态区实施意见》、《国家生态区分解专项目标任务及考核细则》。
2009年10月,借创建国家生态区之机遇,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生态承载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温江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低碳温江”的实施意见》,启动了“低碳品质区”建设,将“低碳温江”列入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就是要充分利用建设国家生态区的优势,积极探索田园城市发展路径,通过低碳建设,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实现经济"绿色增长"。以突出绿色生态和形成特色优势为方向,按照"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开展生态创建,发展生态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谢超说。
启动顶层战略规划,提升全境温江理念,构建生态环保规划体系 温江区以“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理念为指引,在创建国家生态区进程中,高水平规划生态建设,深入推进温江顶层战略规划,形成以区域总体规划为基础、控制性规划为实施途径、各专业专项规划相融合的生态田园城乡规划体系。
温江为了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产业升级,彰显国际花园城市的魅力,坚持一流的标准和品质,从城镇布局、产业发展、总体风格、建设形态、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方面编制完善和提升规划,确保建设充分体现田园城市和国家生态区的“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产业发达”的核心要义和品质内涵。 此外,温江还坚持把生态作为刚性要求贯穿于城市规划体系中,在西部率先编制完成《温江区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指标体系研究》,共编制完成城市空间的立体规划、蓝道(水系)规划、绿道规划、文庙片区保护规划、江安河绿地景观风貌规划等城市设计22项、新型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24项,形成了从宏观到微观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体系。
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思路发展生态经济,推进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构建温江特色生态产业体系
推进产业高端化和发展高端产业,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基本目标。温江紧扣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体系目标,深化“兴三优二、一三联动”的产业发展战略,坚持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大力发展生态型现代服务业和农业,发展环境友好新型工业,形成独具温江特色的生态产业体系。
突出发展生态型现代服务业。温江着力构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用3~5年时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50%以上的目标。目前,温江区成都国际医学城芙蓉长卷中医养生产业起步区“合一庭”、八一康复中心、博奥医学独立实验室等已正式运营,全区健康休闲产业及产业链正在成形。2009年,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6.95亿元,增长12.5%。今年1~6月,全区新引进项目136个,服务业项目占项目总数70%以上。
努力发展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温江深入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建立低碳经济试点示范,完成3家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提出节能降耗改进意见15项,实现经济效益500多万元。2009年拒绝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温江区域产业规划项目25个,“十一五”期间,全区投资近两亿元,关闭淘汰落后产能企业64家,全区累计削减COD8776.15吨、二氧化硫374.65吨、氨氮490吨,有效减少了工业能耗造成的环境污染。截至目前,工业园区共引进各类项目741个。
积极发展生态田园型都市农业。温江立足自身水资源和花卉资源丰富的特点,在打造生态型城市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集休闲体验、旅游度假、生态观光为一体的都市型生态农业,促进花木产业提档升级。目前,已建成中国中西部最大的花木生产基地13万亩,无公害绿色产品基地3万余亩,成功组建全市首家“花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科研院校+科研企业+示范基地+花农(生产基地)”的多元化花木科技研发体系。
重拳出击、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构建生态环境体系 温江始终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并重,坚决夯实生态基础,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突出抓好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生态保护与建设,构建起使环境质量全面提高,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奠定基础的生态环境体系。
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近年来,温江区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力度,搬迁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所有污染源,投资约3亿元铺设自来水管网427.3公里,确保农民集中居住区自来水供应率达到100%。
每年开展化工、印染、电镀、造纸等重点污染行业专项整治,“三废”排放全面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近16亿元,建设完成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和海峡两岸科技园工业污水处理厂、镇(街)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设施,对全区公立卫生院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实现了城乡污水处理全覆盖。全区日处理污水能力已达11.6万吨,污水收集率达90%以上,处理率达80%以上。此外,仅2008年和2009年,就投资1000余万元,在区内划定养殖场禁养区和限养区,建立畜禽养殖场,修建沼气池或污水处理站,关闭禁养区内137家污染养殖户,从源头上减轻了养殖污染。
鼓励企业发展循环技术,如开展青岛啤酒废水治理设施项目,青岛啤酒动力车间的空压机及二氧化碳回收机,均使用循环水进行冷却,几大机组循环水使用量达到100%节约水耗;发酵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回收。仅2009年上半年,COD排放总量减少31.2吨。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全面开展了以扬尘、燃煤、机动车尾气为重点的大气污染因子整治,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35天以上。编制完成了《温江区燃煤污染控制规划》,在全区开展限煤工作,推广CNG清洁能源的使用,清洁能源率达95%以上。加强机动车尾气监测,严格实行环保标志制度,公交车、出租车使用CNG清洁能源率达95%以上。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由2006年的83.9%提升到2009年的92.6%。今年初,温江区获准加入“联合国气候中和网络”,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16个先锋城市之一,引起广泛关注。
塑造田园品质,打造优质人居环境,构建生态人居体系 为了构建生态人居环境,温江依托优质生态基础、结合人工生态环境和“细胞工程”建设,通过合理布局人居空间,努力塑造温江田园品质,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点、线、面相互结合的生态景观,建立起城乡一体、多中心、网络化的优质生态人居体系。 合理布局人居空间。按照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定位,启动顶层战略规划,形成了城乡一体、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乡空间布局和人性化、生活化的城市空间结构。
