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这个时候,离家在外打工的人,恐怕只有一个念头:揣上一年挣下的辛苦钱,回家。
每到这个时候,各地法院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也会集中上升。如果被拖欠的工资得不到妥善解决,就极易导致突发事件,还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如何让农民工通过合法途径拿到工资回家过年,是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这些天最为牵肠挂肚的事。《法制日报》记者对张立勇的采访由此展开。
文/图本报记者邓红阳
“在法治社会里,我们不希望农民工通过下跪、跳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通过合法合理的渠道,帮助他们要回自己的血汗钱。在这个方面,人民法院责无旁贷。”1月6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一见到《法制日报》记者便直奔主题。
“我到各桌与大家打个招呼回来,也就是十几分钟的时间,桌子的饭菜全被吃了个精光”
2010年12月29日是河南省高院的社会开放日。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受邀的社会各界代表,主要为农民工代表和长期关注农民工问题的14名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5家大量使用农民工的企业代表。
这天,在郑州务工的姚市委等34名农民工,不仅通过民事诉讼拿到了拖欠的工资款,还和张立勇一起共进午餐,当面诉说自己的苦与乐。就餐地点在省高院机关餐厅。之前,张立勇特意交待,饭菜要“厚实”些,让农民工兄弟吃饱。
“我没想到,我到各桌与大家打个招呼回来,也就是十几分钟的时间,桌子的饭菜全被吃了个精光……他们舍妻弃子、背井离乡地来到这个城市,夏天冒酷暑、冬天冒严寒,脚冻坏了,手也冻裂了,甚至吃不上一顿饱饭,辛辛苦苦一年,还四处讨薪……”谈及这些,张立勇的眼角湿润了。
“他们干最苦最脏最累的活儿,全家老小指望他们拿回血汗钱回家过年。如果被拖欠的工资得不到妥善解决,就极易导致突发事件,还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在张立勇的眼里,“人民法官为人民”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必须付诸于实践。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民占到总人口的80%,外出务工农民数量在全省农村占有相当比重,法官要怀着深厚感情依法服务于广大农民工。
“力争春节前取得阶段性成果,一定要让农民工朋友带着笑容、带着钱回家过年”
2010年3月,河南省高院在全省法院“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专项活动中,共办结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408件,涉案6022人,金额达1.31亿元。
岁末年初,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又现高发势头,河南高院决定从2010年11月21日至2011年1月20日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专项活动。
张立勇要求全省法院按照“感情要真、力度要大、行动要快、方法要活、效果要实”的五要标准,对纳入活动范围的案件,坚持“快立、快审、快结、快执”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的原则,在公正的前提下突出高效。
“我们的目标是,尽快妥善审理、执结一批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力争春节前取得阶段性成果,一定要让农民工朋友带着笑容、带着钱回家过年。”张立勇说,河南省高院专门派出督查组,分赴各中院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据张立勇介绍,目前,全省法院经排查列入活动范围的案件共764件,涉及农民工3276人,涉案金额9384.6万元。其中,立案、审理环节612件,涉及农民工2805人,涉案金额8254.5万元;执行环节152件,涉及农民工471人,涉案金额1130.11万元。为确保案件排查工作全面彻底,把所有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都纳入活动范围,全省法院向社会公布了举报电话。
“争取使每一起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都得到及时办结。”说这话时,张立勇声音不高但语气坚定。
本报郑州1月6日电
张立勇