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视点:价格维稳战
白岩松:
离2010年结束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然而在之前很多天里头已经有好事者非常肯定地选出了年度的汉字,那就是一个"涨"字,涨价的"涨"字。有意思的是,还有很多的人认为这个字选得好。其实仔细一想也是,今年的"涨"跟老百姓的日子太近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似乎都在涨,更何况蔬菜、肉,甚至大蒜、生姜、红糖、白糖也都在涨,让你躲都躲不开。而同时,对国家的考验好像也不小,一会儿还通缩怕冷呢,一转眼又通胀怕热,这冷热像打摆子一样,几乎不太有规律地迅速转换,给决策者出了不小的难题。于是,国多少多少条,不得不出台。这一次11月20号出台的是国16条,它一来,涨价之风收敛多了,本周很多地方开始降价。但是,它能持久吗?《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关注越打越激烈的价格维稳战。
短片一: 各显神通平物价
涨价 CPI 图片标题 一组
超市现场: 沈阳
市民:那还是打折的时候多买一些呗
市民:像我们已经退休了,没事的时候到超市走一走,有便宜的打折的,就买些那样的比较合适
市民:前一阵猪肉涨的多,那我就吃牛肉或者羊肉,这样呗
解说:
涨!涨!涨!面对4.4%这个创下新高的十月份CPI涨幅,想要跑赢CPI,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成了一次难度不小的挑战。
市民:既然都上涨了,所以都找一些保值的东西投资,找一些股票像啊、基金啊、黄金啊
市民:日常用品有衣服什么的,大多数是衣服,还有吃的偶尔也在网上订一下。
解说:
海豚族、虾米族、团购族,价格上涨催生着网络上一个个的新名词。而为了每个月能节省二三十元的菜钱,甚至已经有人把自家阳台变成了“菜园子”。
市民:市场里买的菠菜,带根的,把大叶劈下来,小芽留一到两个就行,毛根不要破坏掉,插到花盆里就能活。
现场:批发市场
记者:您要走多少里路过来 几里路
市民:我不晓得
记者:您买的什么菜能让我们看看吗
白菜 还有什么
市民:几个红薯
记者:还有红薯
解说:
面对不断蹿升的农副产品价格,国务院先是在11月20日紧急出台国16条,要求各地从稳定供应、降低流通环节成本、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等方面入手,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而在本周一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决定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作出修改,将相互串通、恶意囤积、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以哄抬价格、牟取暴利的行为作为惩处重点。
记者出镜:
随着零点的到来,收费站里的绿色通道正式开启,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将免费通过。
解说:
从12月1日起,像这样的绿色通道已经扩展到全国所有收费公路,并且将会作为一个长期政策实行下去。同样也是在本周,六个国务院督查组赶赴18个省区市督查稳定物价工作,协调煤、电、油、气、运,并要求各地要处理好市场和调控的关系。
记者出镜: 字幕--福州 实行市场协议价
半个多月以来,在福州市的各大超市里面,蔬菜价格出现了快速回落的情况。像这颗白菜,在月初是每斤1.28元,现在是每斤0.78元。
上海市民: 字幕--上海 本地菜供应量提升
今天只有一块八了。(前一阵呢)前一阵三块,三 四块啊。
邯郸市民: 字幕--河北邯郸 农田直供超市
这1.38元一斤,外面最起码要卖到1.5元
学生: 字幕--贵阳 生产企业直供学校
我觉得学校的饭菜价钱没有变,最近一个月是持恒的。
解说:
在苏州,这样的红色告示出现在了25家农贸市场,摊位费减半征收,还要推出每天四个品种的特价菜。不过由于特价菜利润过低,有些商贩动起了小脑筋。
摊贩:它要定价一块,我就进八毛的,我不会再进一块的货色的了。
解说:
11月的最后一天,一篇题目为《要正确理解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政策措施》的文章,出现在国家发改委的网站上。显然,在菜价回落市民终于可以松口气的时候,从政府到学者,却都在权衡行政干预市场的利弊。(标题一组)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