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北京“挖片族”在工地泥中挖瓷片 渴望暴富(图)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0年12月03日08:58
昨天,在报国寺内,众多“瓷友”在杨晓龙生前的摊位上自发为其组织募捐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昨天,在报国寺内,众多“瓷友”在杨晓龙生前的摊位上自发为其组织募捐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京城“挖片族” 为求暴富甘冒风险

  挑地方、挖瓷片、找下家 全套职业链条浮出水——

  他们不是建筑工人,却忙活在建筑工地内,拿着铁锹和锥子在土里面不停地挖,希望能挖出值钱的陶瓷碎片,更希望挖出自己的新生活。近日,一名外地来京男子在工地挖瓷片时不幸遇难的事件,让“挖片族”这一职业进入公众视野。虽然有高风险,但利益和“一夜暴富”的传说,让很多“瓷友”难舍这一营生。

  昨天上午,报国寺古玩市场卖瓷片的摊位前,网上网下的“瓷片圈儿”同仁为杨晓龙的遗孤募捐。11月28日凌晨,杨晓龙在王府井海港城项目工地内挖掘古代瓷片时,遇到塌方不幸遇难,已经离异的他留下了正上小学的女儿。本报曾报道这一事件。

  据了解,11月28日凌晨1点多,杨晓龙和其表弟从工地北门进入,在一处已经停工的基坑内挖掘古代瓷片,挖掘中头顶落下一大块泥土,将其整个人掩埋。事发后工地调来挖掘机参与救援,但杨晓龙被救出后已经死亡,疑因窒息所致。

  据介绍,杨晓龙生前已离异多年,仅留下一个正在读小学的女儿。“瓷友”们得知此事后都很痛心,除了在网上发起募捐外,几名“瓷友”还在杨晓龙生前租的摊位前,现场发起了募捐活动。

  一个募捐箱,一个写着“大杨,一路走好!”的登记簿,截至昨天下午2点左右,捐款者已有50位左右。“前几天还和大杨贫呢。”一位“瓷友”说,真不敢相信一个活生生的人转眼就没了。

  昨天下午1点,杨晓龙的弟弟杨海龙带着父亲和杨晓龙的闺女,在为杨晓龙下葬后,从河北老家赶回来回谢好心人。现场募捐的同时,“瓷友”也网上进行募捐。截至昨天下午,网上网下共为杨晓龙的遗孤募捐了2万多元。

  杨晓龙在工地挖瓷片时不幸遇难,让“挖片族”这一高风险职业进入公众视野。据古玩业内人士介绍,在工地挖瓷片的行为早就存在,目前北京专职从事这一行业的至少有100多人。行为合法性的模糊、行业内利益的掣肘……导致一些“挖片族”、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均有所顾虑,记者用走访、追问到的一些碎片,试图拼凑起这一职业链条。

  ■谋营生:利益引出职业“挖片族”

  收藏爱好者云集的中国藏龙网上的一位资深网友介绍,北京最早的“挖片族”是一些瓷片收藏爱好者。上世纪90年代,瓷片买卖远未像今天这样兴盛,一些“瓷友”就到郊区的土场去捡,“工地上的土都拉到那里。”该网友说,也有人到正在拆迁的工地上去拾捡,他们的装备一般是铁锹、改锥,有的会用盗墓专用的洛阳铲,但这些挖掘的作业面大都是平面上的。也有“瓷友”会和工地上的工人谈妥,让他们将施工中发现的瓷片保留下来,隔段时间到工棚去购买,由于工人的“近水楼台”,这一方式至今仍是“瓷友”收藏的一大来源。

  “不排除一些人是出于爱好、为享受找到好东西的喜悦而去挖。”昨天在报国寺内摆摊的一位“瓷友”说,后来瓷片买卖兴起,不时有瓷片卖出一个高价钱,许多并不见得爱好瓷片的人,开始以挖瓷片谋生。“这就是垃圾,能赚钱的垃圾!”一位抱着箱子寻找买主的“挖片族”,在拒绝记者采访时说道。

  杨晓龙的弟弟杨海龙承认,自己也是从生计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的。那是2008年,他在又一次做小生意失败后,去潘家园市场逛,里面人山人海的繁荣景象让他觉得这行“大有可为”。后来怎么进入瓷片这一行当,又是怎么到工地上“挖片”的,杨海龙对此含糊其辞,只说“进入一个行业也不容易,需要一个时期”。 2009年,他还把处于职业迷茫期的哥哥杨晓龙带进了这个行业。