大力实施“生态细胞”工程。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园区、生态村、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建设一批生态环境优良的典型示范。目前,建成生态细胞工程285个,实现环境优美乡镇全覆盖,已命名国家环境优美乡镇两个,命名生态村55个、生态家园201个、省级生态人居小区11个,建成两所省级绿色学校、6所市级绿色学校。
加快生态文化建设,彰显城市文化特色,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温江凭借自身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开展生态知识普及教育,不断提高公众参与能力,形成了全社会提倡节约和保护环境的价值观念,构建起引导人们实行低碳、绿色、生态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的生态文化体系。
大力弘扬生态文化。保护城市文化特质,彰显城市文化特色,加强对历史建筑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遗址的维护。大力抓好宋代文庙、陈家桅杆、古蜀鱼凫遗址的规划保护。2007年,温江宋代文庙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加强生态知识普及与教育。结合开展“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通过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媒体,广泛深入开展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小区生态文明村和生态家园创建活动。将生态区建设与生态科普基地建设结合起来。
提高公众参与能力。倡导绿色消费,从节水、节纸、节能、节电做起,激励公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建立完善环保机制,构建生态能力保障体系,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打造良好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温江区通过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环保队伍能力建设,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及环境考核体系,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温江区级财政将环保投入列入本级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近年来,政府累计投入资金近16亿元,吸纳社会资金25亿元,用于生态和环境保护硬件设施建设。
强化科技支撑。温江借助成都市强大的科技人才和高层次智力资源,组建了生态区建设专家咨询小组,为温江制定重大产业政策、社会发展政策和规划布局重大生态环境项目、生态经济项目等提供指导。
加强环保队伍能力建设。今年,温江区继续投入168万元用于环境监测监察能力建设,强化环境安全预测、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及环境考核体系。完善了城市节水考核标准、雨水利用标准、重点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土地集约利用标准、村镇规划标准;建立了资源消耗数据库和涉及工业增加值比率、万元GDP综合能耗等重点指标的统计指标体系。
建立完善生态创建组织保障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区“生态办”联合区纪委、区“目督办”对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过程督导。
高标准实施生态区建设,打造温江生态品牌,建设“宜居宜业”温江,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环境就是生产力。温江坚持高品位的生态建设和严格的环境保护,产生了巨大的绿色效应,实现了项目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集聚,建成了名副其实的活力之城、生态之城、魅力之城、品质之城。获得了“经济发展不输东部、生态环境全国一流”的高度评价。
温江坚持将生态标准贯穿产业调整,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2009年,全区服务业比重同比增长近5个百分点,以温江为主体的西部新城现代服务业功能区成为了成都市13个市级产业功能区之一和成都市的城市副中心。
有关各方对温江区生态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环境保护部生态司司长庄国泰在调研温江生态区建设时说,温江充分利用生态资源,提升地域价值,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的有效做法和先进经验将成为西部其他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范本。
四川省环保厅厅长姜晓亭说,温江坚持把高品质的生态环境作为最重要的核心优势和比较优势来发展,把生态资源作为“资本”来运作,以生态为载体和依托积极培育生态产业,其实践充分证明,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完全可以有机统一,甚至环境效益还带动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温江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发展路径。
温江区生态建设大事记 2001年,温江与郫县、都江堰联合被评为全国连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2004年,荣获联合国“全球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杰出成就奖”。
2005年9月,成功举办了中国第六届花卉博览会。
2006年3月,申请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区,并即时启动创建工作。
2006年10月申请创建省级生态区,并启动创建工作。
2007年9月14日,获中国人居环境金牌建设试点区授牌。
2007年11月26日在英国伦敦第十一届全球“国际花园城市”决赛中胜出,荣获“国际花园城市”称号。
2007年12月荣获“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区”称号。
2008年10月,发布实施《温江生态区建设规划(2008~2020)》。
2009年3月25日,召开创建省级(国家)生态区动员大会。
2009年10月8日,启动“低碳品质区”建设。
2009年10月13日,获“2008年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2009年12月11日,通过省级生态区验收。
2010年2月,联合国环境署正式接纳温江为“联合国气候中和网络”成员,成为全球第16个、亚洲第3个、中国第2个获准加入此网络的城市。
2010年4月20日,率先实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覆盖”。
2010年7月28日,通过国家生态区技术评估。
2010年9月21日,获联合国人居署颁发的“2010年绿色亚洲人居环境奖”。
感 受 温 江 从天府广场出发,一路向西,映入人们眼帘的全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跨过三环路后,就是成都著名的生态大道——光华大道。在光华大道的绿树和鲜花中穿行,不多会儿就可到达充满温馨和温情的好地方——温江。
这是一片迷人的土地。13万亩奇花异草争芳斗艳,一座独具生态园林特色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正在生长崛起。
这是一片富饶的土地。综合实力连续13年位居四川省十强,综合指数连续6年跻身全国百强。
这是一片充满活力的土地。4000年前,孕育了古蜀鱼凫王国。今天,开放的温江已经成为国际花园城市,获得了联合国全球生态和环境保护杰出成就奖、国际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影响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等多项褒奖。
沧海桑田,平畴沃野。光华大道、芙蓉大道、成温邛高速和正在抓紧建设的成都地铁四号线彰显出温江独特的区位优势。“家住锦城西,人在水边栖”,这首民谣生动描绘了生活在温江的惬意。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今天,温江已经成为川西平原上一颗璀璨的生态明珠。
环境就是生产力。生态建设、保护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绿色效应”。
因为环境美,以西南财经大学为代表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纷纷迁往温江。
因为环境美,包括多家世界500强在内的知名企业选中温江创业;还是因为环境美,四面八方的人们置业温江居住。
“绿色效应”给温江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书香满柳城,温江气自华。”亲水花香的生态环境,精致博雅的文化氛围,走进温江,可以探寻4000年古蜀文明的踪迹,在鱼凫国都温泉中洗去旅途的疲劳……
昨天的温江,孕育了古蜀文明,书写了金温江的神话。
今天的温江,古蜀文明与亲水花城相生相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到处生机勃勃。
明天的温江,必会更加繁荣。王小玲 彭清维 (来源:中国环境报)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