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觉得治堵措施会有效限制私家车的增长数量,但公务用车增长可能不会受到限制。”前天,为了解北京市公务用车的确切数量,在一家律师事务所担任律师助理的叶晓静向市公安局、财政局、交通委提交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
目标直指“敏感”信息
本月20日,叶晓静从媒体上看到了市交通委公布的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叶晓静认为,为了让市民更好地监督这条措施的落实情况,有必要公布北京市目前的公车数量。
随后,她上网查询了相关数据,据一些媒体报道,2008年北京共有公车40余万辆,还有报道说最新的数据是70万辆,但她觉得“这都不是政府机关的说法”。她还看到新闻报道,有记者就此向相关部门咨询时,得到的答复是“这个问题很敏感,无法披露”。由此,叶晓静产生了向政府部门申请信息公开的想法。
同时申请公开车型
根据2007年发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除依法不予公开的信息外,行政机关对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切身利益和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信息,应当主动公开;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还可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在叶晓静看来,北京市公车数量关系到全体市民的利益,属于应该向市民公开的信息。前天,叶晓静填写了《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在“所需政府公开信息”一栏,叶晓静申请公开“北京市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北京市全额财政拨款单位所购置的公务车辆总数及具体型号清单”。
她将申请表通过EMS寄往市公安局和交通委,并根据市财政局网站上公布的申请流程进行了网上申请。“财政局负责公车采购拨款,公安局的车辆管理所应该对公车数量有备案,交通委是治堵措施的制定者,这是我选择向这3个部门提出申请的原因。”叶晓静说。
“此事涉及公众利益”
市公安局网站公布的申请步骤中提到,公安局应“对于有效的申请登记出具登记回执……收到申请后,能当场答复的,将当场给予书面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在登记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书面答复申请人”。截至昨晚,叶晓静尚未收到上述3个部门的登记回执,但她通过EMS官方网站查询得知,自己的申请表已经寄到市公安局和交通委。
“这是一个公共事件,涉及公众的切身利益,我认为必须要公开。如果相关部门真的拒绝公开信息,我还会考虑采取其他法律措施。”叶晓静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市民通过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保障自己的权利。
昨天,叶晓静的举动在网上引发热议,某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98%的网友对叶晓静表示支持。
网友反应
叶晓静是俺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助理。俺们律师事务所信奉行动改变中国,鼓励律师及律师助理这么玩。周泽
公车数量是最基本的信息公开范围!还要公布购车、养车费用! 网友“舟亦洲”
果断转!拿纳税人的钱买的东西纳税人当然有权知道! 网友“日光酒神”
很久前公布过一次,北京车辆超过170万的时候说,终于私车超过公车了,这么算大概85万辆。 网友“orinbai”
这个必须转,而且要全国范围内各级政府的都要公布。网友“刘彬”
还要包括中央机关、事业单位、各地驻京办等所有吃财政的车! 网友“思想改造”
不是不公开,而是人家自己也搞不清,有挂牌的,有不挂牌的,有小金库买的,还有从企业“借”的、“征收”的。网友“X”
对话叶晓静
目前治堵措施无法说服我
京华时报:你对北京交通状况有何感受?每天上下班要花多长时间?
叶晓静:平常我乘公交车上下班。我觉得北京的交通堵的时候挺多的,而且最近堵车的时候越来越多了。我每天上下班单程要花1个多小时,虽然看起来时间不长,但单位离我家其实挺近的。
京华时报:在治堵措施公开征求意见之前,你对如何改善北京交通状况有过关注吗?
叶晓静:以前没有想过自己能做些什么来改变这种状况,但我个人在生活方式上做过一些改变,我曾经因为嫌公交车太堵,改骑自行车上班1个多月。后来自行车丢了,才又坐回公交车。
京华时报:你认为造成北京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叶晓静:北京是一个很大的城市,车非常多。我觉得北京这么堵,跟城市规划不合理有很大关系。以回龙观为例,虽然我没有在那里住过,但我知道那里有集中的住宅区,离上班的区域非常远,很多住在那里的人都选择开车上下班,导致那里道路拥堵非常严重。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有对公务用车限行的政策,那段时间感觉就不堵了,所以后来觉得北京交通拥堵跟公务用车过多也有关系。
京华时报:你对现在公开征求意见的这些治堵措施有何评价?
叶晓静:我觉得要提出这样一些措施,需要经过详细的论证,我没有看到他们的论证过程,所以目前这些措施还无法说服我。
京华时报:是什么促使你产生了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想法?
叶晓静:可能跟我从事法律工作有关,我觉得申请必要的信息公开是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我觉得权利都是自己争取来的,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私权就很有可能受到公权的侵占。
本版采写本报实习记者徐冉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