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国际大牌奢侈品国内来制造 价格“变脸”有奥妙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年12月28日14:49
  中广网北京12月28日消息(记者王凯山)国际大牌奢侈品在中国生产,在国外转一圈,再回到中国“身价”就翻了几倍甚至十几倍,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中国的消费者为何不能平价享受到自己生产的高端产品?如何扭转这样生产与销售“扭曲”的局面?

  很多钟爱apple产品的中国粉丝,在花费3988元买到16G的iPad时,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同样的产品在美国售价是499美元,折合人民币是3315元,两者相差670元。

  在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主任门晓伟看来,国内高端商品与国外的差价在20%左右,不算离谱。

  门晓伟:进口环节增值税17%这是肯定的,然后还有一个特别消费税,高端名表化妆品等等,特别消费税好像是5到20%。

  门晓伟说,特别消费税如果按20%征,这两个税加在一起就超过了30%。很多国内的奢侈商品比国外贵3成以上,原因就在这里。

  时尚的奢侈品不仅贵,往往还买不到。这就导致一些品牌的粉丝陷入欲罢不能的境界,甚至高价购买也会在所不惜。有人理解这是跨国公司的饥饿营销战略,而在门晓伟看来,这是西方商业巨头对中国市场的轻视甚至偏见所致。

  门晓伟:从国际高端产品制造商来说,它不愿意把最新的、最高端的产品第一时间拿过来。我今年夏天就这件事在迪拜、在美国考察,比如LV产品最新的国内是没有的。甚至是过去半年国内还是见不到的。

  但是,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认为,无论税收的调控还是销售心理的改变,都非一朝一夕之功,并且不是问题的关键。他提出,主导国际大牌商品的价格,主要原因还是这些品牌的营销渠道,被外资企业牢牢控制。

  霍建国:国内主要制造业的中高端产品很多是在外资企业的控制之下。营销渠道同样是外资企业控制着。很多跨国公司是全球配置的。它可能是生产在中国,销售很可能是全球统一配置的。中国生产的产品很可能它要调到全球其他地方销售的。

  这就导致了在国内生产的apple产品,要按照跨国公司的要求优先供应欧美市场。而在产品再返回国内时,由于营销成本、流通成本的累加,产品价格自然不能与出厂前同日而语。霍建国建议中国企业,参与到国际巨头共建营销网络之中,有利于降低产品价格。

  霍建国:我们今后不仅要自己生产,同时要介入到和合资方共建的营销网络中去。甚至我们自己的产品在海外的营销网络,以及跨国公司在中国生产的产品。我们不仅要和它贴牌生产,同时也要探讨在营销方面的合作,逐步形成我们在营销上的竞争优势。降低营销成本也是非常关键的。

  作者:王凯山
(责任编辑:杨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