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让人民得到更多实惠 让社会更加和谐安宁(组图)

来源:法制日报
2010年12月18日09:12
  新疆阿克苏地区全面推行“三调联动”机制,实现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有机结合,仅今年以来就调处各类民间纠纷5777起,调解成功率达97.6%。

  吴亚东摄

  


  安徽省池州市湖心路社区警务室民警向群众发布治安警情。王建军摄

本报记者王斗斗于呐洋周斌

  2009年12月18日下午3时。

  别开生面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首次从中央、省里一直开到市、县,“一竿子到底”,确保中央精神不走样地传达贯彻到最基层。

  会议作出的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重大部署,是党中央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作出的极具针对性的重要战略部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事业新的伟大实践,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政法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年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在各级政法机关深入人心。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级政法机关全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推动政法工作全面发展进步,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矛盾化解篇

  今年10月23日,罗宝玉一大早就起来把家里收拾干净,然后笑盈盈地等待“客人”。62岁的罗宝玉退休后成为一名人民调解员,她同时也是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专职调解员、人民陪审员。

  今年5月,王某开车时不慎把程坤兰撞倒,此后,双方因赔偿金额多次交涉无果。正当两个人想上法庭时,意外地知道了罗宝玉的名字。23日,王某和程坤兰走进了罗宝玉的家里。“那天罗阿姨从早上9点到下午3点,一直在开导调解俺们俩人,看着她那么大年纪还为俺们俩的事这么费心,俺真受感动。”程坤兰说。

  当天的调解很成功,王某一次性向程坤兰支付28万元,双方当场签定人民调解协议书。

  2009年7月13日,人民调解室正式入驻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并开展工作,罗宝玉等15名专职调解员分三组每组一天轮流上岗,实行调解室自行调解和分流至各镇、街道调委会调解相结合的辐射调解机制。人民调解室入驻法院后,极大地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情况,而且经过人民调解后,当事人满意率很高。

  郑州市金水区的做法只是全国人民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

  数字显示:目前,我国共有人民调解组织80多万个,人民调解员490多万人,形成了覆盖广大城乡的人民调解工作网络。

  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共同构成的“大调解”体系,为预防和减少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人民调解不仅限于传统领域,更积极介入新型领域。

  “今年8月,我22岁的儿子因车祸成为植物人,在医院康复治疗时,医院治疗不得力。我们找医院、找药监局,都没解决,后来听别人介绍,我们来到湖南岳阳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中心,调解员仅用三天时间就解决了问题,我们非常满意。”满面愁容的父亲提起岳阳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中心脸上露出了笑容。

  岳阳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中心于2009年9月10日挂牌成立,是一家隶属于岳阳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行业性、非营利性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专门组织,成立一年来共接待咨询2400人次,受理医疗纠纷129起,调解成功率达92%。

  未雨绸缪,建设定分止争的“安全阀”还需完善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坚决做到未经评估的重大事项不研究、不决策、不实施,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

  “今年初,辖区内一个市场准备拆迁,在拆迁之前,我们先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经评估认为拆迁可能会引起业主们集体上访,决定暂缓拆迁。”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常务副主任袁大鸣深有感触地说,在基层进行这种风险评估能有效地避免很多社会矛盾。

  江苏是全国最早实行社会矛盾排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省份。自去年在全省全面推行以来,全省开展“稳评”的重大事项已达783项,通过评估,各地从源头上防范了一大批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有效化解矛盾纠纷4600余件。

  目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已在全国很多省份推行,山东在全省推广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共有13个市制定下发《关于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意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下发了《自治区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意见(试行)》,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

  老工业大省辽宁,曾一度成为“信访大省”。近年来,随着社会管理的不断创新,为化解矛盾、消解难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到目前,辽宁全省1574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所有村(社区)全部建立了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随着以整合为特征的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加强,许多地方将矛盾化解在了基层,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今年,辽宁全省信访总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26.3%。

  今年3月,中央政法委召开全国深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现场会,对集中开展涉法涉诉信访积案清理评查活动作出全面部署。各地积极落实人员、场地、资金,整合资源,整合力量,探索建立本地区的政法机关联合接访中心,推广实施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的工作模式。

  目前,天津、辽宁、江苏、河南、湖北、重庆、陕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已经在省一级建立了联合接访中心,一些重点地市依托当地信访接待大厅,实行了政法机关联合接访,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截至今年12月,全国政法机关集中开展涉法涉诉信访积案清理评查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化解息诉了一批案件,评查纠错一批案件,全国涉法涉诉信访总量保持稳中有降的趋势。目前,政法各系统信访案件终结机制已初步建立起来。

  ●社会管理创新篇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参观安徽蜀山监狱时,上百名服刑人员在操场上带着手语精神抖擞地唱《从头再来》的情景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名服刑人员说,他们改造的情绪和嘹亮的歌声一样高涨,因为蜀山监狱给他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改造环境在“网吧”里,他们可以通过特定的网络浏览新闻,与亲属视频会见,甚至发短信;在“编辑室”,他们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变成报纸上的铅字;图书馆里藏书万卷,每天都向他们开放……

