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谢鲁江:政府拥资源太多 国家应助民众安排一生

来源:搜狐嘉宾访谈
2010年11月01日14:05

  国家要能帮助民众安排一生

  苏博:有一种观点认为,从外需到内需得需要一个基础,就是民众有实际购买力,同时愿意拿钱出来消费。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要完成外需到内需的转变,我们着重要注意哪些点?

  谢鲁江:从外需到扩大内需,实际上是很复杂的问题,我们不能强行要居民消费。培育消费能力不但是购买力的问题,不但是购买欲望的问题,还有一个要让老百姓对未来有稳定、合理预期的问题,说到底是制度安排的问题。

  大家有稳定的收入、社会保障,就会考虑到今后医疗基本上不太担心,有稳定的医疗保障,父母养老不用担心,有社会养老体制,小孩的教育不用负担太大,这样就会考虑多增加消费。

  我们制度安排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要能够帮助老百姓安排他的一生。西方国家讲的从摇篮到坟墓,当然不是说像西方国家搞高福利,欧洲所有国家都碰到这个问题。围绕老百姓一生做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这是需要和必须得。当大家有比较好的预期,制度等于是他的靠山,社会给他的靠山最重要的是有一套靠得住的制度。有了这套制度他的消费就会活跃,他的购买欲望强烈起来。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通过弥补社会差距来促进消费。比如收入差别,行业差别等等,通过弥补差距,来促进消费的增长。

  苏博: “富民”这一层面更多地会涉及分配体系、公平正义等问题,您觉得要完成这个转变,我们的经济体制和其他配套体制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改革?会存在哪些阻力?

  谢鲁江:我认为首先收入分配体制肯定要改革。比如说现在经常提到的劳资谈判制度,最低工资法制度,国家的审查制度,比如说工会组织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等等,这些方面都是有很多的新的制度建设的要求。另外像税收体制,我们能不能把个人所得税的税负降低或者起征点提高,个人所得税主要给国家提供什么功能,也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个人所得税是作为国家的主要税源,还是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工具?这也需要探讨。

  另外,如果以后个人所得税是作为今后政府的主要税源之一,相应的,纳税人享受的权利,享受政府的公共服务就要相应的改进和增加。

  阻力还是人们的认识问题。我们认识任何问题的时候,主要面向未来,不要纠缠于过去,过去你吃的多了,我分的少了,大家纠缠不清,好多事情很难办了。我觉得阻力主要是一些观念,还有利益的调整,利益结构有的人得多一些,有的人少一些。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康少见)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