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数据 全球媒体看“缓” 亚洲股市跟着跌 长远来看对全球经济是利好
GDP慢跑 其实中国心里有谱
11.9%,10.3%,9.6%,三个季度GDP数据大排队,外媒齐刷刷地将目光放在了中国连续放缓的脚步上。
昨日,中国毫无疑问再次成了外媒高悬起来议论的大话题,而这只因作为全球三大经济体之一的中国第三季度数据的新鲜出炉。不过,“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继续放缓”迅速成了不同国家媒体讨论的同一主题。
然而放缓归放缓,步子迈得仍矫健。不过,中国经济增长依然有“心病”,《纽约时报》就指出,中国面临通货膨胀的担忧。
外媒综述·盘点
外媒报道聚焦经济放缓
在英文搜索引擎中键入“China”一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迅速成了高频词,在标题中反复出现。
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标题称,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速降温。美联社称,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继续放缓。英国《金融时报》则写道,中国经济增长减速至9.6%。而法新社则称,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速放缓,但是依然强劲。
《金融时报》报道称,中国经济第三季度同比增长9.6%。这一速度对大多数国家而言算得上热火朝天,而对中国来说,已较今年早些时候降温和减速。
报道指出,让经济增长缓慢减速恰是中国努力为之的。加拿大皇家银行驻香港经济学家布莱恩·杰克逊说:“今年早些时候实施的政策措施,看上去成功帮助中国经济在过热和严重减速之间,找到了一条中间道路。”
经济刹车中国胸有成竹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2010年1-9月GDP较上年同期增长10.6%,增速继续回落,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紧缩宏观政策之举对国内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
报道称,三季度增速比二季度10.3%的增速有所放缓,此前中国政府已在逐步停止刺激经济并采取措施为房地产等市场降温。
中国经济温和增长符合经济学家的预期。鉴于中国央行本周二意外加息,今天出炉的数据可能表明,中国政府对目前经济增长放缓的局面感觉满意,它更加关注通胀加剧和房价上涨问题。《金融时报》也指出,周四公布的数据却基本上与分析人士的早前预测一致。这说明中国认为经济仍在复苏轨道上,加息意在控制复苏的楼市,以及最近几周飙升的股价。
外媒综述·聚焦
中国经济跑得慢 亚洲股市跟着跌
中国经济第三季度数据让市场动荡不少,投资者也“紧张不已”。据美国杂志《商业周刊》报道,中国经济下滑至年内最低的消息一出,大多数亚洲股指纷纷下滑。投资者担心中国将进一步遏制房价的上涨,并且可能阻碍美国经济的发展。
报道援引悉尼安保资本投资公司投资战略总裁沙恩·奥利弗的话称,尽管公布的数字并未表明中国需要采取进一步的紧缩政策,但是市场对数据非常地“紧张”。亚洲的股市在短期内上涨得如此之快,也引发了人们对股市和资产泡沫的担忧。
不过,这样的数据同样让美国媒体有了另一番猜想。美国彭博社就报道称,中国经济增速现在将近是美国的三倍。而这样的速度更会火上浇油地增加各国对人民币升值的争论。
削减进口是短痛 长期来看是利好
美国知名杂志《福布斯》指出,随着中国经济朝着更持续性的方向发展,中国的“直线上涨”的经济在第三季度有所放缓。
报道指出,现在全球经济已经与中国“唇齿相依”。随着中国铁矿、机械化产品进口的削减,将削弱全球经济的复苏。而这其中美国、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受伤”将会较大。
《华盛顿邮报》援引IHS全球视角的中国问题分析师桑顿的话说,短期的经济下滑意味着中国对其他国家的进口需求将会下滑。
但是长期来说,中国经济的放缓对全球经济来说是个好消息。也就是说,中国经济不能一直“走得太快”,而“过于匆匆将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朝鲜日报》也称,对韩国来说,如果中国为预防通货膨胀而进一步上调利率,中国内需市场就会萎缩,韩国出口企业业绩将会随之恶化。
外媒综述·预测
四季度GDP增幅接近9%
路透社报道称,一位资深经济学家称,从三季度数据看,中国经济的下行比原来预期的乐观一些,尽管向下趋势未改,但程度比预期的好,且整体态势也由下行向回稳转变。
他认为,考虑到基数和翘尾因素,预计四季度GDP增幅会在8.8%-9%左右,而政策的取向会继续保持稳定。
华宝信托宏观分析师聂文也表示,三季度GDP增速比市场预期的要高,表明实际经济情况比预期的要乐观。预计四季度因为基数原因,GDP增速回落到8.8%左右,今年全年为10%。
主流外媒报道标题
路透社:《中国经济缓慢向前》彭博社:《中国经济降温但通胀上涨》英国《金融时报》:《中国三季度经济增长有所放缓》美国《华尔街日报》:《中国第三季度GDP增速放缓通胀压力继续增加》美国《纽约时报》:《中国面临通胀担忧》韩国《朝鲜日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三季度增长9.6%》印度《经济时报》:《中国增速全年最慢》
外媒综述·通胀
不愁放缓 愁通胀
美国《纽约时报》以“中国面临通胀担忧”为标题称,中国上个月的通胀已经上升到了两年的最高水平。
路透社则报道称,前三季度经济指标显然打消了市场对整体经济过快下滑的担忧,但连创新高的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备受关注,不排除四季度央行再度加息以引导通胀预期和应对通胀压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称,CPI的上涨仍然令人担心,且从目前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看,后续CPI回落可能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
通胀年内有望缓解
《纽约时报》文章还指出,中国的通胀压力仍然很大。报道援引53岁的李慧君(音译)的话称,“所有的东西现在都很贵,食品,特别是蔬菜,更不用说衣服、鞋子。物价噌噌地涨,唯独不涨的是工资。”
分析家同时指出,中国能否将“通胀压力”的挑战迎刃而解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预计通胀将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得到缓解。政府将采取措施提高产量和食品的分配。《华尔街日报》援引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的话说,中国仍有可能实现将全年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0%以内的目标。
而报道也指出,即便与最新调整后的基准存款利率相比,9月份的物价水平使得中国仍连
续第八个月处于负利率。
文/记者王进雨黎史翔
专家观点
中国仍将带动全球经济增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上午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的确有了较大程度的增强。
外媒担心我国三季度GDP增速下滑可能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情况,张永军对此有不同看法,我国GDP增速目前公布的是同比数据,三季度同比增幅的确在下降。但如果从西方国家较常用的环比情况来看,我国三季度GDP和二季度相比,经济增长的走势并没有改变。
“通胀的确是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最大的心病。”张永军说,通胀的压力更多地反映在资产价格上,比如住房价格等。
张永军说,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一点。本周央行刚宣布加息,前不久提高了准备金率,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也在不断出台。这些举措都将对稳定房价、缓解通胀压力起到积极作用。 文/记者曾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