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开通科研成果转化直通车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10月24日06:32
  这是一项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自2006年以来,他们每年获得的武警部队科技进步奖都在20项以上,有关执勤装备的科研攻关,年年都有新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这是一个一以贯之的大思路:从科研选项、立项,到科研力量动员、科研经费投向,他们始终紧贴部队实际需求,紧贴完成任务需要,坚持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坚持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坚持为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服务。

  金秋十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等知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武警工程学院举办的第12届学术报告会。这些军地科技英才,在赞叹该院科研工作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更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其良性循环的科研发展之路。

  从打造网络平台到开发实用软件——

  部队建设的方向在哪里,科研攻关的步伐就迈向哪里

  今年8月,一场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突袭甘肃舟曲,一时间,武警甘肃总队、武警水电部队、武警交通部队各路抢险救援大军齐赴灾害现场,武警部队各级指挥员快速地通过网络视频对抢险现场实施调度和指挥。

  如今,武警部队已成功建起了从总部到总队、支队、中队的综合网络平台,网络平台具有值班查勤、装备管理、文电传递及视频会议等功能。从第一代网络平台开发设计,到如今先进的卫星网络平台研制,都凝聚着武警工程学院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汗水。

  在综合网络和卫星网络平台论证、招标过程中,通信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张殿富是专家组副组长。在研制卫星网络平台时,他是技术负责人之一,参与整个移动网络平台的设计论证。在维护、改进第二代网络平台装备技术的同时,协助总部业务部门完成了第三代网络平台的技术方案。

  打造武警部队上通下联的网络平台,持续时间长,牵涉精力大。武警工程学院却要人给人,要设备给设备,全力投入到这项事关武警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大项目之中。院长龙汉荣说:“建设以信息化为牵引和支撑的现代化武警,是武警部队建设的方向,部队建设的方向在哪里,我们科研攻关的步伐就迈向哪里。”

  武警部队各式装备成千上万,装备种类型号繁多,人工管理难度大。为了实现装备信息化管理,2005年,武警部队司令部装备部将破解此难题的任务下达给工程学院。受领任务后,该院通信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软件研究室主任巩青歌,带领课题组加班加点,编制了200多个不同功能的模块,成功研制出“武警部队武器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从装备调拨到装备报废、退役的全过程管理。

  如今,这套信息系统由于设计理念先进,维护、升级、培训成本低,在获得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同时,已在武警部队近千个执勤点稳定运行了4年多,极大地提升了武警部队装备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在这个学院,类似巩青歌的科研骨干们,着眼武警部队信息化建设需要,已先后开发出了“武警部队通信训练考核系统”、“武警部队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系统”、“教务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等104项实用型软件,绝大多数得到了推广使用。

  从研制“背包无人机”到探索“隔墙成像雷达”——

  执勤装备哪里有弱点,科研攻关就在哪里聚焦

  执勤、处突是武警部队的一项中心任务,对战场一线官兵的要求是:看得见、打得准。

  以往,“看得见”始终存在着一项空白:没有空中侦察监视设备。

  如今,罗卫兵和他的科研团队成功地填补了这项空白。

  处突、反恐的空中侦察属超低空侦察,其设备既要机动灵活,又要实时、准确,能清晰捕捉、传递现场情况,小型无人机无疑是一个最佳选择。

  自动飞行控制器是小型无人机的“大脑”,要制作出符合小型无人机要求、仅有30克左右的自动飞行控制器更是难上加难。

  想要的买不到,能买到的不能用,只能走消化技术、重新设计这条路。罗卫兵和他的伙伴们,仅用一年半时间,就把自动飞行器从“两个香烟盒”缩小到一个“火柴盒”,与世界最高水平相差无几。

  以往,国内航模或无人机所用材质,要么是轻木,要么是玻璃钢,易被发现又不耐摔。罗卫兵带领他的团队反复试验,发明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其亮度、强度、重量完全符合要求,还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2008年,由罗卫兵团队设计的小型多功能战术无人机正式定型。这种机长不足1米,可折叠拆卸的“背包”式单兵无人机,可以在楼顶、阳台、车顶等任何地方放飞,神不知鬼不觉把指挥员想要的现场情况一一传回,成了一只“会飞的眼睛”。

  “执勤、处突是武警部队的中心任务,装备是战斗力的物质基础。”学院政委张剑萍说,学院作为武警部队装备科研的主要基地,执勤装备哪里有弱点,科研攻关就要在哪里聚焦。

  穿透定位一直是武警部队处突、反恐的一个盲区。装备运输系军械管理教研室副教授翟晓军,从读博士起,就开始追踪研究超宽带雷达技术,在院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他与课题组的同事们克服经费、技术力量不足等重重困难,白手起家,在全国10多家科研单位中,率先研制出了透视眼探测器、隔墙侦察二维成像雷达、隔墙侦察三维成像雷达等系列装备,获得了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

  几年来,这个学院立足武警部队处突、反恐作战需要,针对部队急需的通信、侦察、测毒、夜视等10大类百余个项目攻关,目前正式投入生产并装备部队形成战斗力的已有50余项。

  从设计“哨兵防袭感知器”到制作“防弹防刺服”——

  一线官兵急需什么,科研攻关就提供什么

  嘟嘟嘟……

  有人来了!听到腰间报警器响了,哨兵立刻转身警戒,当他发现是战友来换哨,哨兵才解除了戒备。

  这是“哨兵防偷袭感知器”在哨位上使用时的一个情景。

  哨兵防偷袭感知器是油料教研室副教授李安训的一项科研成果。武警部队执勤任务重、哨位多,许多守护桥梁、水源、矿产等目标的哨位都设在荒郊野外,哨兵执勤,尤其是夜间执勤时,由于光线不足,对身后的突袭往往难以发现。

  李安训曾长期在武警部队基层工作,对哨兵的人身安全特别关注。来到工程学院后,经过反复试验,他成功研制出了哨兵防偷袭感知器,利用人体散发的红外线进行目标探测。

  由于这个项目科技含量低,评奖希望不大,立项之初,曾经招来一些质疑:一个学院,搞这些小玩意,有意义吗?

  “这个杯,那个杯,不如一线官兵的口碑。”该院科研部部长田小利说,评奖不是标准,更不是目的,关键要看一线官兵需要不需要。

  几年来,这个学院始终坚持一条:我们是武警部队的科研单位,一线武警官兵急需什么,科研攻关就提供什么。

  以往,一线执勤官兵有两种防护服:防弹服和防刺服。由于设计思路和防护材料不一,现有的产品,防弹的不能防刺,防刺的防不了弹,而位于高危险区的执勤官兵,常常却需要既能防弹又能防刺。

  于是,研制出两种功能合二为一的防护服,就成了一线官兵的期望。通信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杨小萌就把官兵的期望扛在了自己的肩上。

  国外同类产品,刀尖从1米外刺来,刀尖穿刺不超过7毫米为合格。

  “别说是7毫米,1毫米的痕迹也不能留下!”研制过程中,杨小萌与他的科研团队迎难而上,重新选择材料,始终坚持了研制的高起点。

  终于,一种刀枪不入的防弹防刺服诞生了。随后,应特殊地区执勤官兵的要求,杨小萌又设计了肩膀和脖颈防护服。

  “一线官兵的人身安全高于一切。我们的努力目标只有一个:让一线官兵毫发无损。”这是该院防护装备科研工作者的心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硕果满园的武警工程学院科研工作并没有止步,他们正向着新一轮的目标不断前进。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