  当然,这只是安徽省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小小缩影。不仅仅是安徽,自2009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将社会管理创新列为三项重点工作以来,全国各地各部门,特别是政法部门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开动脑筋,推陈出新,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南到北,为解决戒毒康复这一难题,云南开远市大胆改革,创造性地成立了雨露社区,为戒毒人员提供了一个没有歧视和恃强凌弱的工作、生活环境,至今已有1300多名戒毒康复人员带着技能顺利回归社会;而黑龙江大庆市针对油田企业众多的情况,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社会工作委员会,积极促进地企融合,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推动社区居民自治,有效减少矛盾纠纷,全市信访总量大幅下降。从东往西,为破解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带来的服务和管理瓶颈,上海市静安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让社会组织承接政府部门转移的职能,并确立了“1+5+X”的服务管理模式,促进其成长壮大,最终服务于民众;而新疆乌鲁木齐针对社会上存在大量失学流浪儿童的实际情况,创办了集收容、救助、矫治于一体的工读学校,在生活和学习上给这些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如今,从这里走出去的孩子,一些在读高中或职高,还有一些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

  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也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全面部署。在今年6月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中央要求,要把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贯穿于社会管理工作中,实现由防范控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

  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江苏省常州市决定投入2.2亿元,对156个无人防、无技防、无设施防、无物管的“四无”老小区进行全面改造,效果立竿见影,这些小区的治安面貌焕然一新,有效警情同比下降40%。广东省深圳市面对1100多万流动人口,积极创新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实施产业、人口、城市空间三方联动调控,进一步完善居住证制度和积分入户制度,创造条件让来深建设者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并健全了“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

  与此同时,各地在坚持利民惠民的原则下,不断地扩大社会管理创新的领域和载体,社会管理创新朝着科学化、系统化、整体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不仅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延伸到了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以促进其健康发展,还把对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管理统筹起来抓,不断加强网络管理能力建设和机制创新。重庆市大渡口区积极探索把党的工作延伸至“两新”组织,依托登记管理机关实行党建工作归口分级管理;山东省济南市把网站当成公共场所管,把论坛当成社区管,把版主当成业主管,把网民当成暂住人口管,共设立网上“报警岗亭”3800多个,虚拟警察500多名,探索实行“虚拟社会打防控警务机制”,网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高。

  虽然政法机关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主力军,但其他部门也不甘落后,工商、民政等部门也积极投入社会管理创新。如作为承担着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责任的工商部门,近年来,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方面做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同时,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和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自2004年以来,国家工商总局多次组织开展查处取缔黑网吧专项行动,六年累计查处取缔黑网吧达13万余家。

  正当社会管理创新渐入佳境之时,12月7日,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确定了35个市、县(市、区)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并制定了《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指导意见》,细化了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新一轮的社会管理创新热潮即将到来。

  ●公正廉洁执法篇

  今年6月18日22时许,湖北省鄂州市公安局督察支队通过GPS定位系统督察发现,禁毒支队一辆警车停放在城区某娱乐场所外。督察人员迅速电话询问禁毒支队负责人,负责人报告说,“我们正在会同古楼派出所调查一起涉毒案件”。

  今年,湖北省警方将执法监督搬到了网上,统一系统架构、操作界面、功能模块,对公安执法活动进行网上监督。

  这是公安机关在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将信息化融入执法环节、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的一个小事例。

  作为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机关履行好首要政治任务的基础。

  针对制约公正廉洁执法的突出问题,中央以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阳光执法”、开展执法大培训、加强政法各单位党的建设为抓手,作出了推进公正廉洁执法的部署,具有深刻的含义。

  当前,不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要求的执法方式、执法行为很容易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执法不公不廉很容易引起民怨甚至激起民愤。

  如何抓住人民群众意见大的执法问题,在细化执法标准、强化执法管理上取得新进步?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细化、量化了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中有关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制定了全区统一的治安管理处罚、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罚、消防违法行为处罚具体裁量标准,编制了10个交通执法岗位执法标准,有效解决了随意处罚和滥用自由裁量权等执法不规范问题。

  各级政法机关通过细化执法、执勤、处突工作规范,确保政法干警熟练掌握遇到什么情况应该说什么、做什么和怎么说、怎么做,真正做到执法规范。

  与此同时,按照中央部署,以公开、信息化为手段,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

  安徽省委政法委出台具体意见,要求为每位政法干警建立电子档案,实行网上动态管理。截至今年10月,安徽省各级政法部门基本完成了干警执法档案建设。档案中不仅反映干警素质提升、各种奖励荣誉等内容,更注重反映干警在执法活动中不规范、不文明、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和其他过错以及违纪违法被查处等情况。

  辽宁省法院全面实施庭审全程录音录像,推行网上办案,落实庭审网络直播、生效裁判文书上网等措施,有效促进了“阳光执法”。

  江苏省所有公安看守所的监室和讯问室等在押人员活动区域都实现了全程监控。

  在河南,公安机关开展了为期4个多月的“整治突出执法问题,推进公正廉洁执法”专项活动,通过深入查摆、整改执法问题,对发现的执法过错案件,严格按照规定认定执法过错,实施责任追究。据统计,河南省公安机关共认定执法过错案件544起,676人受到责任追究。活动期间,有315名公安民警因违纪违法受到处理。

  深入开展执法大培训,是根据中央精神提高执法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提升法官专业素养上,上海法院以推进法官培训多样化、多渠道、多层次为手段,在案多人少、审判任务极为繁重的情况下,高度重视培训工作,注重专业知识、社会阅历和实践历练的结合,着力培养一支既懂经济,又懂法律,既精通国内法,又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复合型司法人才队伍,进一步推进法官队伍专业化水平。

  陕西省委政法委举办了县(区)政法委书记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培训班;省法院举办了多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专题培训班;省司法厅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高级培训班,对210名正处级干部进行了提升领导能力专题培训;省检察院、省公安厅和各市委政法委分期分批对政法干警进行执法教育培训,全面提升队伍公正廉洁执法水平。

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