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法官要深入群众“接地气”

来源:人民网
2010年10月19日14:21
  内容提要

  司法工作的根基在群众,法官只有紧紧地扎根群众,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法官只有通过深入群众“接地气”,从群众中汲取营养、智慧和力量,才能脚踏实地,“强身健体”,担当重任,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伟大事业中有所作为。

  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无敌英雄安泰是地母盖娅所生的儿子,只要他脚踩在大地母亲的身上,就能得到源源不断的力量。在一次搏斗中,安泰被他的对手高举到空中失去抗衡的力量而最终落败。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大地是我们的力量之源,离开大地,我们将一无所成。司法工作的根基在群众,法官只有紧紧地扎根群众,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通俗一点儿讲就是,法官必须要“接地气”。只有通过走进群众“接地气”,从群众中汲取营养、智慧和力量,才能脚踏实地,“强身健体”,担当重任,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伟大事业中有所作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司法工作的根本宗旨;走群众路线,既是我们党的一大法宝,也是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有的法官特别是年轻一代法官,对群众路线缺乏深刻理解,片面强调坐堂问案,一判了之,不愿意也不善于做群众工作,有的甚至不屑于走进群众、亲近群众,在感情上与群众日益疏远,在工作中也难以得到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更值得反思的是,当下法官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许多法官不得不经常加班加点,为工作付出了百倍努力、百倍艰辛,但群众对法官、法院的评价并没有随之提高,缠诉滥诉、缠访闹访现象不断出现,甚至发生危害法官的极端情况,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面临严峻挑战。

  司法工作是适用法律的工作,更是一项关于人的工作;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经验阅历。我们的法官大多年轻,从法学院到法院,从学校的大门到法院的大门,缺乏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同时,囿于个体的局限,法官对社会、对生活的认识也必然会存在差异和不足。如果脱离群众,法官就难以与群众形成共同语言,就难以与群众产生情感共鸣,就难以了解群众所需,在审理案件、化解矛盾中,就难以洞察矛盾背后的深层原因,难以用群众语言、群众能接受的方式做好群众工作,也势必影响到法官的工作成效。

  最高法院王胜俊院长指出: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本质属性,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人民司法工作的重要基石,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司法之于群众,正如树木与土壤、鱼与水、血与肉的联系。失之于群众基础,司法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有作为,更何谈维护公平正义。坚持司法人民性,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接地气”,是法官做好新时期司法工作的重要方法。

  法官要接好“地气”,必须心系群众。心有群众、心系群众,是重视群众、走进群众、为群众服务的前提和基础。司法的人民性,决定了司法权源于人民、属于人民、服务人民、受人民监督,决定了我们必须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认真回应群众关切,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要求我们必须自觉以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好坏的评判标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转型时期,各种矛盾日益突出,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新要求新期待日益增多。只有心系群众、着眼群众,才能激发出服务群众的强大内在动力,才能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才能找到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金钥匙。

  法官要接好“地气”,必须走进群众。只有走进群众,才能了解民意,倾听民声,体察民情,才能知道群众缺乏什么、需要什么、期盼什么,才能为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司法服务。社区、企业是社会的鲜活细胞和重要的基层单元,是法官“接地气”的重要连接点。走进群众,就是要走进基层,走进社区,走进企业,了解群众、企业的生产生活、所需所求。好的方法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走进群众,既要调动法官个体的积极性,又要搭建合适的平台,完善“接地气”的机制,为法官“接地气”提供强大的驱动力。近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市法院部署开展“法官进社区”、“法官进企业”活动,就是为法官“接地气”提供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走进群众,还必须综合运用面对面交流,电话、短信、网络交流等多种方式,实现无隙沟通,使法官成为群众身边的法官。

  法官要接好“地气”,必须融入群众。走进群众“接地气”,不仅要“走”,更要“进”,要真正地融入到群众中去,让群众接纳我们、配合我们、欢迎我们。要融入群众,就必须摆正自己在群众中的位置,认清自己服务者的角色,抛掉司法的“神秘”,放下法官的架子,把自己当做群众的一员,以平民法官的形象赢得群众的支持;必须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以谦卑感恩的心态,尊重群众,理解群众,关心群众,以真情实意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必须带着虚心学习的态度,把它当做丰富阅历、增长见识、提高素质、增强能力的重要途径,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以谦逊的态度获得群众好感;必须把握清正廉洁的底线,融入群众而不能将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既要入乡随俗,又要把握分寸,以清廉形象争取群众的信任。

  法官要接好“地气”,必须依靠群众。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切为了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是破解法官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推进法院科学发展的有力武器。要依靠群众谋划发展思路。通过走进群众“接地气”,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开言路,聚集民智,问计于民,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要依靠群众增强工作成效。“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司法工作好不好、改革对不对,群众最有发言权。通过走进群众,开门纳谏,有助于我们及时修正政策,改进方法,增强工作的成效。要依靠群众破解工作难题。从调解到裁判,从人民陪审到处理涉诉信访,从审判执行工作中各类线索的提供到送达取证的配合,司法工作一刻也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只有紧紧依靠群众,才能争取群众支持,为法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

  法官要接好“地气”,必须服务群众。为群众服好务、谋好利,既是“接地气”的立足点,也是最终归宿。更好地服务群众,首先要在服务方式上更加人性化,以群众能接受的方式,群众能听得懂的语言,解开当事人的心结,促进矛盾化解;要在诉讼程序上更加便利化,不仅要坐堂问案,更要结合案情,走进社区,走进企业,加强调查研究,避免法庭成为当事人诉讼技巧的竞技场,真正把公平正义输送给群众;要在服务内容上更加符合群众要求,以群众需求为第一信号,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使司法服务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需求;要进一步增强服务的主动性,通过积极开设巡回法庭、法律讲堂、指导调解、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主动送法进社区、进企业,更好地服务群众。

  做好新时期司法工作,法官既要立足法院,又要跳出法院,深入群众“接地气”,养足“精、气、神”。惟其如此,法官才能茁壮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参天大树,法院的科学发展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作者系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来源:《深圳特区报》)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