  ■选地方:建筑工地成挖片宝地

  “有瓷片的地方,要么是窑址,要么是生活遗址。”一位“挖片族”说,通州的毛家湾是一个“宝地”,当年景德镇的瓷器经由京杭大运河运到当时的通县,再辗转运到京城,一些破碎的瓷器就沉在水里,成为今天人们打捞的目标。此外,二环内一些达官贵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也是一块宝地。“而生活遗址的地方,就是工地。”

  一位“瓷友”说,那些“挖片族”经常开车或者骑着车到处转悠,发现工地后就确定了目标,不过进入工地却很不易,不外乎是偷偷摸摸跳进去,或者买通保安、工人混进去的,“挖掘的动静也不小,不被发现很难。”该“瓷友”说,进工地少不了要掏钱,甚至有人会给工头一部分钱“买断”。

  可是进入工地后也不是随便挖的,“主要看挖出来的生活垃圾。”一位“瓷友”说,发现挖掘出的土里有瓷片的,或者挖出的沟槽的横断面里露出碎片的,根据这些瓷片的品相和花色加以判断,再用铁锹和锥子挖。他们即使入行时不懂,做得久了也会有一些“经验”,“当然,还可能挖了一夜之后什么都没有。”

  如今随着新开工的工地越来越少,同行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以前我挖瓷片的时候,要是挖到一半别人就不能挖,除非这个人说放弃了。”一位“瓷友”说,但是不清楚现在情况如何,听说之前西四一个工地发掘出大量瓷片时,很多“挖片族”去挖掘,“还发生了冲突”。

  ■找销路:自行摆摊或互通有无

  在潘家园和报国寺内都有专卖瓷片的摊位,“挖片族”挖出的瓷片,或者直接摆摊销售,或者和其他买家互通有无,也有专门给二道贩子的。价格低的有2元钱的,高的也成百上千,遵循“物以稀为贵”的标准,还有的打磨成各种形状做成饰品。

  “官窑贵、民窑便宜,元青花价儿更高。”一位“瓷友”说,有时候也会有投机,比如低价买到好东西,转手翻百倍卖掉,反之亦然。“半夜三更正困的时候,谁愿意去挖啊,还冒那么大的危险。”一位卖瓷片的摊主反问说,大都是出于生计考虑。

  但是关于一夜暴富的传说在网上流传,对此,一位“瓷友”说,“挖片”就跟买彩票一样,有可能中奖,但是几率很小,一般情况下挖的都是很一般的东西,“挖出好东西的话,文物部门就来了。”

  杨海龙和他的哥哥都是从养家糊口开始踏入这个圈子,有人称,他们的生活刚刚开始好转。对于挖瓷片的回报,杨海龙不置可否,在记者的反复追问下含糊回答,“不久前有一个很神奇的事情,有人如果做得好能实现经济上的跨越,还有在行业地位上的提升。”

  ■存风险:砸伤、被埋时有发生

  “这也是不幸啊。”为杨晓龙捐款的摊主们纷纷感叹,说之前也有行内的人被砸伤的,辛辛苦苦挖瓷片挣到的钱都当医疗费了,也有遇到塌方人被埋半截的,所幸被一同前去的人及时拉了出来,像杨晓龙这样把性命都赔进去的,还真是不多。

  “可能是新手。”一位摊主说,杨晓龙出事时所在的沟槽,上面是活土,有经验的人都会避开这样的地方。也有人称,是利益让人不顾一切,“看到瓷片就跟什么似的,有什么危险都忘记了。”

  “这只是个意外,”杨海龙说,其兄长遇到的是内陷,“从外面塌方的都有前兆,有石块或者土往下掉,但内陷是从里面塌方,一下子倒掉把人埋进去……”

  “事儿都出了,想开点。”昨天下午,一位“挖片族”过来安慰杨海龙,他说事发时他在附近的另外一个工地进行挖片,挖着挖着感觉有些异样,“就是第六感。”他说,接着有工头跑过来告诉他“那边出事了”,他就赶紧上来了。

  采访中,痛失兄长的杨海龙对着电话那端关心自己的亲友说,他并没有打算离开这个行业,但可能会换个形式。

  ■本版文/本报记者 高淑英

  背景

  全国“挖片族”已达十几万人

  据媒体报道,今年上半年在北京举办的一场拍卖会上,貌不惊人的小瓷片创下了“158件残缺瓷片,卖出688万元”的天价纪录,在业内引起轰动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对瓷片刮目相看。

  据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江苏南京的收藏爱好者中间就已经兴起了一股捡瓷片热潮,并将浪潮逐渐“波及”到整个江苏省,以及西安、郑州、上海、北京等国内收藏重镇,成为残瓷收藏文化的推动者。如今,全国范围内的残瓷收藏爱好者已达十几万人,被圈内人统称为“挖片族”。

(责任编辑:黄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