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年末各种“突击”现象折射浮躁心态

来源:人民网
2010年12月22日11:35
  新闻背景:新闻出版总署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在汉语出版物中,禁止出现随意夹带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外国语言文字等现象。

  给外来词取个“中文名”

  全球化时代,每一种本土文化都不免遭遇外来冲击。这样的碰撞,可能因不规范带来混乱,也可能因融合而带来活力和生机。此规定的初衷,在于避免语言文字中这种碰撞带来“不规范”等负面影响,值得肯定。但与此同时,也应直面语言的动态发展过程,在复杂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中,保持汉语的开放性、包容性。

  实际上,在汉语中,近如沙发、超市,远如刹那、骆驼等,都是或多或少有着异域文化背景的“借词”。也正因为此,汉语才能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始终保持着强大的交流和表达功能。所以,在出台禁止性“负规定”的同时,更应有引导性的“正规定”,给常用的外来词汇一个公众能接受、爱使用的“中文名”,避免用“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播放器”指代随身数字播放器的尴尬。

  (强国论坛网友 亿度可)

  新闻背景:年末,从应付考试到应对检查,各种“突击”现象屡见不鲜。调查显示,95.6%的人承认自己有过突击经历,有39.9%表示“经常突击”。

  “突击”折射浮躁心态

  “突击”现象,有着复杂的现实背景和利益考量。最根本的,还是因为缺少合理制度、标准的约束。如突击花钱在于预算与现实脱节,突击检查因考核方式单一,而突击复习则源于应试教育中分数决定一切的评判标准。这就需要社会、政府或教育部门的管理者们,建立一种全过程的控制机制,而不仅仅“以结果论英雄”。

  实际上,“突击”是一种典型的“目的论”,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突击”成为一种现象甚至一种“文化”,也折射出社会心态的浮躁和失衡。不择手段竞争,千方百计成功,用金钱和物质衡量一切。走得远,却忘记了欣赏沿途的风景,忘记了培育心灵的成长,忘记了应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要打破“越浮躁越突击、越突击越浮躁”的怪圈,不仅需要制度引导,更需要社会心态的调适。

  (河南 郭立场)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张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